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全書

中國華僑出版社圖書

《道德經全書》是2013年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文若愚。

內容簡介


《道德經》是道家學派最具權威的經典著作。這部被譽為“萬經之王”的奇書,對中國古老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無論對中華民族的性格的鑄成,還是對政治的統一與穩定,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文若愚編著的《道德經全書》共八十一章,分為《道經》《德經》兩篇。《道經》強調人類一定要順應宇宙的客觀規律,合乎自然規律,才能和諧地生存。《德經》說的是,只有返璞歸真於嬰兒般的自然純真狀態,上位者卑謙若谷,下位者為而不爭,社會才能正常發展。 《道德經全書 》為人們重新認識本真的自我提供了一條良好的途徑,它有助於讀者放下浮躁的心態,認識自己,把自我融入自然,達到率性天真、物我兩忘的自然境界。無論是治學修身、處世待人,還是經商置業、從政為民;無論是高官大吏、富商大賈,還是販夫走卒、平民百姓,總能在《道德經》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

作品目錄


上篇 道經下篇 德經
第一章 天地之始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第七十五章 無以生為
第二章 美之為美第三十九章 下為高基第七十六章 強大處下
第三章 聖人之治第四十章 無中生有第七十七章 不欲見賢
第四章 象帝之先第四十一章 善貸且成第七十八章 柔之勝剛
第五章 天地不仁第四十二章 物損而益第七十九章 道與善人
第六章 玄牝之門第四十三章 不言之教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
第七章 天長地久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第八十一章 善者不辯
第八章 不爭無尤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第九章 功遂身退第四十六章 知足常足
第十章 長而不宰第四十七章 不行而知
第十一章 無之為用第四十八章 為道日損
第十二章 聖人為腹第四十九章 善者吾善
第十三章 寵辱兩忘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第十四章 無狀之狀第五十一章 尊道貴德
第十五章 善為士者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第十六章 歿身不殆第五十三章 盜竿非道
第十七章 功成事遂第五十四章 善抱不脫
第十八章 道亡有義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第二十章 獨異於人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
第二十一章 惟道是從第五十八章 福禍相倚
第二十二章 聖人抱一第五十九章 治人尚嗇
第二十三章 道亦樂得第六十章 以道治國
第二十四章 自是不彰第六十一章 大者宜下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第六十二章 萬物之奧
第二十六章 靜為躁君第六十三章 能成其大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痕第六十四章 無為無敗
第二十八章 知雄守雌第六十五章 善為道者
第二十九章 聖人無為第六十六章 莫能與爭
第三十章 以道佐主第六十七章 我有之寶
第三十一章 有道不處第六十八章 不爭之德
第三十二章 知止不殆第六十九章 哀者勝矣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第七十章 被褐懷玉
第三十四章 不自為大第七十一章 以其病病
第三十五章 執道樂往第七十二章 自愛不貴
第三十六章 欲歙固張第七十三章 天網恢恢
第三十七章 道恆無為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文摘


