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基礎教育的結果 展開

基礎教育

沒有專業、職業指向性的基本教育

基礎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國民素質教育,其根本宗旨是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打下紮實的基礎,為全體適齡兒童少年終身學習和參與社會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基礎教育對於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培養各級各類人才,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全局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的作用。多年來,國家堅持教育適度超前發展,把基礎教育擺在優先地位,並作為基礎設施和教育事業發展的重點領域予以保障。 

在中國,目前基礎教育包括幼兒教育(一般為3至5歲)、義務教育(一般為6至15歲)、高中教育(一般為16至19歲),以及掃盲教育。其中涵蓋小學和初中階段的義務教育,具有普及性、公共性和強迫性的特點,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

簡單介紹


基礎教育,是一個動態的概念。目前中國事實上的基礎教育,是指初中(含初中)以前的所有教育形式,狹義講來指九年義務教育,廣義講來還應該包括家庭教育(簡稱家教,英文是tutor)和必要的社會生活知識教育等。有人也把高中階段的教育歸入基礎教育範疇,但是目前中國還沒有普及這種類型的教育,所以,在事實上高中階段的教育還不是基礎教育。隨著中國發展水平的提高,預計到2020年,會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基礎教育
基礎教育
197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肯亞首都內羅畢召開的高級教育計劃官員討論會上,對基礎教育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認為“基礎教育是向每個人提供並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識、觀點、社會準則和經驗”的教育。“它的目的是使每一個人能夠發揮自己的潛力、創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實現自己的抱負和獲得幸福,並成為一個有益的公民和生產者,對所屬的社會發展貢獻力量”。基礎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的關鍵部分。正如萬丈高樓平地起一樣,沒有良好的基礎教育,不可能優秀的高等教育。

發展概況


基礎教育
基礎教育
我國基礎教育包括幼兒教育、小學教育、普通中學教育(初中、高中)。1949年以前,中國的基礎教育十分薄弱,教育發展最高年的1946年,全國只有幼兒園1300所,小學28.9萬所,中學4266所。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非常重視發展基礎教育,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普及教育。特別是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基礎教育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1985年中共中央發布的《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提出了“實行基礎教育由地方負責,分級管理的原則”,從而極大地調動了地方各級政府,尤其是縣、鄉兩級政府辦學的積極性。1986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使中國的基礎教育走上了法制的軌道。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了到本世紀末中國基礎教育的發展方向和基本方針。1999年初國務院批轉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這一計劃是教育戰線落實“科教興國”偉大戰略的具體舉措,是在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及《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基礎上提出的跨世紀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施工藍圖。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為構建21世紀充滿生機活力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體系指明了方向。
新中國成立50年來,中國的基礎教育事業取得了巨大成績。截止到1998年底,全國已有幼兒園18.14萬所,在園幼兒2403.03萬人;有小學60.96萬所,在校學生13953.80萬人;普通初級中學63940所,在校生5363.03萬人;普通高級中學1.39萬所,在校生938萬人;有特殊教育學校1535所,在校生35.84萬人(其中在普通學校附設特殊教育班及隨班就讀學生22.55萬人)。

