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周曉虹的結果 展開
- 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教授
- 浙江省監獄管理局黨委委員
周曉虹
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教授
周曉虹,男,1957年生於杭州。自1977年起先後考入南京醫學院醫學系、南開大學社會學系和南京大學歷史學系,並獲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現為南京大學社會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併兼任國務院社會學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心理學會會長、教育部社會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規劃評審組專家。先後出版著譯作20餘部,在《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研究》和《歷史研究》等雜誌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90餘篇。1993年獲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獲寶鋼教師獎特等獎;2001年獲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獎”;2004年獲“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2009年當選為“國家級教學名師”;2010年當選為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社會心理學概論》第一首席專家;2015年入選“江蘇社科名家”。
A、個人著作:
1、《現代社會心理學史》,37萬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周曉虹
2、《現代廣告戰略與戰術》,25萬字,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
3、《現代社會心理學》,45萬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傳統與變遷:江浙農民的社會心理及其近代以來的嬗變》,25萬字,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版;
5、《西方社會學歷史與體系(第一卷:經典貢獻)》,45萬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全球化視野下的中國研究》,40萬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
7、《理論的邂逅——社會學與社會心理學的路徑》,40萬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8、《文化反哺:變遷社會中的代際革命》,50萬字,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版(入選《國家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文庫》)。
B、主編著作:
1、《現代西方社會心理學流派》(主編),31萬字,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2、《學校教育與管理心理學》(主編),28萬字,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3、《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農民》(主編),40萬字,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4、《大過渡時代的中國青年》(與周怡共同主編),41萬字,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5、《中國社會與中國研究》(主編),57萬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版;
6、《全球中產階級報告》(主編),35萬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
7、《中國中產階層調查》(主編),40萬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
8、《現代社會心理學名著精華》(主編),62萬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版(初版,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9、《中國研究》(與謝壽光共同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2014年版,共計20卷;
10、《社會理論論叢》(與張一兵、周憲共同主編),25-30萬字,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2008年版,共計5卷;
11、《“中國新農村建設”文叢》(三卷本,與人共同主編),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年版;
12、《中國中等收入群體研究叢書》(七卷本,主編),北京: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8年版;
13、《西方社會建設研究譯叢》(六卷本,與王小章共同主編),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14、《孫本文文集》(十卷本)(編委會主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版;
15、《紫金社會學論叢》(15卷本)(主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
C、譯著(含校閱):
1、《文化與承諾》(M.米德著,與周怡合譯),10萬字,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人格:文化的積澱》(巴普諾著,主譯),48萬字,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薩摩亞的成年》(M.米德著,與李姚軍、劉婧合譯),22萬字,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0年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版;
4、《社會心理學的歷史與體系》(薩哈金著,主譯),67萬字,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精神、自我與社會》(G.米德著,周曉虹校),30萬字,台北:桂冠出版公司1994年版;
6、《社會學習理論》(班杜拉著,個人翻譯),20萬字,台北:桂冠出版公司,1995年版;
7、《文化:社會學的探索》(霍爾著,與徐彬合譯),30萬字,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
