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社會心理學的結果 展開

社會心理學

心理學分支

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研究個體和群體在社會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和行為發生及變化規律。社會心理學在個體水平和社會群體水平上對人際關係進行探討。在個體水平上進行研究的內容有:個體社會化過程,交往,言語發展,夥伴,家庭和居住環境及學校對個人的影響等。在社會群體水平上進行研究的內容有:群體交往結構、群體規範,態度、種族偏見攻擊行為、風俗習慣和文化等。

發展歷程


回顧西方社會心理學的發展歷程,我們可大致將其劃分為幾個階段:
1、西方社會心理學的萌芽與誕生(19世紀末葉到20世紀初)
1908年,美國社會學家羅斯(Ross)的《社會心理學》和英國心理學家麥獨孤(McDougall)的《社會心理學導論》不約而同地發表。西方把這一年作為社會心理學誕生的年代。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美國和蘇聯的社會心理學家先後把科學實驗方法引進這一學科,才使得社會心理學從描述對象轉向探索和揭示規律,社會心理學才成為一門獨立科學。其奠基人公認為F·奧爾波特。
1924年,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Allport)以實驗為基礎的《社會心理學》一書的出版,宣告了社會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正式開始。
社會心理學成為一門科學的基礎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原因:
1)開始運用實驗;
2)用數量分析補充對現象的質的分析;
3)從描述現象轉向揭示和利用規律。
2、西方社會心理學科學體系的建立(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
早在1898年特里普利特關於社會促進的實驗研究,可多年來,這個很有價值的提議並沒有引起廣泛的注意,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和德國心理學家默德開創了實驗社會心理學方向。在他們之後,實驗社會心理學才開始在西方特別是在美國成了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流。
1928年瑟斯頓提出了態度測量法,把由托馬斯和茲納涅茨基開始並成為當時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的態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諾提出了社會測量法,用以測量群體內人際吸引和排斥問題。1938年勒溫場論引進社會心理學,
這些研究方式集中體現在,依託數學和物理學的原理,為“社會心理學”構建起嚴謹的科學體系,從而,奠定起它的定量精確研究方向。
3、西方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領域的擴展
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要課題隨著時代的演變而有所不同。
《社會心理學》問世
1928年,瑟斯頓提出了態度測量法,把由托馬斯和茲納涅茨基開始,並成為當時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的態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諾提出了社會測量法,用以測量群體內人際吸引和排斥問題;1938年,勒溫把場論引進社會心理學提出了個人生活空間或場的概念,認為行為是個人特點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數。
研究歷史
社會心理學的專題研究,開始於19世紀下半期。1860年出現了拉察魯斯和斯坦塔爾關於民族心理學的系列論文;此後,爾德的《模仿律》西格爾的《犯罪的群眾》、勒邦的《群眾心理學》等著作陸續出版,為社會心理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1908年,英國心理學家麥獨孤和美國社會學家羅斯分別出版了社會心理學專著,這標誌著社會心理學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專業背景


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主要分支。它所研究的是和社會有關的心理學問題。我們知道,所有的社會事情都有人的因素在裡面,也就是都有心理的問題在裡面。研究這些課題的心理學就是社會心理學。在當代心理科學中,認知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最為人們重視,社會心理學從個體與社會相互作用的角度出發,研究特定社會生活條件下個體心理活動發生髮展及其變化的規律。社會心理學不僅強調社會與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重視關於社會情境的探討,重視個體的內在心理因素。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範圍涉及個體社會心理和社會行為、社會交往心理和行為、群體心理,以及應用社會心理學等層面,即理論與方法、社會個體、態度與行為、社會影響和社會心理學的應用等領域。專業定位是以人文社會科學為導向的社會心理學,並堅持自然科學框架下融合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的社會心理學研究思路。

研究對象


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要課題隨著時代的演變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會心理學側重於研究大型群體和群眾的心理現象,如拉察魯斯、斯坦塔爾、馮特關於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塔爾德、西格爾和勒邦關於群眾心理的研究。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還有影響,如塔爾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體極端化和個性消失的思想等。

美國

美國是研究社會心理學最多且最有影響的國家,它的研究課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響到其他國家。隨著社會心理學的日益發展,研究課題也日益豐富和擴大。從早期的社會促進研究,發展到社會惰化的研究;從順從的研究,發展到反順從和獨立性的研究;從侵犯的研究,發展到利他精神的研究;從吸引的研究,發展到愛情的研究;從人際知覺的研究,發展到歸因的研究等等。顯示了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視野正日益廣闊和深入。

