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課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辦的半月刊

《基礎教育課程》雜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主辦的課程教學專業期刊。

歷史沿革


2004年1月,《基礎教育課程》創刊。
2014年2月1日,《基礎教育課程》網站新版上線,同時採用在線投稿系統。
2018年10月1日,《基礎教育課程》在線投稿系統正式關閉。

欄目介紹


設立“政策·熱點”、“教學·教研”、“爭鳴·討論”、“信息·博覽”四大板塊,下分若干欄目,以滿足教育管理者和教師、教研等專業人士在課程改革實踐中的最大需求。

人員編製


據2020年Z1月期刊內頁顯示,《基礎教育課程》編輯委員會有編委48人、特約編委10人、顧問3人。
職務名單
編委馬雲鵬、馬玉璽、馬振行、王旭明、王海燕、方中雄、石燈明、申培軒、朱聖芳、任學寶、劉志軍、劉濤、關松林、孫柏軍、蘇雨恆、杜楨、李孝裕、李慧勤、余奕祥、楊曉研、何穆彬、辛濤、辛繼湘、張東航、張華、張迎春、張珊珊、陳力、邵水潮、羅星凱、岳維鵬、鄭雲清、孟宇、趙敏、徐繼存、徐淀芳、徐輝、高凌飈、郭戈、崔允漷、康淑敏、董洪亮、傅敏、傅維利、曾令鵬、靳玉樂、靳建設、裴娣娜
特約編委葉瀾、朱小蔓、成尚榮、張力、張民生、張志勇、李季湄、鍾啟泉、談松華、董奇
顧問柳斌、王湛、顧明遠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位姓名
社長鄭疆
主編付宜紅
副主編劉辰宇
編輯部主任劉芳
編委會主任田慧生
編委會副主任劉月霞、張國華、莫景祺、陳雲龍
美術編輯王輝

主要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20年8月9日中國知網顯示,《基礎教育課程》共出版文獻量7403篇。
據2020年8月9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基礎教育課程》共載文4138篇,基金論文量為309篇。

收錄情況

《基礎教育課程》是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2017年版),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平台等收錄。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2004年創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前副總理李嵐清同志題寫該刊刊名。
基礎教育課程
基礎教育課程
投稿指南
稿件要求
觀點與立場符合中國共產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內容涉及課程改革基本經驗與案例提煉,涵蓋課程、教材、教學、教研、評價考試、教師發展、學科教育與教學及中國之外教育改革動向等。
內容務求,言之有物。要求有研究、有觀點、有一定深度和啟發性。用事實與數據說話,避免一般性經驗總結及面面俱到。
字數要求為5000字左右。
文稿需要內容摘要與關鍵詞。引文要註明出處。請使用論文參考文獻標準格式。歡迎附寄與文章內容相配合的照片。
請勿一稿多投。該刊不退稿。投稿后3個月內未見編輯部任何回復,作者可另投他刊。

期刊宗旨

基礎教育課程本著宣傳新教育思想,報道課程改革主流聲音,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提供最權威的政策與專業支持的宗旨,突出針對性、有效性和人文性,藉助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的優勢,為教師、教育行政、教研人員與專家、政策決策者間搭建對話的平台,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性刊物。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主要欄目
雜誌每月分上下兩期。上半月側重宏觀政策、方向、理論引領,常設板塊有:課程建設、教學教研、教材研究、考試評價等。下半月集中反映基層鮮活經驗,以學校發展、學科教育、課堂教學、教師專業發展等微觀指導為主。
刊登內容
《基礎教育課程》主要刊登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記錄、跟蹤改革發展歷程,發布解讀中國國家基礎教育改革及課程教材建設相關政策文件,推廣課程教材、教學教研及評價領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