8、《白領:美國的中產階級》(米爾斯著,個人翻譯),35萬字,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9、《吉羅維奇社會心理學》(吉羅維奇等著,主譯),70萬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10、《犯罪學:社會學的視野》(斯蒂芬·巴坎著,校對),60萬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論手勢在思維發展中的作用”,開封:《心理學探新》1984年第3期;
2、“簡論當代中國的階層結構”,天津:《社會學與現代化》1985年第4期;
3、“班杜拉和科爾伯格:性別角色發展觀的分析”,開封:《心理學探新》1986年第3期;
4、“論文化人類學對社會心理學的歷史貢獻”,北京:《社會學研究》1987年第5期;
5、“社會心理學概觀”,北京:《國外社會學》1988年第2期;
6、“試論當代中國青年文化的反哺意義”,南京:《青年界》1988年第1期;北京:《青年研究》1988年第11期;7、“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歷史、理論與特徵”,南京:《南京大學學報》1989年第4期;
8、“公共關係心理學:現代社會心理學的拓展與應用”,南京:《社會學探索》1989年第5期;
9、“西方民族性格研究的歷史與現狀”,南京:《江海學刊》1990年第2期;
10、“社會行為與社會心理學”,天津:《南開大學學報》1991年第2期;
11、“關於社會心理學研究對象的理論探討”,北京:《社會心理研究》1990年第4期;
12、“現代社會心理學的危機:實證主義、實驗主義和個體主義批判”,北京:《社會學研究》1993年第3期;
13、“面向社會:現代社會心理學的轉折”(與王曉章合作),杭州:《杭州大學學報》1994年第1期;
14、“社會時尚的三種表現形態”,南京:《南京大學學報》1994年第3期;
15、“現代社會心理學的危機和後現代社會心理學的興起”,南京:《江蘇社會科學》1994年第4期;
16、“模仿與從眾:時尚流行的心理機制”,南京:《南京社會科學》1994年第8期;
17、“集群行為:理性與非理性之辯”,成都:《社會科學研究》1994年第5期;
18、“本土化和全球化:社會心理學的現代雙翼”,北京:《社會學研究》1994年第5期;
徠19、“時尚現象的社會心理分析”,長春:《社會科學戰線》1994年第5期;
20、“社會時尚的嬗變與興替”,南京:《江海學刊》1995年第1期;
21、“時尚現象的社會學研究”,北京:《社會學研究》1995年第3期;
22、“傳統與變遷:中國農民的社會心理”,香港:《中國社會科學季刊》1996年春季卷;
23、“邊際人:概念、特點及其他”,北京:《社會心理研究》1997年第2期;
24、“試論社會史的若干理論問題”,北京:《歷史研究》1997年第3期;
25、“流動與都市體驗對中國農民現代性的影響”,北京:《社會學研究》1998年第5期;北京:《新華文摘》1999年第1期全文轉載;
26、“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Rural Chinese During the Present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 comparison of Zhouzhuang Township and Beijing’s ‘Zhejiang Village’”, Progress in Asian Social Psychology (Volume 2), Kyoto: Kyoto University Press, 1999;
27、“文化反哺:變遷社會中的親子傳承”,北京:《社會學研究》2000年年第2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1年第3期;
28、“中國農民的政治參與:毛澤東和后毛澤東時代的比較”,香港:《香港社會科學學報》,2000年秋季刊(總第17期);
29、“Chinese Peasan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 Comparison of the Mao’s Era and the Post Mao’s Era”, the Conference of “The Meaning of Citizenship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2000; 30、“社會學經驗研究傳統的形成與確立”,南京:《南京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
31、“Cultural Transmission: Parent-Child Relations in a Changing Society”,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 Winter 2001;
32、“理想類型與經典社會學的分析範式”,南京:《江海學刊》2002年第2期;
33、“當代中國研究的歷史與現狀”,南京:《南京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34、“論社會學理論的基本範式”,北京:《社會學研究》2002年第5期;
35、“中產階級:何以可能與何以可為”,南京:《江蘇社會科學》2002年第6期;
36、“經典社會學的歷史貢獻與局限”,南京:《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
37、“社會學主義與社會學年鑒學派”,南京:《江蘇社會科學》2003年第3期;
38、“唯名論與唯實論之爭:社會學內部的對立與動力”,南京:《南京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
39、“SARS傳播期間的公眾傳言與社會輿論”,陸學藝等主編:《2003年社會發展藍皮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
40、“芝加哥社會學派(下)”,濟南:《社會學家茶座》2003年第4期;
41、“芝加哥社會學派(上)”,濟南:《社會學家茶座》2003年第3期;
42、“傳播的畸變:有關SARS傳言的一種社會心理學分析”,北京:《社會學研究》2003年第4期;
43、“2003:中國社會學學術前沿報告”,周曉虹等,北京:《社會學研究》2004年第2期;
44、“城市文化與城市性格的歷煉與再造: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關懷”,杭州:《浙江學刊》2004年第4期;
45、“芝加哥學派的貢獻與局限”,成都:《社會科學研究》2004年第6期;
46、“文化何以能夠成為產業?”,上海:《探索與爭鳴》2004年第11期;
47、“學術傳統的斷裂與延續”,上海:《社會科學》2004年第12期;
48、“擴大中等收入者群體是建設和諧社會的不二法則”,哈爾濱:《學習與探索》2005年第6期;
49、“1951-1958:中國農業集體化的動力——國家與社會關係視野下的社會動員”,《中國研究》2005年第1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50、“再論中產階級:一種全球化的視野”,上海:《社會》2005年第3期;
51、“再論價值中立及其應用限度”,上海:《學術月刊》2005年第8期;
52、“中國中產階級:虛幻抑或現實”,天津:《天津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
53、“Rur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Maoist and post-Mao periods”,in Mohanty, M.& Ma, Rong (ed.), Grassroots Democracy inIndiaandChina, Delhi: Sage Press, 2006.