價值評價


所謂基礎教育的獨立價值,指的是基礎教育在整個教育系統內部,具有它自己獨立的、不依附於其他類型和層次教育的價值。確立關於基礎教育的這樣一種價值觀,是促進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非常重要的觀念基礎。目前,“應試教育”的現象之所以如此頑強地存在於學校之中,重點學校之所以愈炒愈熱,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沒有充分認識到基礎教育的獨立價值,而只是將基礎教育的價值依附於更高一級的教育,以能否為高一級教育或學校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源作為衡量其價值的標準。這實際上也就是放棄基礎教育的獨立價值。因而也就是否定了基礎教育最根本的意義。那麼,什麼是基礎教育的獨立價值呢?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這樣規定的:“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努力提高教育質量,使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奠定基礎”。《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則是更明確地指出:“基礎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質的奠基工程”。這就清楚地告訴我們,基礎教育的價值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基礎教育的基本目標在於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它的對象和著眼點是全體人民,而不是一部分人,更不是少數人;第二,基礎教育的功能是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奠定基礎,它強調的是基本素質的培養,而不是專業或某些專門人才的培養。因此,基礎教育的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育教學觀念與思想,教學方法以及評估等,都必須服從這樣一個基本的價值目標。
這裡,有兩點是必須說明的。首先,強調基礎教育的這種獨立價值,並不否定基礎教育也擔負著為高一級教育和學校提供和輸送合格生源的任務。這也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但是,它並不能替代基礎教育的最根本的價值,或者說,它是以提高整個民族素質的根本價值為基礎和前提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基礎教育主要應該是育人,而不是選拔。其次,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價值也是有區別的。根據《綱要》的規定,高等教育“擔負著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和促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任務”。它與面向整個民族,並注重基本素質培養的基礎教育顯然是不一樣的。而單純以為高等教育服務來衡量基礎教育的發展,實際上也就是以高等教育的價值取代基礎教育的價值。
基礎教育的這種獨立的價值觀,與基礎教育的效益觀是聯繫在一起的。正是由於基礎教育的對象是全體人民,是提高整個民族的素質。因而,我們可以在基礎教育的實施上形成兩個基本認識。第一、能夠平等的接受基礎教育,是每個人都具有的基本權利;第二、這種權利不能是依靠個人的行為或其他資源,通過“交換”而獲得的,它必須是通過政府的行為來實現的。這也正是基礎教育中教育機會均等原則的特點。這種權利的實現是保證每一個人在社會中發揮其積極性的重要前提。相反,如果人們得不到這種應有的權利,或者說得不到這種應有的同等的權利,必然影響其積極性。這是基礎教育的效益觀的基本特點。從這個角度說,強調基礎教育的機會均等,其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並不是矛盾的。它們是一致的,並且是不可分離。
可以認為;目前基礎教育改革,以及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與這種對基礎教育的價值認識的誤區有關。在深化基礎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充分認識基礎教育的這種獨立價值,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說是深化基礎教育改革的先導。

農村義務教育


基礎教育
基礎教育
根據國務院的部署,從2006年至2010年,國家將根據“明確各級責任、中央地方共擔、加大財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組織實施”的基本原則,按照“兩年實現、三年鞏固”的目標,逐步將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範圍,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財政部透露,不包括教師調資的因素,預計全面推進這一改革,2006年到2010年,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將分別累計新增農村義務教育經費1258億元和924億元左右,合計約2182億元。2006年啟動這一改革,中央財政預計新增投入約102億元,地方財政新增投入約38億元。根據國務院的部署,這一改革從2006年農村中小學春季學期開學起,分年度、分地區逐步實施。2006年西部地區12個省(區、市)首先全面推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中央財政同時對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安排公用經費補助資金,提高公用經費保障水平;並在全國範圍內啟動和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資金保障新機制。到2007年,全國農村將全面實行免費義務教育。

管理體制


基礎教育
基礎教育
基礎教育實行在國家宏觀指導下主要由地方負責、分級管理的體制。國家教育部負責制定有關基礎教育的法規、方針、政策及總體發展規劃和基本學制;設立用於補助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師範教育的專項基金;對地方教育部門工作進行監督指導等。省級政府負責本地區基礎教育的實施工作,包括制定本地區基礎教育發展規劃和中小學教學計劃,組織對本地區義務教育的評估和驗收;建立用於補助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的專項基金,對縣級財政教育事業費有困難的地區給予補助等。
縣(市、區)級政府在組織義務教育的實施方面負有主要責任,包括統籌管理教育經費,調配和管理中小學校長、教師,指導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等。 鄉級政府負責本轄區義務教育的落實工作。
國家鼓勵社會各界共同參與中小學(幼兒園)的辦學及管理,逐步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體、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辦學體制。倡導中小學校(幼兒園)同附近的企事業單位、街道或村民委員會建立社區教育組織,吸引社會各界關心,支持學校建設。