觀點的改變

自二十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社會心理學家的觀點有所改變。主要表現在:認識到實驗方法的局限性,重視現場研究,重視應用研究,重視以現場應用研究去檢驗實驗室研究所得的理論,加以修正、補充和發展。
二十一世紀初社會心理學家強調從現場研究到實驗室研究,或從實驗室研究到現場研究,往複循環、相互論證。同時,計算機的廣泛使用,也為處理從現場獲得的大量材料提供了方便,推動了社會心理學的進步。

側重點

早期的社會心理學側重於研究群體和群眾的心理現象;二十世紀初,態度的研究成為中心;實驗社會心理學出現以後,社會促進的研究成為中心;以後,群體過程、說服、順從、認知失調、歸因等分別成為某一時期的研究中心。

研究領域


從研究領域來看,社會心理學研究常常被分為三個領域,這三個領域涵蓋了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幾乎所有問題。

個體過程

主要涉及與個體有關的心理與行為研究,到目前為止這個領域的研究課題包括:
成就行為與個體的工作績效:象韋納的成就歸因、阿特金森(Atkinson)的成就動機研究、麥克里蘭(McClelland)以及溫特(Winter)等人對能力結構的研究,以及各式各樣的對工作績效的研究都包括在這個課題中。
態度以及態度改變:態度問題一直受到心理學家的重視,許多理論被用來說明態度的形成及改變,霍夫蘭德(Hovland)和西爾斯(Sears)等人在這一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歸因問題:產生於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已經有許多這樣的理論。90年代以來,隨著文化心理學的興起,人們對東西方歸因差異的興趣使得這一領域又受到了人們的關注。
個人知覺與自我意識:一直就是心理學家關注的問題,隨著心理學的進一步發展,心理學家發現,許多問題都和它有關,比如鮑姆斯特(Baumeister)、布斯(Buss)等人對內在自我和公眾自我的區分就被用在廣告、說服等許多領域。
人格與社會發展:這是社會心理學的一個傳統領域,它向人們展示了在個體的人格與社會發展中,許許多多的因素,比如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環境以及先天因素是怎樣起作用的。
應激和情緒問題:主要針對人們如何處理生活情境中的種種緊張源,以及採用何種方式去消除其影響。

人際過程

這個領域涵蓋了人與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領域,研究的課題包括:
侵犯和助人行為:侵犯行為為什麼會產生?生活中挫折的來源,如何促進助人行為等都是這個領域的研究課題。心理學家研究這些問題的最終目的,在於減少侵犯、培養人們的利他觀念,為創造幸福的生活提供理論指導。
人際吸引與愛情:人際吸引是人際關係的基礎,愛情則是一種最親密的人際關係。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可以為發展人際關係提供指導。有意思的是,從80年代以來,心理學家開始對中國人的人際關係模式及影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從眾和服從:謝利夫、阿希以及米爾格拉姆的研究為這一領域的研究樹立了一系列榜樣,同時也為社會心理學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社會交換與社會影響:把人際關係與人際交往看成是一種社會交換,看起來是對人的一種諷刺,但是霍曼斯(Homans)和蒂鮑(Thibaut)等人確實證明人的交換性。與此相反,人們對社會影響的看法倒是很一致,拉塔納(Latanē)提出的社會影響理論就說明了這種影響的大小。
非語言的交流:在人際相互作用過程中,人們常常用非語言的線索表達自己的信念和情感,表情、體態以及語氣等都是這個領域的課題。
性別角色和性別差異:從80年代就引起了心理學家的極大興趣。性別差異的基礎是什麼?男性和女性到底有什麼不同?這些不同有什麼樣的影響?所有這些問題都促使心理學家去關注。

團體過程

從宏觀環境與團體的角度研究人類心理與行為問題,這個方面的研究包括:
跨文化的比較研究:這是產生於60年代的課題,到90年代末期的時候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中有許許多多的人為此做出了貢獻。60年代費正清等人提出的“近代化理論”,80年代Triandis等人對個人主義—集體主義的區分,以及90年代尼司彼特(Nisbett)和彭凱平(Peng Kaiping)對中國人思維方式的研究就是這一領域最有代表性的研究。
擁擠與環境心理學:隨著人們對地球環境及人類生活環境的關注,心理學家越來越多地考慮環境對人類心理與行為的影響。人口過快增長所引發的人口爆炸,人們對資源的過分消耗所引發的資源枯竭與環境污染等問題多都引起了心理學家的關注。人類必需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以保護我們所賴以生存的環境。
團體過程與組織行為:團體生活是人類生活的基本方式,我們所處的團體和組織對人們的心理與行為有著極大的影響。對團體運作過程中的規律進行研究一直被社會心理學所重視,組織結構、團體與組織決策以及團體領導等問題都包括在這一領域內。
種族偏見與倫理問題:從40年代心理學家就研究這些問題,但到目前為止,研究的結論還不足以解決這個問題。種族偏見不僅造成了不同民族之間的衝突與仇殺,而且也對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構成了威脅,這個領域的研究將會顯得越來越重要。
健康心理學:這是自80年代以來比較受到重視的課題。社會支持、與疾病有關的社會心理因素等都包括在此課題內。這一問題將在21世紀受到更大的重視。