54、“全球化與中產階級的型塑”,天津:《天津社會科學》2007年第4期;
55、“《白領》、中產階級與中國的誤讀“,北京:《讀書》2007年第5期;
56、“國家、市場與社會:秦淮河污染治理的多維動因”,北京:《社會學研究》2008年第1期;
57、“衝突與認同:全球化背景下的代際關係”,上海:《社會》2008年第2期;
58、“認同理論:社會學與心理學的分析路徑”,上海:《社會科學》2008年第4期;
59、“孝悌傳統與長幼尊卑:傳統中國社會的代際關係”,杭州:《浙江社會科學》2008年第5期;
60、“中產階級與中國社會的改革開放”,上海:《探索與爭鳴》2008年第7期;
61、“Chinese Middle Class: Reality or Illusion?”, in Christophe Jaffrelot & Peter van der Veer(eds.), Patterns of Middle Class Consumption, London: Sage Publisher,2008;
62、“現代社會的批判與重建”,南京:《南京社會科學》2009年第1期,《新華文摘》2009/10期全文轉載;
63、“中國人社會心態60年變遷及發展趨勢”,石家莊:《河北學刊》2009年第5期,《新華文摘》2009/22期全文轉載;《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2009/第12期全文轉載;
64、“中國社會學研究概況——基於CSSCI數據的一種分析”,成都:《社會科學研究》2009年第4期;
65、“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心態的變遷——有關中國經驗的另一種解讀”,上海:《中國社會科學輯刊》2009年第1期;
66、“全球化、社會轉型與中國中產階級的建構”,南京:《江蘇省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
67、“中國研究的可能立場與範式重構”,北京:《社會學研究》2010年第2期;
68、《社會建設應從擴大中等收入者群體入手》,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學報》2010年第5期;
69、“探求全球化語境中的中國經驗與中國體驗”,上海:《學術月刊》2010年第9期;
70、“中國研究的國際視野與本土意義”,上海:《學術月刊》2010年第9期。
71、“Globalization,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Middle Class”(with Qin Chen), in Li Cheng(ed.), China’s Emerging Middle Class: Beyo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10.
72、“社會科學方法論的若干理論問題”,南京:《南京社會科學》2011年第6期;
73、“中國經驗與中國體驗:理解社會變遷的雙重視野”,天津:《天津社會科學》2011年第6期;
74、“文化反哺與器物文明的代際傳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11年第6期;
75、“中國體驗:觀察變遷之窗”,上海:《探索與爭鳴》2012第2期;
76、“‘中國經驗’與‘中國體驗’”,哈爾濱:《學習與探索》2012年第3期;
77、“中國體驗的現實性與獨特性”,南京:《江蘇省行政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
78、“孫本文與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社會學”,北京:《社會學研究》2012年第3期;
79、“Cultural Feedback and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in Artifact Civilizatio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Beijing:Social Sciences in China(《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2012, Volume 33, No.2.
