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李鄉

隸屬於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

夏李鄉位於葉縣西南約21公里處,地處伏牛山脈,屬淺山區鄉。東鄰舊縣鄉、西接常村鄉,北鄰任店鎮,南與方城縣隔山相望。省道平桐線、逍白線交叉穿鄉而過。澧河、昭南乾渠、孤石灘乾渠東西橫貫全境。南部最高峰紅石山,方圓2.5公里,主峰海拔320.2米,最小的蜘蛛山,綿延1.5公里。另有雙山、鏊山、豹山等,其中四欏山女兒石、高樓山八戒洞、高小組樓奇觀極有觀賞價值,風景秀麗,傳說優美。四座小型水庫如明珠一般點綴在層巒疊翠中,野生雜果叢生,是採摘、垂釣、休閑、觀光的理想場所。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漢代古冢群

民國十三年(1924年),夏李鄉境域屬舊縣北區;1984年,撤夏李公社,建夏李鄉。截至2018年末,夏李鄉戶籍人口為51133人。截至2020年6月,夏李鄉下轄31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夏北村。

截至2018年末,夏李鄉有工業企業20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2個。

歷史沿革


民國十三年(1924年),屬舊縣北區。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至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設夏李鎮。
1950年,劃為葉縣三區。
1957年,改為夏李中心鄉。
1958年8月,撤中心鄉成立夏李公社。
1962年,改稱夏李區。
1965年7月,改夏李區為夏李公社。
1984年,撤夏李公社,建夏李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夏李鄉地處葉縣西南部,東鄰葉邑鎮,南毗保安鎮,西南隔山與南陽市方城縣獨樹鎮交界,西連常村鎮,西北與魯山縣張官營鎮接壤,北接任店鎮,距葉縣縣城22千米,區域總面積108.0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夏李鄉地處伏牛山余脈,地勢南高北低;南面群山環抱,中部河橫貫全境,北面丘陵起伏,最高點海拔320.2米。

水文

夏李鄉主要河道有灃河,從常村鎮入境后經郭庄、姜園、夏李北、下馬等村,流入葉邑鎮;境內長約7千米,最大流量3000立方米/秒。

自然資源


2011年,夏李鄉有耕地7.2萬畝,人均1.4畝。

行政區劃


1997年,夏李鄉下轄夏北、夏南、岳樓、丁庄、牛頭裡、油坊頭、向陽、先庄、彥嶺、墳溝、苗庄、小集、郭庄、前董、滹沱、小河郭、雷草灣、葛庄、江元、楊庄、官莊、董湖、田莊、崗馬、許嶺、孫庵、十二里、下馬、曹王、侯庄、紙坊、北張庄、西沈庄33個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夏李鄉下轄夏李北、夏李南、雷草灣、姜園、前董、郭庄、葛庄、小集、苗庄、滹沱、墳溝、先庄、向陽、十二里、油坊頭、彥嶺、岳樓、侯庄、小河郭、丁庄、牛頭李、西田莊、北張庄、崗馬、曹王、下馬、孫庵、董湖、許嶺、小官莊、大楊庄31個行政村,下設244個行政村民組。
截至2020年6月,夏李鄉下轄31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夏北村。
夏北村夏南村姜園村雷草灣村小河郭村葛庄村
前董村郭庄村小集村苗庄村墳溝村先庄村
滹沱村向陽村彥嶺村油坊頭村岳樓村侯庄村
丁庄村牛頭李村十二里村孫庵村小官莊村許嶺村
大楊庄村西田莊村曹王村下馬村崗馬村張庄村
董湖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夏李鄉總人口有5233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520人,城鎮化率18%;總人口中,男性27950人,佔53.5%;女性24382人,佔46.5%;14歲以下8847人,佔16.9%;15—64歲37863人,佔72.4%;65歲以上5622人,佔10.7%;以漢族為主,達51166人,佔95.7%;另有滿、回、蒙古等少數民族,其中滿族1166人,佔2.2%。2011年,夏李鄉人口出生率12.2‰,人口死亡率8.3‰,人口自然增長率3.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36人。
截至2017年末,夏李鄉常住人口為47543人。
截至2018年末,夏李鄉戶籍人口為51133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夏李鄉財政總收入200.8萬元,比2010年增長22%;人均財政收入38.4元,比2010年增長22%;農民人均純收入5070元。
截至2018年末,夏李鄉有工業企業20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2個。

農業

2011年,夏李鄉農業總產值3.2億元,比2010年增長12%,農業增加值0.29億元,占生產總值的56%。夏李鄉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夏李鄉生產糧食4.7萬噸,人均917千克,其中小麥2.2萬噸、玉米2.4萬噸。夏李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等為主。截至2011年末,夏李鄉生豬出欄8.6萬頭,年末存欄5.1萬頭;牛出欄2.2萬頭,年末存欄2.1萬頭;家禽飼養量20.1萬羽,上市家禽30.4萬羽。2011年,夏李鄉生產肉蛋1.1萬噸。

工業

2011年,夏李鄉工業總產值為7.1億元。2011年,夏李鄉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職工0.5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1億元,比2010年增長25%。夏李鄉工業主要有木材加工、建材加工、農副產品加工和採礦業等。

商貿

截至2011年末,夏李鄉有商業網點1475個,職工5220人。2011年,夏李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6億元,比2010年增長20%;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9億元,比2010年增長15%。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夏李鄉有2家金融機構在境內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截至2011年末,夏李鄉各類存款餘額為2.5億元,各項貸款餘額為0.5億元。

文化


地名由來

夏李鄉因明朝時,山西洪洞縣一李姓遷至西南崗上建村居住,取名“上李”;有人在崗下築屋居住並形成村莊,遂取名“下李”;後人改“下”為“夏”,故名夏李。

交通


夏李鄉有234、330省道過境,其中234省道境內長9千米,330省道境內長7千米,分別通往南陽市的桐柏縣和方城縣;“村村通”道路將各村連綴成網。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夏李鄉公辦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380人,專任教師20人;民辦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785人,專任教師25人;小學23所,在校生2839人,專任教師17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有初中1所,在校生1025人,專任教師6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夏李鄉教育經費達0.16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0.16億元。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夏李鄉有各類文化藝術表演團體37個,演職人員580人;有電影放映隊2個,年放映360場次,觀眾達7.2萬人次;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43平方米;有農家書屋26個,藏書5.2萬冊;文化娛樂設施有水書畫院和1500平方米鄉文化廣場等。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夏李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2個,其中鄉有中心衛生院1個,標準化村衛生所31個;病床3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3.6張,專業衛生人員36人,其中執業醫師12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5人。2011年,夏李鄉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5萬人次。2011年,夏李鄉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2.3/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8%,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7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18萬人,參合率80%;孕產婦死亡率24.1/10萬。

社會保障

2011年,夏李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784戶,人數1829人,支出154萬元,比2010年增長14.1%;農村五保集中供養62人,支出18.2萬元,比2010年增長6%;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87人,支出25萬元,比2010年增長8.9%;農村醫療救助3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229人次,共支出11.1萬元;農村臨時救濟1021人次,支出8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81人。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夏李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50千米,投遞點31個,鄉村通郵率100%;有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6個;有固定電話用戶160戶,行動電話用戶1.8萬戶,光纜線路總長268千米,主幹電纜達560—570對千米,寬頻接入用戶1200戶。

文物古迹

夏李鄉境內古迹有春秋楚長城、葉縣岩畫“天書”遺址和先庄古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