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弓魚的結果 展開

弓魚

傳統工藝

弓魚是福建省建甌市處理塘魚的獨特的地方傳統工藝,鮮魚經過“弓魚”處理,冬天可以保活4~5天,夏天可以保活1~2天,還能除去魚肉的污泥味,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工藝簡介


弓魚近照
弓魚近照
“弓魚”是山城福建省建甌市處理塘魚的地方傳統獨特工藝。鮮魚經過“弓魚”處理,冬天可以保活4~5天,夏天可以保活1~2天,還能除去魚肉的污泥味。
魚農先用網下塘捕魚,當場用“繩索”一端穿過魚鼻扎牢,另一端綁紮在魚的肛門下,這叫“初綁”。而後放入魚塘或水池活水中吐污,過1~2小時后,再在魚的肛門上部用草繩綁住,把魚彎成弓形,這叫“重綁”,然後放到魚堵或溪河活水中泡養1~2天,就可應市。“弓魚”經弓法處理,魚兒不但腥味全除,而且可經得起離水運輸,時間可達數小時甚至十餘小時。

歷史傳說

弓魚
弓魚
“弓魚”技術出現的具體時間已不可考,但至少有一二百年,剛出現的時候,有人狀告漁農把魚用繩子綁了,魚肚子鼓脹脹的全是水,惟利是圖。官府遂去追查。當地漁農巧妙以對。把池塘捕來的魚和已弓水的魚,用同樣煮法,下同樣的調料,煮熟之後,讓官府的人品嘗,結果弓水魚香甜可口,而沒有弓水的魚則污泥腥味重。兩者一對比,是非曲直,便一清二楚了。官府明斷弓魚有理,並非漁農刁詐。從此“弓魚”才算名正言順了。按現在的說法,“弓魚”合法化了。這樁官司很有意思,它表明“弓魚”技術得以流傳至今也並非一帆風順的。

名揚四方

建甌弓魚保鮮傳統技藝
建甌弓魚保鮮傳統技藝
一九八幾年,人民日報資深記者田流到建甌採訪。耳聞目睹建甌紅火的魚市和獨特的“弓魚”,不禁怦然心動。寫了《客來魚入席》的長篇報道,發表在《瞭望》雜誌上。從此讓建甌“弓魚”名播四方了。

步驟

“弓魚”的得名是因為需要將魚綁成弓形,而非指特定的魚類。建甌是淡水魚盛產區,出產的白鰱、花鰱、草魚及鯽魚等魚類均可經綁魚技術處理成為弓魚,當地市面大部份魚市場都會出售弓魚化處理的魚類。由於古時並沒有供氧設備,往往魚類運送到魚市場時已經死亡,漁民為提供到新鮮的魚類,無意間開創出弓魚技術。弓魚分為三大流程,分別是“初綁”、“喂水”和“綁水”。所謂的“初綁”,是找出合適的魚類,抓住魚鰓,用竹籤刺穿魚鼻,再用牙咬住繩索穿孔並且打結,將魚身向右彎成弓形,繩索另一端綁住魚尾近肛門的位置,然後拉緊;“喂水”指的是放回水中吐污納新。緊接的流程就是“綁水”,弓魚在水中一至二小時后,不動魚鼻的繩結,而是解開魚尾的繩索,再將繩索綁住肛門以上的位置拉緊。
弓魚著重技巧,手勢必須快速,陰力穩定魚身不讓掙扎,動作一氣呵成,手勢熟練的可以僅僅用了數秒時間便完成,因為在網中的魚會奮力掙扎,傷害魚身。而且整個過程只須一人完成,當牙關咬緊繩索之際,稍一不慎,牙齒可以被魚的拉力扯掉,故此弓魚有一定的危險性。也有評論指弓魚的做法延長魚類的不必要的痛苦,並不人道。

用處

弓魚易於攜帶,運輸方便,受過弓魚處理的魚類,在離水的環境下,在可以保活10小時至一日,存活率根據氣候而變化。若果放在水中,不進食可以保活半個月左右。“初綁”之下,由於弓魚被綁緊,魚身避免彈跳而使得肉質保持鮮嫩;而“綁水”則可以將魚肚內的水留住不至泄出去體外,能除去魚腥味和塘泥味。但現代為了效率,很多漁民已經略去“綁水”步驟,僅作“初綁”和“喂水”處理。
當地也有一道以弓魚命名的菜肴,叫“酥炸弓魚”,用鹽腌過弓魚,再配以番薯粉、啤酒及雞蛋蛋漿油炸至金黃色,蘸上酸辣汁食用。食客評為肉質鮮嫩,酥香惹味。

注意事項


傳統上,弓魚只能右弓不能左弓,漁民和民俗學者認為左弓的話存活時間大大縮短,因為魚向右彎,魚的內贓可以不像左弓般擠壓,對魚比較舒服。但中國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節目《走近科學》請來魚類專家做試驗,結果無論右弓左弓魚類的生存時間都是差不多,專家結論漁民認為右弓比較好是因為習慣使然,魚的左面比較多器官,弓起來麻煩而已。
弓魚的存活率比較長是因為弓魚因綁紮而強迫開口,而魚腮也一樣強行張開,因此吸氧多。緊綁也使魚身減少活動,防止傷害,不會消耗體能。沒有弓魚處理的魚已經無力張開口和腮,在離水的環境下,很快因缺氧機能衰退而死。但是弓魚這樣技術,只能適用空氣濕度高,溫度平均的地區,乾旱、溫度極端的地區則弓魚便不能生效。而且非所有魚類合適弓魚,鱔魚、泥鰍等等長形而柔軟的魚類,也不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