認識問題的辯證法
老子講:“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這句話中提到的兩對重要的概念是美與惡、善與不善,或者按照當代語言的習慣,將其叫做美與丑、善與惡。美、丑、善、惡是什麼呢?它們與桌子、板凳、石頭、玻璃等概念是不同的,後者就是一種客觀的指認,一種用具,它是桌子,就不能管它叫做床;它是一塊石頭,就不能管它叫做木頭,也就是說,這些概念是很分明的,有著明確的定義。但是對美、丑、善、惡這一類的概念是沒有一個清晰的評判標準的,一個人,你說他長得美還是不美,有什麼標準可供評論呢?是找不到這樣的標準的,而說他美或不美,只能憑藉自身的感受來講,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價值判斷。而價值判斷是怎樣產生的呢?老子說:人們都知道什麼是美了,丑的概念也就產生了;人們都知道什麼是善了,不善的概念也就產生了。這意味著,人們是在有了認知的基礎上才生成了價值判斷。
人類是萬物的靈長,具有超然的智慧,能夠對自然界進行極大程度的改造,但是,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就警告人們:“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每一次勝利,起初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後來卻發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最初的結果又消除了。”恩格斯的這段話是有現實所指的,就比如工業的發展來說吧,工業的發展給人類創造了巨大的財富,這種財富的規模是空前的,但是與此同時,工業生產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又嚴重地困擾著人類的生存與可持續發展,人們反過來又需要將創造出來的財富用於修復環境、維持生態,這就是恩格斯所說的“自然界對人類的報復”。再有,核能的開發為人類提供了新的能量來源,可是核武器卻威脅著整個世界的安全,人類能夠利用一個小小的原子核來為自身服務,同時也製造出了足以將整個世界毀滅的武器,這就是人類智慧的“雙刃劍”。
老子接著舉出了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等一系列對立的概念,並且指出了它們彼此之間共同的關係,即兩者相比較而顯現,相對應而依存。在這裡,需要解釋一下的是“音”和“聲”這對概念。另外幾對概念,顯然都是相互對立的關係,而“音”和“聲”之間似乎並不是對立的。這涉及到古今語言的演變問題,現代漢語中有“聲音”一詞中包含兩個詞素,“聲”和“音”,這兩者沒有明顯的差別,可在古代漢語中情況是不同的。在現代漢語中,很少單獨地說“聲”或“音”,而在古代漢語中它們各自是一個獨立的詞,“音”指的是樂音,是優美悅耳的聲音;“聲”指的是普通的、不那麼動聽的聲音,所以,“聲”和“音”也是兩個相對立的概念。
老子說,不論有無、難易,還是長短、高下等等,它們的區分都是相對的,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我們可以具體地來分析一下:什麼叫做“有無相生”呢?最典型的就是一個生命從孕育到死亡的整個過程。一個生命,在孕育和出生之前,是不存在的,是“無”;而出生之後,有了形體,就成為了“有”,這就是“無”之生“有”。而生命在死亡和朽滅之後,就又不存在了,又成了“無”,這就是“有”之生“無”。因此才說,“有無相生”。
什麼又叫做“難易相成”呢?面對同一張試卷,有的學生能夠答出很高的分數,有的學生卻只能答出很低的分數。對於成績好的學生來講,這張卷子是容易的;對於成績差的學生來說,這張卷子是難的。如此來看,同一張卷子,就具有了“易”和“難”兩種色彩,這就是“難”和“易”的相互轉化,即“難易相成”。
至於後面的“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等也都是一樣,總而言之,這一切的區分都是相對的。那麼,老子指出這一道理的用意何在呢?他決不是說因為全部的價值判斷都是相對的,所以這些判斷就都沒有什麼意義了,老子是想提示人們:要看到差異之中相同的一面,不要將差異絕對化。另外,老子也深刻地揭示出這樣一個道理:任何價值取向都是有著它的對立面存在的。人們在崇尚美的同時,也就承認了丑的存在;在張揚善的同時,也就表明了惡的存在。反過來,如果無所謂美,又哪裡來的丑呢;如果無所謂善,又哪裡來的惡呢?這也就如同沒有光就不會有影子一樣,而影子的出現也意味著光的存在。
老子的這一論述是飽含著精邃的辯證法智慧的。在《韓非子》一書中記載了一則“自相矛盾”的寓言。楚國有一個做買賣的人,在他售賣的貨物中既有矛,又有盾,矛是用來攻擊的武器,而盾是用來防禦的武器,它們的作用是相對立的。這個楚國人在向人們介紹自己的矛是多麼的鋒利時說:“我的矛啊,世界上所有的盾都擋不住它。”一會兒,他又向人們炫耀自己的盾是何等的堅固,誇口說:“我的盾啊,世界上所有的矛都穿不透它。”這時,有個旁觀者就出來問他:“那麼,用你的矛去攻擊你的盾,又會怎麼樣呢?”這個人一下子就被問住了,啞口無言,直愣愣地呆在那裡,真是好不尷尬啊!他犯了一個什麼錯誤呢?他沒有意識到,矛的鋒利和盾的堅固都是相對的,如果說一支矛是很鋒利的,但是對於一支更加堅固的盾來講,它就算不得鋒利了,而這支很堅固的盾如果遇到了一支更加鋒利的矛,恐怕也就算不得堅固了。矛在鋒利的同時,也蘊含著不鋒利的因素;盾在堅固的同時,也蘊含著不堅固的因素。而這個人將矛的鋒利和盾的堅固給絕對化了,這就好像只見到了陰影,而忽略了光明一樣。所以,老子提示我們,在說話和做事的時候,要常往事情的對立面去想想,這樣才可以令自己的語言和行為變得更為周全、妥善。再舉一個例子,在募捐的時候,大家會對捐款的人產生一種敬意,認為捐款是一種善舉。那麼,如果說捐款的人是有善心的,那些沒有捐款的人就沒有善心了嗎?這就不能一概而論了,有的人沒有捐款,可能是因為他一時還沒有得知相關的消息;有的人可能因為自己的經濟條件確實很困難,如果是這樣的情況,我們能說他沒有捐款就是缺乏善心的嗎?而問題還不止於此,對於那些捐款的人來說,他們肯定是有捐錢多,有捐錢少的啊,那麼,能夠說捐錢多的人善心就更大,而捐錢少的人善心就比較小嗎?當然不能這麼說,這其中同樣有著善心之外的因素存在。那些捐款很多的人,他們就全都是大慈善家嗎?也未必,有的人之所以捐出了很多錢,可能是出於面子的關係,更有甚者還有可能通過捐款來為自己沽名釣譽,在這種情況下,善良的心意反倒退居其次了。這樣看來,善人和不善的人豈不是沒有辦法區分了嗎?當然也不是這樣,還是有辦法進行區分的,只是不能全憑捐款的行為來做評判,不能簡單地以某種表面現象做價值判斷的依據。
P13-15