幼兒教育


基礎教育
基礎教育
基礎教育
基礎教育
中國幼兒教育是中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形式在城市以幼兒園為主,有三年制的,也有一年或兩年制的;有全日制的,也有半日制、寄宿制、計時制的。在農村則以學前幼兒班為主要形式,另外還有季節性幼兒園。在老、少、邊、窮地區,除正規教育外,還有幼兒活動站、遊戲小組、巡迴輔導站、“大篷車”服務等靈活多樣的非正規教育形式。中國幼兒教育按照國家、集體、公民、個人一起辦,多渠道、多形式發展的方針,極大地促進了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到1998年底,全國有幼兒園18萬多所,在園幼兒2400多萬人,學前一年入園(班)率已達到70%,大中城市已基本普及了學前教育。近些年,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特別是邊遠、貧困、少數民族地區的幼兒教育得到了迅速發展,1998年西南、西北11個省的22個國家級貧困縣的學前三年平均受教育率達到了39.9%,學前一年平均受教育率達到66.7%。幼兒園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保證幼兒身心和諧發展並作好入學前的準備。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的、引導幼兒主動發展的多種形式的過程。幼兒園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內容,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生活和表現的能力的機會與條件。
為加強對幼兒園的領導和管理,國家先後頒發了《幼兒園管理條例》和《幼兒園工作規程》等一系列法規文件,使幼兒園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科學化、制度化的軌道。
國家還規定了幼兒教師的任職資格和考核制度。目前全國的幼兒師範學校、職業高中的幼教專業也得到很大發展,已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幼兒師資的培養培訓體系。

中小學教育


基礎教育
基礎教育
中國的中小學分小學、初級中學、高級中學三個階段,共12年。小學有5年制和6年制兩種,前者約佔小學總數的35%,後者約佔65%。初中多數為3年制,極少數為4年制(約有98%的初中生在3年制學校)。小學和初中一共9年,屬義務教育階段。普通高中學制3年。1、實施九年義務教育
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以來,各級政府依法實施九年義務教育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據統計,1998年全國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已達98.9%,小學畢業生升入初中階段(含普通初中和職業初中)的比例已達94.3%,初中階段入學率達87.3%。全國90%的人口地區普及了初等義務教育,73%的人口地區普及了初中階段義務教育,大城市市區和沿海經濟發展較快地區已開始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中國政府非常重視農村、貧困地區、民族地區的普及義務教育工作。1987年,原國家教委和財政部頒發了《關於農村基礎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若干問題的意見》。目前我國農村普遍推行“縣、鄉、村三級辦學,縣、鄉兩級管理,以縣為主”的體制,把發展教育,提高勞動者素質同發展地區經濟,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結合起來,促進了農村教育和當地經濟的發展。目前,全國有95.2%以上的小學、87.6%以上的初中、71.5%以上的高中設置在縣鎮和農村。1995年?2000年,教育部、財政部實施了“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其中中央撥專款39億元,加上地方政府配套資金共100億元,用於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辦學條件。
基礎教育
基礎教育
2、教學工作中小學每個學年分為兩個學期。小學全年教學時間為38周,機動時間1周,節假日13周;初中全年教學時間為39周,機動時間1周,節假日12周;高中全年教學時間40周,機動時間1?2周,節假日10?11周。中小學實行一周5天授課制。
1993年秋季開始,初中和小學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方案(試行)》,這個方案包括課程計劃和各科教學大綱。這一方案將課程分為國家安排課程和地方安排課程,地方安排課程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確定課程內容。
現行普通高中課程由學科課程和活動兩部分組成。學科課程採取必修課和選修課兩種形式。活動包括課外活動和實踐活動。1999年,教育部開始組織、設計面向21世紀的基礎教育新課程體系。
凡年滿6周歲的兒童均可就近入小學學習,條件不具備的地區可推遲到7周歲入學;已基本普及初中義務教育的地方,小學畢業生可免試就近升入初中學習。初中畢業生升高中階段學習,要經過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統一考試,成績合格,方可升入高中階段學習。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期、學年和畢業生的終結性考試、考查是對學生的合格水平的考核。小學畢業考核,語文、數學為考試科目,其它為考查科目。初中畢業考核,在國家統一規定的畢業年級文化學科範圍內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考試學科,其它科目則實行結業考試或考查。