80、“理解國民性:一種社會心理學的視角”,天津:《天津社會科學》2012第4期;
81、“社會建設:西方理論與中國經驗”,上海:《學術月刊》2012年第8期;
82、“再論中國體驗:內涵、特徵與研究意義”,北京:《社會學評論》2013年第1期;北京:《新華文摘》2013年第12期全文轉載;
83、“社會轉型與中國社會科學的歷史使命”,南京:《南京社會科學》2014年第1期;北京:《新華文摘》2014年第6期全文轉載;
84、“轉型時代的社會心態與中國體驗”,北京:《社會學研究》2014年第4期;
85、“開放,中國人社會心態的現代表徵”,南京:《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4年第5期;
86、“焦慮:迅疾變遷背景下的時代癥候”,南京:《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4年第6期;
87、“深化改革的社會路徑”,南京:《南京社會科學》2015年第2期;北京:《新華文摘》2015年第10期全文轉載;
88、“從顛覆、成長走向共生與契合——文化反哺的代際影響與社會意義”,石家莊:《河北學刊》2015年第3期。
1、“傳統與變遷:中國農民的社會心理”國際學術研討會,南京大學社會心理學研究所,1995年10月,南京-崑山;
2、“The Sixth Conference of the Asian Association of Sociologist”,亞洲社會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1997年6月,北京;
3、“第二屆國際華人心理學家大會”,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1997年11月,香港;
4、“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的變遷”,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1998年8月;
5、“兩岸家庭與現代化國際研討會”,台灣輔仁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998年11月,台灣;
6、“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1999”,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August 1999, Hilton Tower, Chicago;
7、“The Conference of The Meaning of Citizenship in Modern China”, Fairbank Center for Eastern Asian Research, Harvard University, November 1999, Cambridge;
8、“中國農村社會變遷與現代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2002年5月,上海;
8、“Chinese Peasan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Visiting Scholar), Fairbank Center for Eastern Asian Research, Harvard University, April 1999-May 2000, Cambridge;
9、“中國社會與中國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南京大學社會學系,2002年5月,南京;
9、“Rising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a Studies” (Visiting Scholar), Universities Service Center of Chines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July 2000-August 2000, Hong Kong;
10、“Dialogue of Civilizations: The Implications of East Asian Modernity----The 4th Conference of Harvard-Yenching Alumni in China”,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August 2002, Gloria Plaza Hotel, Suzhou, China;
11、“Sustaining Peace and Progress in China and Beyond”,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of Chinese Professors of Social Scien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CPSS), October 2002,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California, USA;
12、日本東京大學文學部、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訪問學者,日本學術振興會,November 2002, 東京/京都;
13、“Local Governance in India and China: Rur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 China Studies Center, Delhi University, January 2002, Kolkata India;
14、“海峽兩岸家庭與教育研討會”,台北師範學院,2003年11月,台北;
15、“社會工作的未來與前景”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建系40周年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2003年11月,香港;
17、香港城市大學“訪問學者”,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部,2005年3月,香港;
18、“Consumption and Emergence of Middle Classe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from India and China”, Delhi University,November 2005, Delhi;
19、“中國中產階級:虛幻抑或現實?”講演,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2005年11月,新加坡;
20、學術訪問,日本名古屋大學,2006年2月,名古屋;
21、“Defining the Field: Them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Center, Cambridge University, April 2007, London;
22、“文化反哺:變遷社會的代際傳承”講演,倫敦經濟政治學院人類學系,2007年4月,倫敦;
23、第二屆“中國社會與中國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南京大學、日本愛知大學、世界大學聯盟、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5月,南京;
24、名古屋大學社會學系訪問教授,2007年10月-2008年2月,名古屋;
25、“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ivelihoods, Mobility and Development: the Chinese Experiences”, Leeds University, November 2007, Leeds;
26、第三屆“中國社會與中國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南京大學、上海大學、日本愛知大學、英國利茲大學、世界大學聯盟、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10月,南京;
27、“1968:German University: History, Evens and Impacts”, Helmut-Schmidt-Hamburg University, November 2008, Hamburg;
28、“改革開放30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主席團,2008年12月,北京;
29、“China’s Emerging Middle Class: Beyo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n September 22-23, 2009,Brookings Institution in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30、“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 on China Studies”, School of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31、“China 2020”, Institute of China, Alberta University, July 7-10, 2010, Edmonton, Canada.
