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針鏽病
松針鏽病
病害英文名:Pin 病原中文名:一枝黃花鞘銹 寄主英文名:pin
銹孢子器生在針葉兩面,有舌狀包被,銹孢子淺黃色串生,近球形或橢圓形,孢壁有1處平滑,余密生小疣。其轉主寄主為一枝黃花和紫菀,其葉背生橘黃色夏孢子堆,群生或散生。夏孢子黃色,球形或近球形,孢壁上小疣密布。後生冬孢子堆,產生圓柱形無柄的冬孢子。
染病松針初生褪綠斑,長短不一,在斑段的正面現丘疹狀褐色小點,排列成行,後轉成暗褐色,且在褐色丘疹的對側產生黃白色至桔黃色的疤囊,高1—1.5mm。皰囊成熟后破裂散出黃色粉狀物,后留下白色膜片,以後破裂脫落。病葉逐漸枯黃脫落。年年發病的油松主枝變短,嚴重時松枝乾枯或全株乾死。
病菌冬孢子於秋後侵入針葉后越冬。翌年4月銹孢子器成熟后散出銹孢子,借風雨傳到一枝黃花或紫菀葉上並進行為害,5、6月份產生夏孢子堆,散出夏孢子進行再侵染,進入秋季形成冬孢子堆。
1、清除一枝黃花、紫菀等轉主寄主,切除其侵染源,可有效地防治該病。
2、必要時噴灑波美0.5°石硫合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