德育工作


基礎教育
基礎教育
德育即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以及心理品質教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務是,培養學生成為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具有社會公德、文明行為習慣、遵紀守法的公民。在這個基礎上,引導他們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思想覺悟,並為使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打下良好的基礎。
中小學德育工作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規律,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教育為基本內容,循序漸進地開展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和革命傳統教育,道德和民主法制教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國情和時事、政策教育,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樹立健全的人格。
國家頒布《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小學德育綱要》、《中學德育大綱》是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基本依據。明確規定了小學、中學各階段的德育目標,教育內容和基本要求,以及德育原則、途徑和實施辦法等,體現了國家對中小學生思想、品德、心理品質和政治素質的基本要求。
學校德育工作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其主要教育形式和途徑包括:小學思想品德課和中學思想政治課及各科課堂教學;學校、班級活動和管理;課外、校外社會實踐活動和共青團、少先隊和學生會組織工作等多種形式。同時,學校與家庭、社會密切配合,營造良好的社會育人環境,對青少年進行教育和熏陶也是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 還制定了《小學生守則》、《中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這是對中小學生思想品德行為的基本要求,也是每個中小學生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
此外,通過勞動和勞動技術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念,良好的勞動習慣以及熱愛勞動的態度和生活自理能力,使學生掌握一些生產勞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校外教育


校外教育工作是培養中小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國中小學的校外教育是在教育、文化、體育、工會、共青團、婦聯和科協等部門齊抓共管、共同配合下,與有關部委共同進行的。1986年、1991年分別召開了第一、二屆全國少年兒童校外教育工作會議並形成了一系列法規文件,指導中小學校外教育工作。目前,全國已建有校外教育機構10000多個,並配備了一支專(兼)職的校外輔導員隊伍。
校外教育始終堅持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的原則。努力發揮少年兒童校外教育機構的獨特教育功能。廣大中小學生走出校門后,可以去少年宮、少年之家、青少年科技館、兒童少年活動中心等活動場所進行各種科學、文化娛樂活動。校外教育主要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如文藝匯演、體育訓練、航空、航海和各種車輛模型競賽,科技小發明、小創作、小製作競賽以及各種夏令營、冬令營等等,通過活動陶冶情操,培養意志品質

教材建設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家十分重視中小學教材建設。1950年,教育部擬定了小學課程標準。其後,在1956年、1963年、1978年、1986年曾相繼制定4套小學、中學各科教學大綱,根據這些大綱,人民教育出版社先後編寫出8套小學、中學全國通用教科書。
1992年,原國家教育委員會組織制定了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中各科教學大綱,用以指導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小學、初中的教學和教材編寫工作。與九年義務教育相街接的普通高中新教材目前正在山西、江西、天津兩省一市試教。
中國幅員遼闊,各地社會、經濟發展不平穩,各學校辦學條件差異很大,需要有不同層次,不同風格,不同特色的教材。為此,原國家教育委員會於1986年確定在統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實行教材多樣化的原則,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單位和專家、學者、教師個人按九年義務教育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編寫小學、初中各學科教材,鼓勵各套教材在質量上的競爭。這樣改變了過去全國只通用一種教材的狀況,促進了教材事業的繁榮發展。到1998年,供全國各地教育部門根據各自實際情況選用的中小學教科書達2000餘冊,還有大量的與教科書配套的教學參考書、教學圖冊、教學掛圖、幻燈片及音像教學材料、計算機教學軟體等。此外,國家教育委員會還隨著特殊教育的發展需要,組織編寫了特殊教育教材,各地區根據本地經濟、文化發展需要,編寫出大量地方鄉土教材。
為了保證教材的質量,中國建立了中小學教材審查制度,國家規定的必修課教材(勞動、勞技教材除外),都要由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從思想性、科學性、教學適應性等方面進行審查。審查通過後,才能供各地教育部門選用。地方教材由省級中小學教材審查委員會負責審查,審查通過後在本省範圍內選用。

