白家莊村

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龍溪鎮下轄村

白家莊村,地處龍鎮村南端,距鎮政府所在地5華里,與壺關縣晉庄鎮小西溝村接壤。海拔1350米,屬平順縣三個氣候區里的東南山高寒區。全村284戶,1040口人,共有勞力402個,其中男勞力310個。全村總國土面積6279畝,其中宜林面積2700畝(有林面積2100畝),耕地844畝,人均耕地0.82畝。單一務農業,兼營林、牧、付。農作物以地膜玉米,馬鈴薯,穀子為主。外出勞務110餘人。全村共有15部中型六輪,12部小三輪從事運輸。以前這裡交通不便,信息不暢,資源貧乏。幾年來,全村人在黨支部書記王國平的帶領下,把一個金、木、水、火、土五行俱缺的窮山溝建設成一個農、林、牧、貿、工、商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由於村積極發展年輕黨員和文化層次高的黨員,村黨員隊伍逐步年輕化、知識化。

地理環境


平順縣龍溪鎮白家莊村,地處龍鎮村南端,距鎮政府所在地5華里,與壺關縣晉庄鎮小西溝村接壤。海拔1350米,屬平順縣三個氣候區里的東南山高寒區。

人口


全村284戶,1040口人,共有勞力402個,其中男勞力310個。

經濟發展


全村總國土面積6279畝,其中宜林面積2700畝(有林面積2100畝),耕地844畝,人均耕地0.82畝。單一務農業,兼營林、牧、付。農作物以地膜玉米,馬鈴薯,穀子為主。外出勞務110餘人。
全村共有15部中型六輪,12部小三輪從事運輸。以前這裡交通不便,信息不暢,資源貧乏。
全村人在黨支部書記王國平的帶領下,把一個金、木、水、火、土五行俱缺的窮山溝建設成一個農、林、牧、貿、工、商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由於村積極發展年輕黨員和文化層次高的黨員,村黨員隊伍逐步年輕化、知識化。
2010年,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250多萬元,人均純收入將近2000元,糧食總產量35萬公斤,人均佔有糧食341公斤。
該村在全鎮23個行政村中,屬中等村,屬中等發展水平。

基礎設施建設


公路建設

村兩次對全村的公路進行了大力改造,在把村裡的主線道修好的基礎上,還把路修到了老百姓的家門口,解決了長期以來白家莊村由於交通不暢而帶來的困擾。

新農村建設

白家莊村是傳統的農業村,以種植玉米和馬鈴薯為主,輔以穀子、黨參、毛豆等。新農村建設以來,為促進全村的經濟發展,加快農民增收,
該村因地制宜,從自身的實際條件出發,優化產業結構,準備將現有的個人養雞廠,養豬廠擴大,全身心投入發展養殖業。
白家莊村黨支部充分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動員發動群眾,並且聘請晉城陵川技工,2007年2008年兩年共建沼氣池20個。

教育情況

全村共有學校一所,有教師6名,學生100餘人,適齡兒童全部入學接受義務教育。學校缺乏相應的體育設施,如籃球場、乒乓球桌等。

黨建情況


白家莊村共有黨員35名,其中男黨員33名,女黨員2名。年齡最大的為80歲,最小的為30歲,60歲以下的黨員有22名,占黨員人數的62%。
該村黨支部共有成員3名,其中支書一名,支委兩名,設立了五個黨小組。黨員在農村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在新農村建設當中、在促進生產力發展、在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面,大部分黨員都能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在生產與生活中起到先鋒模範作用。許多農業生產能手也被吸收到黨組織,通過思想武裝與技能培訓,使黨員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能帶頭,帶好頭。
然而,在發展黨員的過程中存在著現實問題。從結構層面看,一是全村的黨員隊伍老年化嚴重,二是男女比例失調,女黨員太少。

物質文化生活


改革開放以來,農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有了明顯的改善與提高。部分家庭擁有彩色電視機、飲水機、摩托車,手機的普及率要高,背著手機放牛不再是笑話。但是,由於沒有接通有線電視,全村農民只能看衛星電視,許多地方台接收不到,對農民了解家鄉的發展變化、政策等相當不便。
人們吃飯問題從以前能吃飽逐步向能吃好轉變。同時,文化生活也不斷進步,農民朋友在勞作之餘,自編各種節目,再向群眾演出,極大地豐富了農民的文化生活。

計生工作


通過各級政府部門對計劃生育的大力宣傳,各項計生政策的落實,村的計生工作有了明顯的好轉,但是仍然存在著一系列問題。
早婚早育現象仍然存在
由於村農民文化水平又偏低,人們傳統的婚姻觀念較強,法律意識淡薄,缺乏遠識。部分年輕人十八九就草草結婚,早早地背上了家庭的重負。
超生現象時有發生
在老百姓心裡,養育孩子要有男有女,特別是要有兒子,傳宗接代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也是為了將來為自己養老送終。女的嫁出去又可以走親串戚。因此,許多雙女戶都希望生個男孩,有兩個男孩的又想要個女孩,部分人就到外地躲生。所以,杜絕超生這項工作任務重,難度也較大。

發展措施


進一步加大農業開發力度
在現有耕地的基礎上,要想方設法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加大技術投入,完善相關的配套設施。充分利用本村的氣候條件搞農業開放。
抓產業結構調整
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按照產業化發展的方向和要求,對有資源優勢和市場需求的農產品,實行連片規劃建設,形成有特色的區域性主導產業,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後系列化服務,本村的經濟發展的主要工作精力應該放在抓產業結構調整上,利用本村區位優勢與氣候條件,大力發展香馬鈴薯、核桃等高效經濟作物的種植。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要切實加強村民自治建設,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健全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民主自治機制,發揮其在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引領農民脫貧致富方面的作用。讓農民群眾真正享有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和監督權。廣大農民群眾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只有充分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才能充分調動農民群眾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創造性,才能擁有強大的堅實的群眾基礎。
大力加強領導班子凝聚力、創新力、執行力建設,構建服務型基層組織。
強化計生工作
進一步加強對計生工作的領導,把計生工作放在基層組織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大計生宣傳工作力度,積極開展宣傳入戶工作。
及時兌現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資金,積極落實計劃生育各種優惠政策,對政策外生育對象拒不繳納社會撫養費的實行強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