31、“中國研究研討班”(主講教師之一),越南胡志明國立大學社會科學院,2011年10月;
32、“東亞社會與文化:東亞大學社會學學科創建30周年研討會”,韓國釜山,2011年11月;
33、“中國研究的現狀與未來”,德國弗賴堡大學漢學系,2011年12月;
34、“中國社會與中國研究”第四屆國際研討會,南京大學社會學院,2012年10月;
35、"Chinese Society and China Studies", 第五屆國際研討會,德國弗賴堡大學漢學系,2014年8月;
36、 “Accountability and Control in Xi Jinping’s Era”,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中國研究中心,2015年8月。
1、現代社會心理學的形成與發展,國家教委青年基金,1991-1992,主持人;
2、社會時尚的流行與嬗變,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992-1995,主持人;
3、傳統中國農民的社會心理,台灣中流文教基金,1996-1997,主持人;
4、轉型時期沿海地區農民的社會心理及其嬗變,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997-1998,主持人;
5、Chinese Peasan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Harvard- Yeching Foundation, 1999-2000, 主持人;
6、中國農村熱點問題鄉鎮長訪談,國家農業部,2000-2001,主持人;
7、文化反哺:變遷社會中的代際革命,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02,主持人;
8、當代中國中等收入群體研究,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2004-2005,5萬元,主持人;
9、當代上海的社會階層變遷與新中產階層研究,上海高校社會學E研究院,2004-2006,10萬元,主持人;
10、優秀青年教師教學與科研基金,國家教育部,30萬元,2001-2005年,主持人;
11、國外社會建設理論的比較研究,首批“國家社會科學重大招標課題”,2005-2009年,40萬元,主持人;
12、中國城鄉中低收入群體生活狀態與手機使用習慣調查,韓國三星電子,2008,25萬元,主持人;
13、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社會心理學概論》撰寫課題),教育部,2010,50萬元,主持人(第一首席專家);
14、國家級教學團隊“社會學”,教育部,2010,30萬元,主持人;
15、“985”二期改革型項目“全球化視野中的中國體驗”,南京大學,2011-2013年,30萬元,主持人;
16、社會慈善與公益研究,河仁基金會,2013,400萬元,主持人;
17、社會慈善與公益研究,河仁基金會,2016,1500萬元,主持人。
1、《社會心理學新編》(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1992年獲“光明杯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個人);
2、1992年獲“江蘇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稱號(個人);
3、1993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個人);
4、1994年獲“江蘇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稱號(個人);
5、《現代社會心理學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1994年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個人);
6、《現代社會心理學》(江蘇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995年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中青年獎”(個人);
7、1995年獲寶鋼獎教金特等獎(個人);
8、1995年獲南京大學獎教金特等獎(個人);
9、1998年獲中國社會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10、1998年獲《社會學研究》10周年優秀論文獎(個人);
11、《傳統與變遷:中國農民的社會心理》(《中國社會科學集刊》1996年春季卷)1998年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個人);
12、1999年獲江蘇省優秀博士論文獎(個人);
13、2000年獲全國優秀青年讀物一等獎(排名第一);
14、2000年獲中國社會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個人);
15、2001-2005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獎”(個人);
16、《西方社會學歷史與體系》(第一卷/經典貢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2003年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個人);
17、《傳統與變遷:江浙農民的社會心理及其近代以來的嬗變》(三聯書店1998年版)2003年獲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個人);
18、2003年獲中國社會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個人);
19、2004年“社會學應用創新性人才的培養與實踐”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5);同時入選江蘇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排名第一);
20、2004年獲江蘇省人民政府頒發的“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個人);
21、2004年《社會心理學》課程入選國家精品課程(1/5);
22、2005年入選江蘇省優秀社會科學工作者(個人);
23、2007年入選江蘇省“教學名師”(個人);
24、2007年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
25、2009年入選“國家級教學名師”;
26、《國家、市場與社會:秦淮河污染治理的多維動因》(《社會學研究》2008年第1期)2010年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個人);
27、2010年入選馬克思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社會心理學》教材編寫第一首席專家;
28、2012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29、2013年“本土化與全球化:社會學應用創新性人才的培養與實踐”,獲江蘇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排名第一);
30、2014年“本土化與全球化:社會學應用創新性人才的培養與實踐”,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
31、《文化反哺與器物文明的代際傳承》(《中國社會科學》2011年第6期),2014年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個人);
32、2015年入選江蘇省“社科名家”;
33、2016年入選“江蘇省2015中華文化人物”;
34、《文化反哺:變遷社會中的代際革命》(商務印書館2015年版),2012年入選國家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文庫》,2016年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個人),2017年獲陸學藝社會學優秀成果獎;
35、2016年入選國家萬人計劃之“教學名師”。
2021年1月17日,曉虹教授兼任社會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