國際現狀


基礎教育的作用受到高度重視
進入90年代,基礎教育的作用和意義非同以往,基礎教育受到廣泛和高度的重視。主要原因在於,一系列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如人口膨脹、環境惡化、貧困加劇、種族衝突等,已經成為制約全球社會發展的主要障礙。而世界各國長期追求的發展模式受到質疑,認為單純依靠經濟發展所帶動的社會發展和進步從根本上主產是脆弱的,如果繼續這種發展政策,存在於國家、地區乃至個人之間的差距將進一步加劇。從更長遠的需求和利益出發,轉變發展觀念,將人的發展置於全部發展行動的中心,擴大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基礎,已成為解決全球面臨的社會問題的必然選擇。
新的發展觀念使教育的作用更加突出。1990年3月,在泰國宗滴恩舉行的世界全民教育大會最重要的議題就是在全球範圍內提出“全民教育”的新概念。在這一新的概念下,此次會議對90年代世界各國基礎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是,滿足全民的基本學習需求,僅靠加強現存的基礎教育是不夠的,它需要一種“擴大的設想”。這種“擴大的設想”要求世界各國在現行基礎教育服務範圍,除了加強正規學校教育渠道外,提倡有效利用各種非正規教育渠道,以保障每一個體的基本權利。同時,它也強調世界各國必須注重基礎教育的質量,即學習者所獲得的實際學習結果和所具有的相關性。90年代以來,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基礎教育均被提到各國的重要議事日程之上,普及和提高成為各國基礎教育面臨的兩大艱巨任務。
基礎教育的普及程度日益提高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8年的《統計年鑒》中,對世界基礎教育近年來的新進展作了總結,其中包括:學前教育正在發展中國家取得明顯進步,第一級和第二級教育的毛入學率繼續上升,教育機會進一步擴大。但是,教育機會在國家、地區及男女之間存在的差異依然明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特別是與最不發達國家在第二級教育上的差異相當大。以1996年為例,三種類型國家第二級教育的平均毛入學率分別是100.3%,50.4%和18.8%。從根本上說,教育上的差異反映著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知識和人口整體素質上的差距。
義務教育年限逐漸延長
義務教育年限逐漸延長已經成為世界基礎教育的普遍事實。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1年《世界教育報告》,在有數據可查的169個國家中,義務教育中值年限為7-8年,一般是從非洲的6年到北美、歐洲和前蘇聯的10年,其中義務教育延長至第二級教育第一階段(初中)的國家比義務教育只包括第一級教育的國家更多。1998年的《世界教育報告》則顯示:在有數據可查的171個國家中,義務教育的平均年限為8年,非洲的平均年限已達7.2年,北美、歐洲主要發達國家的平均年限為10-12年。
經濟與合作發展組織1998年出版的《教育概鑒――經合組織指標》一書指出,在絕大多數經合組織國家中,所有年輕人實際上已經享有至少11年的基礎教育,只是參與的模式不盡相同。多數國家開始義務教育的年齡為5-6歲,完成年齡在14-18歲之間。由於失業危機的增加,以及不具有充分教育準備的青年難以順利就業,那些16歲完成義務教育的國家越來越傾向於將學生繼續留在學校,直到他們完成高中教育,即離校年齡逐步趨於17或18歲。
適應社會需求而調整課程結構
世紀之交,全球處在激烈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與技術的變革和發展潮流中,教育為此面臨巨大的挑戰,而課程結構的調整將直接關係到教育能否適應新的時代要求。發達國家首先起步,從維護本國和遠利益出發,積極進行課程的改革和充實。
強化科學教育首先受到重視。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1989年美國促進科學協會提出的《普及科學――美國2061計劃》。該《計劃》的扉頁上對科學教育的重要性做了這樣的闡述:“在下一個人類歷史發展階段,人類的生存環境和生存條件將發生迅速的變化。科學、數學和技術是變化的中心,它們引起變化,塑造變化,並對變化作出反應。所以,科學、數學和技術將成為教育今日兒童面對明日世界的基礎”。
加強人文社會科學課程也是一個主要的趨向。9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認識到,在追求技術文明的同時,繼承和弘揚人類傳統美德和優秀價值觀念同樣極為重要。因此,許多國家在調整課程結構的改革中,再次注重對未來社會公民道德、情操和品行的培養,通過倫理、哲學、文學、歷史等學科,強調認識和汲取民族的傳統文化精華,以民族的、健康向上的文學、音樂、傳統文化豐富和充實現代學校課程,以陶冶情操,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另一趨向是圍繞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社會問題開設實用性和知識性課程。隨著信息技術日益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歐美髮達國家率先開設以科學、技術和社會為主題的相關課程,不僅將計算機技術作為輔助手段融合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去,而且,通過計算機網路教會學生了解更新、更廣闊的知識世界。同時,許多國家針對當前日益嚴重的全球環境惡化問題,相繼開設環境教育、生態保護等課程。
重視提高中小學教師質量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8年《世界教育報告》的中心內容就是“教師和變革世界中的教學工作”,呼籲在新技術革命不斷深入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社會現實面前,重視教師培訓和教師社會、經濟地位的提高。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馬約爾先生在《報告》的前言中,高度評價教師的社會作用。他指出:“在即將跨越21世紀的門檻時,青年一代的教育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更迫切地需要我們的承諾和資源;我們的教師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對我們共同的未來舉足輕重”。事實上,8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已經採取了諸多切實可行的措施來努力提高中小學教師的質量。其中包括:要求教師不僅能夠傳授知識,更應該具有創新意識,掌握現代教學技術,在教會學生知識的同時教會他們掌握髮現知識、學會學習的本領;制定基礎教育教師資格審定製度;加強中小學教師的在職培訓;改善基礎教育教師工資待遇。
改革師範教育,在培養體制上有定向、非定向和聯合培養等形式;課程結構逐步改變長期以來過分專業化和適應性不強的弊端,由分科教學向綜合化教學的方向發展,多專業,多學科交叉授課,以擴大師範院校畢業生的知識面和信息量。

