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管架

可用于海洋石油開採的架子

導管架,是由中空的腿柱和連接腿柱的縱橫桿組成。其上面搭接固定式平台,可用於海洋石油開採。

簡介


一般來說,導管架產品包括:滑移下水導管架、浮拖導管架和吊裝導管架及附件,浮箱、鋼樁和隔水套管。是由中空的腿柱和連接腿柱的縱橫桿組成。其上面搭接固定式平台,用于海洋石油開採。
導管架基礎在海上石油平台、海上燈塔建設中已得到廣泛應用,據了解,我國在渤海、東海水深15~80m海域設立的海上石油導管架結構,均採用此類基礎。在近海風電場基礎設計領域,當單機容量較大、水深較深時,也有採用導管架基礎型式的實例。樁數量一般採用三、四、五、六樁為宜,這裡以三樁導管架基礎為例進行介紹。
擬定的三樁導管架基礎結構方案為:用3根鋼管樁定位於海底,3根樁呈正三角形均勻布設,樁頂通過鋼套管支撐上部三角架式結構,構成組合式基礎。三樁導管架承受上部風力發電機組塔架荷載、波浪、水流等環境荷載及自重,並將所有荷載通過斜撐鋼管傳遞給3根垂直打入海底的鋼管樁,3根樁沿直徑18~30m的圓周均勻分佈,樁徑1.8~3.0m,人土平均深度根據上部風力發電機組荷載和下部地質參數確定。鋼管樁與鋼套管的環形空間內通過高強灌漿材料連接。

工作原理


導管架鋼樁固定於海底。導管架先在陸地預製好后,拖運到海上安放就位,然後順著導管打樁,樁是打一節接一節的,最後在樁與導管之問的環形空隙里灌入水泥漿,使樁與導管連成一體固定於海底。這種施工方式,使海上工作量減少。

性能特點


與可移動鑽井平台相比,使用的導管架的平台使用成本低,技術要求不高。但是缺點是,該平台在執行完開採任務之後,導管架不能跟隨平台一起拖走,只能留在海中,成為海中一座無用的鐵塔。

安放


這裡建議的“先打樁後放導管架”的施工工藝,導管架的安放相對簡單,主要是針對導管架的結構特性、重量、重心位置設計好吊點,選擇好超重設備,布置好攬風繩,並做好施工組織與人員布置,在預起吊后即可正式起吊安裝。
為使導管架基礎頂面達到上部風力發電機組運行要求的水平度,在鋼管樁沉樁、導管架安裝完成後,均要進行調平。可通過導管架的導管結構與鋼管樁之間的調節螺栓、液壓千斤頂或其他調平設施進行調平,以調整至規定的水平度。調平裝置根據具體的潮間帶風電場項目、施工承包方、施工船舶機具等經比較研究確定。
導管架作為連接樁基與上部塔筒之間的連接段,與塔筒之間一般通過法蘭及一系列螺栓連接。這種連接方式工藝成熟、施工簡單便捷。但導管架與樁基之間的連接則要相對複雜一些.可採取焊接或灌漿連接。
焊接是一種傳統的施工工藝,即導管架與樁基就位后,通過型鋼、鋼板等將導管架與鋼管樁現場焊接連接起來,這種方式連接牢固、可靠;但缺點比較明顯,現場焊接質量不易保證,作業條件差,且對防腐塗層產生破壞。灌漿連接是海洋工程中近20年採用較多的連接方式,指鋼管樁與導管之間的環形空間內通過灌注高強灌漿材料,待材料固化后,即將兩者牢固連接為整體,同時該方式可修補鋼管樁在施打后產生的垂直度偏差。灌漿施工由駁船上所載的灌漿泵高壓泵送灌注專用的灌漿材料,灌漿作業前。應進行原材料作業和配合比設計,並進行相關的試驗工作。導管架的導管外側裝有灌漿管,灌漿管從導管的下部通人導管與鋼樁的環向間隙內,環向間隙下端用密封圈進行密封,灌漿泵及漿體攪拌機置於工作船上。灌漿時用高壓軟管將灌漿泵與導管架導管外側的灌漿管連接,開動灌漿泵直至漿體從導管上端溢出為止。

製作


導管架主要由大直徑鋼管構成,應採用適應其特性的適當的加工設備和程序製作。製作時.需選擇合適的製作程序,特別是對節點處的處理尤應注意,製作過程中應儘可能避免高空作業,確保安全和質量。
導管架製作一般應遵循以下程序進行:
(1)鋼管卷制。導管架主筒體、各連接撐管、樁套管為主受力構件,均應採用直縫焊管或無縫鋼管。不可使用螺旋縫焊管,焊縫應與母材等強,並滿足相關技術要求。
(2)切割。
(3)拼裝。
(4)焊接。導管架各構件焊接應在工廠內完成,焊接環境溫度應大於0℃(低於0℃時,需在施焊處兩側200mm範圍內加熱到15℃以上或再進行焊接施工)。相對濕度小於90%.且焊接工作區應採取適當的措施防風、防雨。
(5)防腐處理。在進行防腐處理前需要對鋼結構表面進行處理以達到塗裝要求,防腐油漆可採用環氧類重防腐塗層。可優先採用專門針對海上工程的改性環氧防腐油漆。
(6)焊縫檢測。焊完的焊縫均需經過在線連續超聲波自動傷儀檢測,保證100%的螺旋焊縫的無損檢測覆蓋率。若有缺陷,自動報警並噴塗標記,生產丁人依此隨時調整工藝參數,及時消除缺陷。
(7)防腐塗層檢測。防腐塗層檢測應按相關標準規範中規定的方法進行塗膜針孔檢測。針孔數不應超過檢測點總數的20%。當不符合上述要求時,應進行修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