學派


行為主義學派

一、刺激—反應理論
最初由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1874—1949)、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等人所創始與發展起來的一種理論。該理論認為動物與人的大部分行為都是後天學習的結果,都是有機體在遇到某種刺激,引起某種行為反應受到強化而構成聯結的結果。
二、模仿論
耶魯大學社會心理學家米勒和道拉德(N.E.Miller &J.Dollard,1941)在《社會學習和模仿》一文中提到,模仿可以通過延伸刺激—反應關係與強化的概念來加以理解。他們認為人類許多社會行為都是通過人際相互影響——模仿而習得,都可以通過一般學習原則的使用來予以說明。
三、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是20世紀60年代由班杜拉和沃爾特斯(Albert Bandura & R.H.Walters)等人提出與發展起來的,以刺激—反應的觀點為基礎並通過實驗的方法來擴大探討社會環境如何影響人產生某些習得行為的一種理論。該理論認為人的一切社會行為都是在社會環境影響下,通過對示範行為的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變的。
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ies)是霍曼斯(George Casper Homans,1958)等採用經濟學概念來解釋社會行為有賴於相互強化而得以持續的一種理論。該理論認為:(1)客觀上存有適合於有機體的規律;(2)人的社會行為除服從這種規律外,還服從社會交換規律;(3)因此也引出了分配公平原則。

認知學派

一、格式塔學派的理論
格式塔學派的理論強調從整體和關係的角度研究心理與行為的理論。早期代表人物有韋特海默(M.Wertheimer,1890-1943)、苛勒(Wolfgang Kohler,1887-1967)和考夫卡(K.Koffka,1886-1941)等。該學派的理論認為,個人的行為不是對外界刺激的一種孤立的、簡單的反應,也不是許多反射弧機械的總和,它是通過心理物理場、特別是認知活動的整合而作出的。
二、場論和群體動力學理論
群體動力學基於整體比部分重要的觀點,認為整體作為一種由內在關係組成的系統,其影響力或作用遠大於互不相干的個體。
三、認知相符理論和一致性理論
認知相符理論是闡釋人心理的內部動機狀態對其心理活動和外部行為的影響的社會心理學理論,形成於20世紀50年代末。它試圖以人的認知活動為出發點,理解隱含在個體的社會心理活動背後的動機狀態。美國心理學家W.J.麥克蓋爾首先提出的認知相符概念。“一致性理論”是探討和預測人在接受了對有關事物的新的信息後會調整原有態度的社會心理學理論。

精神分析學派

精神分析理論是奧地利精神科醫生弗洛伊德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創立的。早期理論認為,人的一切行為動機,都和性本能衝動有關;性的後面是一種叫“里比多”的性潛力,它常驅使人去追求快感。後期理論認為,人有指向生命的生長和增進的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即生存本能,同時也有表現為求殺慾望的死亡本能。
二、新精神分析中的社會學派別
這是20世紀40年代在美國從精神分析運動中分離出來的一個心理學流派,開始否定弗洛伊德的本能論、泛性論和人格結構說,強調文化、社會條件和人際關係等因素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的影響,強調家庭環境和童年經驗對人格形成與發展的作用,重視自我整合與調節作用,逐漸形成了新的學派,其代表人物有:沙利文(H.S.Sullivan,1892-1949)、霍妮(K.Horney,1885-1952)、弗羅姆(E.Fromm,1900-1980)和埃里克森(E.Erikson,1902-1994)等。
三、人際行為三維理論
這是以人際需要理論為基礎闡述人際關係的形成、取向類型以及群體聚散過程特徵的理論,是由社會心理學家舒茨(W.Schutz)於1958年提出的。舒茨認為,每一個個體在人際互動過程中都有三種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符號相互作用學派
一、符號相互作用理論
符號相互作用理論(symbolicinteractionism),也叫符號互動論,是一種通過分析在日常環境中的人們的互動來研究人類群體生活的社會學理論派別,它主要研究的是人們相互作用發生的方式、機制和規律。社會心理學家米德被認為是符號互動論的開創者,除了米德之外,托馬斯(W.l.Thomas)、庫利等人也對符號互動論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角色理論
角色理論是關於人的態度與行為怎樣為其在社會中的角色地位及社會角色期望所影響的社會心理學理論,是試圖按照人們所處的地位或身份去解釋人的行為並揭示其中規律的研究領域。參與這方面研究並有影響的人有莫雷諾(J.L.Moreno,1934)、林頓(R.Linton,1936)、紐科姆(T.Newcomb,1950)、薩賓(T.R.Sarbin,1954)和戈夫曼等。
三、參照群體理論
參照群體理論是關於人的社會心理態度和行為怎樣受其從屬的或追求的群體參照力所影響的社會心理學理論。其代表人物有海曼、紐科姆、謝里夫(M.Sherif,1948)、梅頓(R.K.Merton,1957)及凱利(1952)等人。