國際發展趨勢


1、繼續擴大基礎教育的手段和範圍,進一步普及基礎教育
隨著世界經濟和社會的進步越來越依靠知識、技術、技能和能力,人力資源將成為國家在全球市場生存中的決定因素。在這種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使所有兒童、青年和成人的基本學習需要真正得到滿足,是世界各國旨在縮小差別、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的一個必要手段。
近兩三年來,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首,十分強調觸及那些還沒有被觸及到的處境不處群體的特殊教育需要。這些還沒有被觸及到的人群包括在種族和宗教上佔少數的群體、游牧部落、遙遠島嶼或山區的人口、移民、難民、流浪兒童及童工,也包括大量的貧困兒童或特殊兒童。已有的經驗表明,僅僅擴大現有的教育系統,採用常規的教育方式,並不適合他們的需要、生活模式和理想。擴大教育手段,實現教育多樣化,特別是設計新的教學模式,切合被服務群體的特殊教育需要,將是基礎教育真正實現普及的必由之路。
從廣義上說,滿足不同群體的特殊教育需要,也是新世紀基礎教育的一個基本方向。即使是那些基礎教育已經接近完全普及的工業化國家,當前青年和成人中功能文盲的存在,仍然說明他們受到的教育是不充分和不完整的。教育以促進人的發展為核心,基礎教育是人人有能力掌握自身命運的基礎,是人人走向生活的“通行證”,因此“量體裁衣”般的教育計劃將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者的學習潛能和日後貢獻於社會的能力。
2、繼續提高基礎教育質量,尤其重視教育的相關性
在新的世紀里,世界各國仍將繼續關注那些已經證明有利於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的核心部分的改革,但是,必須樹立新的質量觀念,即不應僅僅重視正規學校教育的質量,其他教育形式,如各種非正規教育形式的教學質量也必須得到保證。同時,衡量質量的標準不應僅僅局限在學習成績上,它應擴大到學校或其他教育形式所提供的教育是否切合學習者的需要,是否保證學有所用,是否具有相關性與針對性。
在新的世界里,教育的效益將比效率更為受到重視。這意味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和教學內容的改革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教育中長期存在的與社會發展特別是與地方需求不相適應的痼疾將有效得到解決,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或在畢業之後無法為本社區服務的教育浪費現象將逐漸減少。在教育體制改革中,地方或社區及家長的參與,學校辦學的自主權將普遍受到重視;教育內容將打破傳統的學科劃分,更趨向開放、綜合與針對性兼顧,知識與生活技能並重。在那些已經開始重新審視本國教育體制的國家中,重視基層參與和學校辦學自主權,已被認為是改革成功的關鍵。即使那些長期以來實施地方分權的國家,如美國、英國,儘管80年代以來逐步加強中央政府對於教育的管理與控制,也同時注意給予學校更多的自主權和擴大家長參與教育、選擇黨校的權力。當前在美、英兩國正在興起的“特許學校”和“自治的直接撥款學校”就是在實踐中運行良好的例子。
3、繼續深化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的改革
基礎教育課程結構和內容的改革依然是當前和未來世界基礎教育改革的重頭戲。其動力和需求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知識的快速增長,知識的更新和新知識的傳播成為必然;二是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係越來越緊密,教育有責任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各類人才,教育尤其是責任教會學生探索知識、判斷知識的價值,而課程就是媒介。
擺在課程改革方面的中心問題包括:第一,在不增加課程負擔的前提下,如何保證課程內容的全面性和相關性;第二,在不損失課程傳播人類優秀文化和價值觀的長遠目標的前提下,如何使課程對當前新的社會問題,如人口、環境、健康,人出積極反應;第三,在保證內容連貫性和重點突出的前提下,如何滿足不同學習者的多樣化的興趣需要;第四,在科學技術日益成為文化的一部分的現實環境里,如何定義核心課程,如何保證所定義的那些基本能力能夠切實有效地運用於日後的生活。
這些問題是各級教育課程改革面臨的共同挑戰,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還應注意如下問題。第一,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儘管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但是基礎知識從來都是一個人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和工具,因此,它在課程結構中應該具有相當重析地位並保持相對穩定性。第二,把握未來課程結構的建構原則。課程結構應依據一個國家的社會、民族、文化與教育的歷史傳統,從本國實際出發,力求最適合本國需要與發展的最佳選擇。因此,概括地說來,面對未來紛繁複雜的知識信息,如何使課程在結構上達到最優化,這樣幾個原則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恰當處理必修課和選修課的關係;注意科學課程和人文學科的有機結合;針對新世紀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變化調整課程內容;重視給予學生多元化化因素和國際理解教育。課程結構的調整和改變,從根本上說,是為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服務。
