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豹騎

虎豹騎部隊

關於曹操最精銳的虎豹騎部隊,《三國演義》里幾乎沒有提及,倒是《三國志》里有所記載。

首先虎豹騎的統領歷來都是曹氏將領,比如曹純、曹休曹真。大家都知道曹操最信任曹氏將領,虎豹騎歷來由曹氏將領統帥,由此可見其重要。《三國志·魏書》說:“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其精銳可見一斑。

戰史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虎豹騎的戰績吧。
首先是在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南皮之戰中,在戰場上殺死袁譚;接著又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烏桓時,在戰場上斬下烏桓單於蹋頓的首級;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長坂坡之戰中擊破劉備;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大破以馬超為首的關西軍團;在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在下辯擊破吳蘭

地位


據《後漢書》曹操的軍隊最高指揮機關叫“霸府”,軍隊分三部分:中央軍、地方軍、屯田軍。地方軍是州郡的守軍,屯田軍是邊防軍。中央軍分內外兩軍,外軍實際上是駐守在外但受曹操直接指揮的,中軍稱武衛營,是京城及皇宮的禁衛軍,是曹操的直屬部隊,通常10萬左右。其中的中軍就是虎豹騎,是最核心的精銳,一部分保衛曹操及霸府,一部分常年留守皇宮,統領多由曹操親屬統領,稱領軍將軍,曹仁、曹純都當過虎豹騎的領軍將軍。例如《魏書九 夏侯曹傳第九》說曹純“初以議郎參司空軍事,督虎豹騎從圍南皮”。其他資料也很多,這個虎豹騎的確是存在的,而且肯定是曹操最強的軍隊。

戰鬥力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曹操是有這麼一支精銳騎兵的,稱其為“虎豹騎”是因為他的戰鬥力極強,作戰時像虎豹一樣勇猛。雖然史書記載不多,《三國志》只在《武帝紀》和《諸夏侯曹傳》有過記載。說他是曹操的精銳部隊是有依據的,據《三國志》裴松之註記載,《魏書》說:“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可以看出,這支部隊的成員皆是百里挑一,誇張一點來說,在普通部隊中可以擔任將領的人在“虎豹騎”中僅僅是一名普通的士兵,可以想象一下他的戰鬥力之強是三國部隊中頂尖的。

統帥


“虎豹騎”的統領歷來都是曹氏將領,據《三國志》中記載的僅有曹真、曹休和曹純。曹操派自己最信任的曹氏將領來擔任虎豹騎的統帥,可見其在曹操心目中的重要程度,這是曹操的一支嫡系精銳,也可以算是曹操的“王牌軍”。

戰績


雖然關於“虎豹騎”參加戰鬥的記載不多,但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僅有的一些材料看到虎豹騎的戰績。首先是在建安九年,與袁譚的南皮之戰中,曹純“督虎豹騎從圍南皮”,“急攻之,譚敗。純麾下騎斬譚首”,袁譚死於曹純所率領的“虎豹騎”之手。其二,在建安十二年北征烏桓時,又是曹純率領“虎豹騎”在戰場上斬下烏桓單於蹋頓的首級。其三,在建安十三年時,曹純“從征荊州,追劉備於長坂,獲其二女輜重,收其散卒”,也就是說,長坂坡之戰中長途奔襲打敗劉備的也是“虎豹騎”。其四,建安十六年,曹操與馬超作戰,“先以輕兵挑之,戰良久,乃縱虎騎夾擊,大破之”,擊破西涼馬超軍團的還是“虎豹騎”。有人說,在建安二十三年,曹洪、曹休在下汴擊破張飛和吳蘭時,也是率“虎豹騎”出擊的,雖然曹休統率“虎豹騎”,但史料中的記載看不出這一仗中曹休以“虎豹騎”進攻,但我推測可能性很大。
從“虎豹騎”的戰績我們可以看出,幾乎每一場戰役,曹操都是在最關鍵時刻投入“虎豹騎”,而且這支部隊參與的戰鬥幾乎都是硬仗。例如,南皮之戰其實打得是很艱苦的,曹操曾經想放棄,是曹純堅持急攻,方以“虎豹騎”取勝,可見這支部隊的攻堅能力。另外,北征烏桓和追擊劉備於長坂時,這支部隊是經過了長途奔襲后的攻擊,追擊劉備是“一晝夜行三百里”,可見他的機動力和戰鬥力之強不是一般部隊能比的,就連擅長馬戰的西涼馬超的軍隊也被其所敗。所以我認為,這支部隊是曹操當之無愧的“王牌軍”。
還有一件事可以證明“虎豹騎”的重要性,就是在部隊的統率曹純死後,要選新統領時,曹操卻說:“純之比,何可復得!吾獨不中督邪?”於是不再選統率,而親自當了虎豹騎的統領,可見曹操對“虎豹騎”部隊的指揮權是很在意的,因為這是他的精銳之部隊。