發展趨向


從社會心理學誕生之日起,以羅斯為代表的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和以麥獨孤為代表的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分別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研究取向,後來又出現了文化人類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等。社會心理學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點。心理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試圖從個人的人格結構中求得對人類社會行為的解釋,強調個體變數的重要性;社會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通過社會地位、社會角色、社會化等“塑造嬉體”的因素來研究人們的社會互動,並進而達到對人類行為本質的解釋,強調社會群體變數的重要性;文化人類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是從因素入手探索有關人類行為的解釋,強調文化變數的重要性。但是,俱、社會、文化是緊密聯繫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間的互動是持續不斷的。要充分準確地描繪人的社會行為,單一的研究取向是難以實現的,必須建立一種綜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從本世紀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開始,欲圖將社會心理學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體實施,儘管許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學科間的聯姻卻未能獲得預想的成功。當理智戰勝了感情之後,開始邁上了整合之路。更為重要的是,學科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為實現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現實的基礎。
從國內外社會心理學多種研究取向的整合發展和現狀啟示中,社會行為心理學是關於社會、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塑造的綜合應用社會科學,是從心理層面上對於人類社會行為的流行性反應的總體把握。從學科性質上講,它既不是心理學的分支,也不是社會學的分支,而是在社會學、心理學、文化學、文化人類學、行為科學、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等相互作用相互滲透基礎上形成的一門獨立的事合社會心理學。它是在社會學、心理學和文化人類學等母體學科的基礎上形成的一門具有邊緣性質的獨立學科。正如南京大學周曉虹博士所言:“我們只有從社會學、心理學、文化人類學以至生物學的多維視野出發,才能獲得對人類社會行為完整解釋”。從社會心理學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體學科的基礎上形成的邊緣學科,是母體學科在解釋人類行為及其與社會、文化、人格的關係時彼此接近、相互滲透的結果。從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方法和理論體系來看,它雖然是在母體學科的基礎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學科的附屬物,又不是多種學科的簡單的拼湊和混合,而是多種學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全新的性質和特點。因此,社會心理學應獨立地著力於社會行為心理的整合研究。

研究原則


(一)價值中立原則
研究者要採取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對客觀事實不能歪曲和臆測。要客觀地描述關於問題的全面資料和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后所得出的結論,而無論這些資料和結論是否與研究主體、他人或者社會的價值觀念相衝突、相對立。
在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中,研究者總是在一定理論指導下並從一定的假設出發的,且其個人好惡以及自身的價值取向均可能對研究產生影響。因此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要秉承價值中立的立場,盡量減少主觀因素的負面影響,使研究客觀公正。
價值中立原則在心理諮詢過程中也很重要,因為帶著先定的立場和“有色眼鏡”,不僅不利於諮詢師準確分析求助者的問題所在,也不利於諮詢者把握自身的心理狀態。當然,完全的中立是很難做到的,諮詢師的過去經驗多少會影響諮詢過程。對一些反社會的價值觀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礙的價值理念,諮詢師應該進行積極的干預和引導。
(二)系統性原則
社會行為與社會心理現象存在於一個系統之中,其產生與變化均有原因。系統性原則要求不僅要把所研究的對象納入系統進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統的方法來研究。系統論中的許多原則,如動態原則、整體原則、有序原則以及反饋原則等為社會心理學研究提供了理論視角與分析手段。
(三)倫理原則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往往要採用一些手段控制情境或被試者。因而要特別注意欺瞞、恫嚇等不良身心刺激所產生的後果,儘力避免對被試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損害。鑒於在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容易出現一些倫理學問題,研究者應遵循的主要倫理守則是:
1、在制定研究計劃時,研究者應評估其道德可接受性。
2、研究前,研究者應向被試者說明研究計劃的主要部分,並徵得被試者同意。在特殊情況下的欺瞞須經嚴格程序核准,並在事後向被試者說明,求得理解。
3、在具體研究中,研究者必須採取保護被試者的措施。
4、被試者有退出研究的自由。
5、對被試者提供的資料應加以保密,如公開發表,須經被試者同意。
6、不得和被試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關係。

常見現象


1、刻板印象我們容易對某個群體產生一種概括和固定的看法。
2、首因效應就是常說的第一印象,如果開頭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對後來的人際交往產生持續的不良影響。
3、暈輪效應我們容易把對象的某個特徵泛化,形成整體印象。就是常說的發現一個某方面好,就認為他其他方面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