4、繼續改進和完善評估與考核辦法
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是面向21世紀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任務之一。本世紀最後二三十年來,在基礎教育階段的考核評定工作中,大致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趨勢。一種是歐美主要發達國家逐漸改變淡化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考核評估的傳統做法,轉而重視對學生進行嚴格的學業成績考核和評價。如英國自1998年《教育改革法》頒布后,不僅在全國實施統一課程,而且同時對7歲、11歲、14歲和16歲這四個所謂義務教育“關鍵階段”的學生進行全國統一的考試與評價。美國自《2000年目標:美國教育戰略》頒布實施后,也提出險美教育目標及在州一級的範圍內統一教育標準和統一考試製度。然而,在俄羅斯、中國及亞太地區一些國家,由於長期以來實行嚴格的考試製度,分數已經成為衡量學生不業成績乃至整個學校教育質量的惟一標準。這種過分強調分數的做法已經日漸顯露其弊端,學生、教師全部圍繞分數轉,從而消磨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執情,扼殺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能力。如何確立有效、合理和科學的考核評估體系,使評價成為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必要手段,是世界各國正在積極探索的一項重要任務。
80年代中期,前蘇聯創建的合作教育學理論中,教育學家、心理學家阿莫納什維利提出的對學生學習進行實質性評價可以說是對傳統考查評價方法的一種挑戰。在長期的教育實驗中,阿莫納什維利對小學低年級採取了實質性評價(無分數評價),實質性評價重在激勵學生的內部學習動機,使學生增強信心,找到進一步學習和提高的目標。目前在俄羅斯大部分小學1-4年級中多採用評語方法考查學生。總的說來,在面向21世紀的教育中,如何使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獲得最大成功,是建立評估和考核制度應該首先關注的問題。
5、作為終身學習的起點——基礎教育的一些新重點
當前,隨著知識和信息日益滲透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終身學習已從理想變為現實,世界各國因發展階段不同正在以不同的腳步邁向學習化社會,學習已經成為關係未來進步的重要因素。
作為滿足終身學習的一個必要手段——基礎教育,由此又有了新的蘊意和使命。從整個終身學習過程來說,基礎教育又被當前國際教育界稱為“初始教育”即終身學習的起點。來自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的觀點認為:“良好的初始教育是開始終身學習的關鍵。這種教育應該覆蓋兒童認知和情感兩方面的發展,應該保證所有青少年掌握堅帝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同時使他們養成學習新知識的態度和能力――學會學習”。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在其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春中》一書中,更是針對未來信息化社會提出了教育的“四個支柱”,並認為這是每一個人一生中的知識支柱,即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和學會生存。學會認知歷來受到各國教育的重視,但是,在知識膨脹的信息社會裡,選擇知識、利用知識將變得更為重要。長期負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基礎教育的高級官員奧德內斯總結了基礎教育在面向未來學習化社會應該注意的一個問題。他說:“全球範圍內的教育系統在傳授知識字和計算技能方面已經取得了進步,但是,它們在第三個主要領域即生活技能、社會技能和價值觀念的傳授方面卻沒有太多的成績。雖然20世紀造就了一代在計算機和知識開發領域裡的專家,而這些專家在價值觀念、生活技能、對多樣化持寬容尊重態度方面卻不那麼完美。可以說,這個世紀教育的失敗不是在科學、語言和數學教學上的失敗,而是在倡導人類之間和平共處上的失敗,是在為了充分平等的發展而應發掘個人和社會潛能上的失敗”。這說明,如何學會學習和道德教育是世界基礎教育應該認真重視的問題。