序言


兩千多年前,周王室衰微,諸侯並起,以下克上,烽火連天,戰亂頻仍。在這個“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時代,老子見社會道德衰敗,失望至極,便乘青牛西出函谷關,隱居而不知所終。在出關之時,他應關令尹喜之求,留下了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經》。
《道德經》亦稱《老子》,或稱(《五千言》,是道家學派最具權威的經典著作,它文約意豐,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其內容博大精深、玄奧無極、涵括百家、包容萬物,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這部被譽為“萬經之王”的神奇寶典,對中國古老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無論對中華民族性格的鑄成,還是對政治的統一與穩定,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隨著中西方文化交流地日益深入,《道德經》的世界意義也日漸顯著,越來越多的西方學者不遺餘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學奧秘,尋求人類文明的源頭,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蘊。到目前為止,可查到的各種外文版的《道德經》典籍已有1000多種,幾乎每年都有一到兩種新的譯本問世。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被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聖經》以外就是《道德經》。一代文豪托爾斯泰對老子也十分推崇,他對老子的《道德經》很有研究,曾幫助翻譯出版《道德經》,還親自編選出版了《中國賢人老子語錄》,並在書中發表了他的《論老子學說的真髓》一文。著名的搖滾樂隊披頭士甚至將《道德經》四十七章改編成歌曲《The Inner Light》。
關於《道德經》的作者老子,史籍記載很少,西漢司馬遷在寫作《史記》時就已搜尋不到詳盡的資料了。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謚號聃,春秋末期楚國苦縣人,曾擔任過周朝守藏室的官員,管理著廣泛的書籍以及文獻資料。老子致力於“柔弱”“無為”的道德修養,參悟了回歸自然、天人合一的大道,是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巨人。
兩千多年來,人們一直在通過兩條途徑來研究、探索《道德經》。一條是修道的。他們用自己的身體乃至整個生命,在實踐《道德經》的理論,在探索《道德經》的奧秘。但是,終因本性的差異和體驗的不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另一條是治學的。他們用全部的聰明才智,仰天掘地,冥思苦索,雖然窮經皓首,註解汗牛充棟。但是終因種種局限,文者說文,字者道字,對於《道德經》的真諦,仍是隔霧看花,未得其真。有的甚至南轅北撤,相去甚遠。
為了更好地學習和參悟《道德經》的真義,參透為人處世的最高智慧,追尋生命的終極意義,我們編寫了這本《道德經大全集》。本書共八十一章,分上、下兩篇。上篇稱《道經》,下篇為《德經》。上篇《道經》講述的是宇宙根本,道出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揭示了陰陽變幻的微妙。下篇《德經》講述的是處世方略,道出了人事的進退之術,包含了長生久世之道。
《道德經大全集》中的智慧,源於老子對世態人情的深徹洞察和深刻思索。社會動蕩、人事糾紛、生命無常、點點滴滴積澱成老子的關於人性修養、處世哲學、治國之道、軍事哲學、養生之道等的智慧之學。本書在忠於原著的基礎上,詳細註解並翻譯原文,有全面細緻的解析,並針對每章內容分別從為人之道、從政之道、經商之道等三大方向列舉了大量妙趣橫生的古今中外案例,無論是從內容上還是在版式上都力求呈現出全面多方位的立體化效果,使讀者能夠更好體會和感悟兩千多年前的哲人聖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