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蘭屬

天門冬科吊蘭屬植物

吊蘭屬(學名:Chlorophytum ker-Gawl. )根莖短或缺,根稍肉質或塊根狀。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簇圓柱狀肉質根和短的根狀莖。葉基生,條形至長披針形,全緣或稍波狀,花葶自葉腋抽出,長30~50cm,彎垂形成新的匍匐枝。總狀花序,小花白色,花期春、夏,冬季室內也可開花。

品種簡介


品種全稱: 吊蘭屬
品種又稱: Chlorophytum
主題關鍵詞:吊蘭屬 盆栽花卉 花卉 觀葉類
吊蘭
吊蘭
形態特徵
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簇生圓柱狀肉質根和短的根狀莖。葉基生,條形至長披針形,全緣或稍波狀,花葶自葉腋抽出,長30~50cm,彎垂形成新的匍匐枝。總狀花序,小花白色,花期春、夏,冬季室內也可開花
生物學特徵
百合科草本多年生草本花卉,葉基生,條形,葉叢中抽生出細長的花莛,花小,白色,簇生在花梗頂端,呈總狀花序。有時花莛變成匍匐莖,在匍匐莖頂端又長出小的植株。
生長習性
原產熱帶、亞熱帶地區。性喜溫暖濕潤及半蔭的環境,生長適溫為15~20℃,要求土壤肥沃、派水良好

相關種類


吊蘭(C.comosum),葉基生,細長,寬約3毫米,長20~40厘米;從葉間抽出匍匐枝,長30~80厘米。花莖上著生1~6朵小花。
吊蘭屬
吊蘭屬
常見的變種有金邊吊蘭(var.marginatum):葉緣金黃色。
銀心吊蘭(var.mediopictum):葉片沿主脈具白色寬縱紋。
寬葉吊蘭(C.elatum),具根莖。葉寬線形,寬1~1.5厘米,長約30厘米,全緣或稍波狀,走莖長30~50厘米。花莖細長,生於走莖上,超出葉上花後有時成為匍匐枝。
常見的變種有:金心寬葉吊蘭(var.medio~pictum),沿葉主脈具黃白色寬縱紋。
金邊寬葉吊蘭(var.variegata),葉緣黃白色。
銀邊寬葉吊蘭(var.marginata),葉緣有綠白色斑紋。

園林用途


吊蘭葉型美麗清秀,花葶低垂姿態優美,常作盆栽懸掛觀賞,或懸掛在室外廊下、窗前,或放置於門廳、高架之上,亦可裝點山石、崖壁,有“空中花卉”之稱。

繁殖及栽培


通常以分株繁殖為主,也可以分栽走莖上的幼小植株。一般每年春季換盆一次,其根系比較發達,可以適當剪去一部分老根,盆土為草炭土2、沙2。生長季節要適當遮蔭,保持盆土濕潤,尤其夏季除澆水及時外,還應增加空氣濕度10月中下旬以後,減少澆水,保持盆土略顯乾燥,並適當增加光照,冬季溫室內的溫度不得低於5℃。春秋生長旺季,每2周澆施一次以氮肥為主的稀薄肥水。病蟲害:蚧殼蟲是影響吊蘭美觀的一種常見蟲害,可以噴灑速蚧克等,或人工刮除。吊蘭是最常見的一種室內盆栽觀葉植物,其葉色秀麗,淡雅清新,走莖下垂,尖端生出一叢植株,小巧別緻適宜置於架上或吊盆觀賞。另據報道,吊蘭的抗污能力極強,能夠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