人數


“虎豹騎”部隊的數量,史料中沒有記載,但因其是精銳部隊,選拔困難,而且三國時期騎兵是很昂貴的兵種,組建這樣的精銳騎兵,其花費應該更為可觀,因此數量不會很多,不然曹操也不會在使用他時這麼謹慎。但估計其數量是要多於典韋的“虎衛軍”的,因為他可以單獨作為一支部隊在戰場上作戰,人數不會超過五六千,否則也就不會稱之為精銳了。
至於“虎豹騎”部隊後來的去向,正史中也沒有記載,筆者推測有兩種可能,其一是編入了曹操或其子曹丕的守衛部隊也就是“近衛軍”,其二,可能在三分天下大勢已定后,戰爭次數減少,而規模等級擴大,“虎豹騎”發揮威力的機會不多,而其花費又巨大,可能慢慢的就撤銷或被別的部隊合併了。

軍隊從屬


由出土的豹騎司馬印可知虎豹騎疑似為虎、豹騎。
從吳蜀皆有的隸屬中軍的虎騎,宿衛虎騎來對照,以及史料里記載的虎、豹騎為宿衛(三國志曹休傳:“使領虎豹騎宿衛”)可以確定為曹操的相府親兵(後來演化成曹魏的中軍)的一部分。但是此後魏晉兵制皆不不見虎、豹騎的說法,可見虎、豹騎作為正式軍制,可能存在的時間很短。作為虎豹騎的后兩任統帥,曹休和曹真,在領虎、豹騎后都在曹操建安二十一年進魏王建制后拜為中領軍(曹操任丞相後設的親軍主官,後來變成曹魏的中(禁)軍主官),這應該不是巧合。曹休和曹真之後,曹氏子弟就不再出現任虎、豹騎的指揮官的說法,而是武衛將軍等正式的禁軍官職,然後再升中領軍。可見虎、豹騎可能已經在建安二十一年後改名編入虎衛營,上騎等正式的中軍編製當中。