改革歷程


從1996年新課程改革的提出迄今已有十年,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996―1999年,課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醞釀;
第二階段:1999―2001年7月,課程文件的研製、出台與實施準備;
第三階段:2001年7月――2004年7月,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改革實驗和高中新課程方案的形成;
第四階段:2004年7月至今,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改革反思、全面推廣與高中新課程實驗。
高中課程改革於2004年秋季正式啟動,截止到2008年2月份已有10個省市區參與實驗。2004年秋季,海南省、廣東省、山東省、寧夏回族自治區進入高中新課程實驗;2005年秋季,江蘇省進入高中新課程實驗;2006年秋季,福建省、浙江省、安徽省、天津市、遼寧省進入高中新課程實驗。2004年率先進入高中課程改革實驗的四個省市區將在2007年實施的新高考方案,其方案由各省市區制定,並於2006年上半年報教育部審批通過;江蘇省2008年新高考方案也於2006年10月上報教育部審批。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負責人指出,從2007年起,高中課程改革將由過去的省市區申報進入調整為國家規劃進入,2010年全國各省市區高中起始年級將全部進入新課程。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從醞釀開始以來的十年裡,全國廣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師思想上也經歷了一個重要的發展歷程。首先是激動、興奮,新課程給人以刺激;其次是困惑、苦惱,傳統與現代理念的碰撞產生的矛盾,使他們焦躁不安;三是論爭、反思,尋找理論和事實依據,理清思路;四是理性行動,主動地、創造性實施新課程。

面對挑戰


(1)基礎教育的普及與提高應同時並重、有機結合。中國基礎教育普及的覆蓋面大,只有在普及的同時,注重教育質量的提高,努力做到“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用得上”,才能使教育真正在每一個學生的未來學習與生活中發揮作用。特別是對於廣大農村地區的學生,高質量的基礎教育不僅能夠影響學生個人、家庭、所在社區,還將對其後代,甚至未來一代人的素質產生深遠影響。
(2)考慮到我國地域廣闊、地區之間社會經濟發展與需求不平衡而長期以來使用統編教材所日漸顯現的弊端,考慮到我國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傳統教育做法已不適應新時代的要求,考慮到課程結構與內容的改革直接關係基礎教育質量的重要意義,應該特別理視相關性、靈活性、創新能力培養、學會學習等原則在課程改革中的融合與體現。
(3)從終身學習的角度審視我國基礎教育,探索如何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未來教育的“四個支柱”滲透到學生的培養中。
(4)在切實增加教育資金投入的同時,注重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5)順應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加強基礎教育領域內教育信息化水平,探索利用現代遠程教育手段把內地優異的教育資源、優秀教師的經驗傳播到廣大農村地區和邊遠山區,實現優異資源共享,以此作為提高農村地區師資乃至整個基礎教育質量的一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