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峰鎮

古峰鎮

古峰鎮地處城關,是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全鎮區域面積19.42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825米。全鎮現轄5個社區,轄區內總人口50196人,其中常住人口44556人,流動人口5640人。該鎮設施完善,經濟建設及發展較快,2003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3.2265億元。

鄉鎮概況


古峰鎮位於屏南縣中部,縣政府駐地。轄5個社區。203省道公路過境。全鎮現轄長汾、古廈、城東、城北、佳洋5個社區。共有13個黨支部,2個黨總支,345名黨員。2003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3.2265億元,其中工業年產值2.659億元,農業總產值0.5675元;城鎮居民人均純收入4950元。

歷史沿革


1956年建古峰鎮,1972年改城關公社,1981年復建古峰鎮。1997年,面積11.2平方千米,人口1.9萬,轄長汾、古廈2個村委會和城東、城北、城西、城南4個居委會。

社區建設


古峰鎮衛星地圖
古峰鎮衛星地圖
社區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今年該鎮認真按照省、市、縣關於社區建設精神的要求,本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發展、自我服務”的原則,結合該鎮的實際,創造性地開展社區建設,圓滿地完成了長汾、古廈社區黨總支、居委會、農村經濟合作社的選舉工作,理順了各種關係,計生、勞保、公安警務、服務等組織機構相繼配套成立,各項職能都已步入正軌,逐步構建起具有山區縣城所在地特色的社區組織機構。突出抓好以黨組織為核心的社區組織建設,按照黨章的有關規定,把政治素質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較強、熱愛社區工作、社區居民滿意的優秀年輕幹部選拔到社區領導崗位,同時還選派鎮的優秀年青幹部下到各個社區掛職,當任支部第一副書記,加強支部的力量。按照現代文明社區建設要求,不斷完善社區各項功能基礎設施建設。城東社區在社區老黨員、全體居民群眾的共同努力和駐區單位的鼎力支持下,走出以往無址辦公的困境,現已順利搬進新樓辦公。佳洋社區目前已完成辦公樓的地基建設工程,現正著手策劃下一步辦公樓的籌建工作。城北社區加強巷弄路面水泥化建設,今年上半年共完成巷弄道路硬化2300平方米。強化社區管理和服務功能,從今年4月份起對轄區範圍內的二級監督機制進行理順,將原委聘請專人負責監督,改為由各社區負責,實行屬地化監督。佳洋社區黨支部在全縣率先推出“一名黨員、一面旗幟”活動,社區支部與社區黨員在社區中亮出身份,投身於社區的各項建設,目前佳洋社區已成為寧德市市級示範社區。城北社區富有創新地成立了“黨員學習教育活動中心”,設立閱覽室,收集各類書籍近百冊,豐富城區居民的業餘文化生活,不斷提高黨員群眾的科學文化水平。

結構調整


該鎮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重點放在生態農業和無公害農業發展上,繼續抓好農業科技標準化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和社會服務聯動網建設等。引導、支持和幫助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朝陽農莊等20多家農莊、農業專業戶、科技示範戶進行農業結構調整,不斷提高他們的科技意識和市場意識,提高經濟效益,做好服務三農工作。據統計,全鎮目前從事食用菌種植戶達1500戶,產值達2160多萬元;從事花卉果樹等種植達57戶,產值1000多萬元;從事畜牧養殖專業戶32戶,產值100多萬元。

隊伍建設


全鎮干職總數為63人。今年,全鎮干職按照年初制定的幹部管理方案的要求,除辦公室、財務人員和專門抓經濟項目建設的人員以外,其它全部進入各社區。重新設定社區工作崗位,幹部實行雙向選擇定人,建立以社區為單位的工作責任制,將工作分解到社區,落實到人,對幹部的績效進行量化考評,使幹部任務明確,責任清楚。在具體工作落實中,我們特彆強調密切幹部與群眾中的三層關係,即鎮班子成員與鎮一般幹部的關係,鎮幹部與社區幹部的關係,鎮幹部、社區幹部與社區居民的關係,這三層關係密切了,就有了很好的群眾基礎,有了好的群眾基礎,工作幹起來就順暢了。

經濟發展


古峰鎮花橋
古峰鎮花橋
該鎮按照縣委、政府總體布置,抽調精幹人員,專抓專管,通過三個層面加以落實。一是改善城區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同時大力改造、整合、提升城區傳統、落後企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構大城區經濟總量。二是通過建設和完善社區服務體系,為居民提供科技、信息、培訓等方面服務,幫助居民增加收入,特別是積極引導村改居后原有農民穩妥地進入第二、三產業。三是通過整合社區資源發展社區居委會集體經濟,今年轄區完成征地430畝,用於企業與公建項目的建設,目前在建企業四個,公建項目六個,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00萬元。該鎮現有小商品市場、中心市場、潤屏市場、食用菌交易市場、建材市場等個專業市場,今年我們規範建材市場經營管理,重新界定市場經營範圍、經營品種,實行統一經營,集中管理,不斷改善市容市貌,方便群眾。

周邊景點


鴛鴦溪

鴛鴦溪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於福建省屏南縣東北部,距縣城30公里,處屏南、周寧、政和三縣交界。總面積78.8平方公里。是中國唯一的鴛鴦鳥保護區。
整個風景區成月牙形,共分為白水洋、宜洋、太堡樓、仙峰頂、鴛鴦湖五大景區,有一塔二泉兩寺三湖四島五澗六嶺九橋十溪十三灘十八潭二十一洞二十二峰四十一石五十二岩百瀑,

惠風橋

又名黃宅橋、泮地橋,位於屏南縣黛溪鎮泮地村至康里村的古道中。橋為東南—西北走向,清康熙年間由僧熙春、鄭茂老倡建,民國三十年(1941年)重建,1998年6月重修。橋長32.2米,寬4.5米,單孔跨度23.5米,橋面至水面高度12米。橋堍塊石砌築,橋面以杉木為梁,上鋪厚木板。橋屋為11開間48柱,九檁穿斗式構架,雙坡頂。橋中設神龕,祀觀音。重建時木匠為陳昌排、張鶴昶;石匠為鄭邦意;擇日為鄭瑞氣。1998年重修時緣首為鄭家蜂、鄭保雄、鄭家煌、鄭昌招。橋兩岸地勢陡峭,河中急流險灘,把橋襯托得更加雄偉。

兔耳嶺風景區

兔耳嶺位於堂義村後山,與第一旗山山脈相連,山勢以,石怪,松奇,陡而不險,高而不危。
矮小的蘆葦,春夏皮綠衣,秋季白茫茫,形成獨特的風景,五月開滿杜鵑花,日出登山,抬頭觀看天空,有祥雲出瑞,喜從天降,是神話般的美景;旅遊登高最佳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