發展歷程


魏武白手起家,雖然實際是曹家軍,但不得不以漢的名義。其親軍制度在建安四年就任漢丞相時確立過一次,到建安二十一年進魏王時又確立一次。儘管虎、豹騎從文獻中第一次出現是在建安十年南皮之戰,但是可以估計,其成立也與曹操建安四年的設領軍(中領軍)這樣的丞相親兵官職有關。不過建安四年曹操任丞相不久就面臨官渡大戰,自身安危都難以顧及,恐怕無暇在制度上完善宿衛親軍,因此虎、豹騎的成立是在估計在官渡大戰之後。曹操此時威震華夏,勢力急遽擴張,此時建立一隻親兵應該順理成章。
虎豹騎的建制是在官渡之戰後到曹操征南皮的五年間,可能是在官渡之戰後兩三年之後建立的。曹操“難其帥”,到選定曹純為帥,當中必然有不少時間是親領的,曹純死後,曹操又親領過一段時間。但是曹操的直屬騎兵必定不是此時才建立的。白馬之戰中,曹操親自指揮騎兵衝鋒,以不滿六百騎(可能有誇張,但是不會太誇張)大破袁紹數千騎,斬其騎將,雖然有用計的成分,但可見他對自己騎兵的能力非常自信(魏武軍策令說,是時(官渡之戰)士卒[精]練,不與今時等也),認為足以以一擊十。其實曹軍騎兵一直非常活躍。曹仁就是騎將出身的,擅馳能射,征陶謙以騎為先鋒。征張綉以議郎督騎,整軍敗張綉。官渡之戰他統帥騎兵兩度戰勝袁紹南下的游軍。曹丕典論說,他6歲騎馬,8歲就可以騎射,此後便能左右開弓,射無虛發。可見當時貴族子弟弓馬嫻熟者並不罕見。裴注三國志引魏書說虎、豹騎或從百人將當中替補,這個百人未必是騎兵軍,而一樣可能是步兵軍中弓馬出色的將領。這也進一步說明虎豹騎的囂張,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是軍中精銳,而且身份極為特殊(曹軍即使數萬人,百人將這個級別也不低了),因此才難覓統帥。威望夠的要獨當一面,不能統帥這些數量不多的騎兵。威望差的又不足以制衡。
按東漢官制,議郎本是600石文職,以議郎督騎的怪異現象在漢魏間曹軍出現過兩次,一次是曹仁以議郎督騎,另一次就是曹純以議郎參司空軍事,督虎豹騎。顯然這是東漢末年連年爭戰時的權宜之計。不過曹操建安四年進丞相位后官職升高,又經官渡大戰實力大為增強,手下將領也水漲船高,升為裨將軍,偏將軍的甚多,從600石的議郎領虎豹騎來看,此時虎豹騎的規模並不大。豹騎司馬印也說明了,統帥的品級也就是軍司馬,比千石這樣的等級。比六百石也只高一級。而三國軍制,一軍不過5000人(于禁七軍大約三萬餘人),領軍將領的品級應該在將軍一級,比議郎軍司馬都高得多(當中還有都尉校尉中郎將等品級)。加上虎、豹騎地位特出,領之者的品級比一般軍制應該只高不低,因此至少此時的規模,不可能很大。可能千餘人(軍下又分部,部的統帥為校尉,比較小的部可以由軍司馬領,典韋為曹操宿衛親軍之時,以都尉領數百親兵,再以功升校尉,因此估計軍司馬領軍大概就是這個數),這一千人,應該是曹操轉戰多年收集的四方精銳老兵,不可能是單單從某一部分中抽調出來了。其骨幹,可能就是建安五年二月白馬之戰,那隻以不滿六百之數擊破數倍袁紹騎兵的勁旅。按時間推算或者呂布的舊部會有一些,但主要是從此前曹仁長期統帥的騎兵中選拔最合理。
引用:
網上看見整理的曹魏軍武將升職表,不同於一般東漢軍制。
伍長—什長—都伯—百人將—牙門將、騎督、部曲督等—別部司馬(軍司馬)—都尉(騎都尉)—校尉(但五校幾乎成清貴武職,偏文)—中郎將(五官、左、右、虎賁中郎將類同五校)—裨將軍—偏將軍—雜號將軍(裨將軍、偏將軍應該就是雜號將軍之末,但與其它兩字將軍地位有別)—四征、四鎮、前後左右將軍—衛將軍—驃騎、車騎將軍—大將軍
但是建安十六年關中大戰之後,虎豹騎由曹休指揮,上一級便到了騎都尉。由曹真指揮,不但能獨立作戰(討靈丘賊),而且因戰功直升偏將軍,這當然有曹氏宗親特意提拔的味道,也說明虎、豹騎人數也大為擴張。不過此時的虎、豹騎,不可能再是成立之初的那隻集天下精銳,甚至從百人將當中補充的了。

戰功


三國騎兵其實主要是輔助兵種,少有用來衝鋒陷陣。呂布為袁紹攻打張燕親自衝鋒陷陣,實際應該肉痛的很。他手下高順帶領的陷陣營七百甲士作為先鋒精銳,卻是步兵。樂進以步兵烏巢斬淳于瓊,南皮之戰先登斬嚴敬,全是攻堅硬戰,危險大,積功也快,表現自然搶眼。
虎豹騎在成立之初並無大的表現。建安十年南皮之戰是圍攻戰,先鋒為樂進。袁譚敗走被虎豹騎追斬。
而後北征三郡,先鋒為張遼,功第一,大破敵軍后虎豹騎追獲烏桓單於。期間對比曹魏名將,增岜易封甚多,曹純此時雖然積功為三百戶亭侯,卻沒多少英勇戰績的表現。聯想起此後曹氏子弟三級跳一樣的升遷經歷,只能說此時的虎、豹騎並沒有多少惡戰。
長阪追擊劉備,曹純參與其中,但是精騎五千,是曹操親自指揮的,曹純此時跟隨其中。五千騎應該是全部曹操親軍騎兵的數量,或者此時的虎豹騎尚沒有五千之數。但是關西大戰,曹操縱虎騎夾擊關西兵。時曹操炫耀過精騎五千人,或者以此說此時虎豹騎已經有5000人。但5000騎似乎不應該以曹休騎都尉或以下官職就可以領,存疑。官渡之戰,領五六千騎的文丑至少是將軍以上的官位了(職位不應該低於張郃,中郎將)。

結論


綜合以上,猜測虎、豹騎為曹操直屬騎兵當中的騎兵宿衛,到關中大戰為止尚隨曹操出生入死,但是此後性質主要對內衛戍而非對外征伐,所以所用皆親隨子弟,戰功也不多見,更不會作為作戰主要力量消耗使用(關中大戰這種力量接近的死戰除外)。最初人數為千餘,其人數到曹休時應該還不到二千,曹真時或者有數千之眾。這是根據官職升遷推測。最後,它應該併入魏的中軍和禁軍。其存在時間應該在建安五年後到建安二十一年,可能不到十五年。
——轉自《龍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