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3條詞條名為板橋村的結果 展開

板橋村

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晉庄鎮下轄村

板橋村隸屬於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位於保定市高陽縣、安新縣清苑縣三縣交界處,臨省道津保公路(南線)高保路段。西鄰清苑縣前、后鋪村,安新縣楊橋村;北臨唐河河道,東臨安新縣艱庄村、謝庄村;東南臨高陽縣南板(南板橋)村;南鄰高陽縣三岔口村。

傳古時有河流經過,有橋樹碑雲,登石望月鐵板橋,故名板橋。安州八景之一,今已不存。

歷史沿革


板橋村[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晉庄鄉板橋村]
板橋村[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晉庄鄉板橋村]
板橋村[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晉庄鄉板橋村]
板橋村[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晉庄鄉板橋村]
洪武元年(1368年)
洪武七年(1374年)是年,改安州為安縣,高陽直屬保定府。
洪武八年(1375年)
一月,省高陽縣併入蠡縣。
洪武十三年(1380年)
十一月,復高陽縣建制,仍屬保定府安州。
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板橋村,唐代建村,該村原有一板橋碑,刻有“登石望月鐵板橋”字樣,故名板橋村。
清朝時期徠板橋為鎮,外埠來的官員的馬隊人員都是安排在板橋鎮休整。
民國時期板橋為鄉,包含四十八個村。后因晉庄出了一個大官,就把板橋鄉的級別下降變成了村級,晉庄村變成了晉庄鄉。其實按地理位置與人口規模,晉庄是比不上板橋的。
所以從清朝、民國,一直到新中國成立,板橋一直在走下坡路。

社會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板橋村現有人口約3000餘人(據最新人口估計)。板橋村擁有集體土地6600多畝(據80年代統計資料),板橋村居民主要以農業、運輸、建築、紡織為經濟來源。居民生活水平普遍達到小康水平以上。

地理環境


板橋村地處冀中平原中部,交通便利,省道津保公路(南線)高保路段沿村邊穿過,西有京廣客專、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南有保滄高速,東有大廣高速。西距保定市區25公里,東距高陽縣城10公里,東北距華北明珠白洋淀20公里左右。

代表人物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
是年,原禮部尚書李彥名(一說李原名)致仕歸鄉,居今高陽縣板橋村,去世后亦葬於此。
李彥名 字資善。安州(今安新縣安州)人。洪武中舉,通經。儒士試禮部尚書,詔定歴代帝王名臣從祀之典,明養老之禮,嚴衣飾之禁,彥名考據精宻,多見施行。后以年老致仕。
正統十四年(1449)
八月, 護衛將軍樊忠(高陽板橋村人)隨駕至大同,發生“土木之變”。樊忠見情勢危急,以所持金瓜捶殺宦官王振后,護駕突圍,精疲力盡戰死於陣前。
上述內容引自高陽縣古今大事記
樊忠(1400-1449)陝西人氏?,明朝世襲將官,天生神力,勇武過人,因耍一手好錘,在英宗駕前擔任護衛。因與宦官王振不和而憤怒擊殺王振,出現在部分歷史教科書中。
土木堡之變中,權傾一時的司禮監王振不顧百官反對而挾持明英宗出征瓦剌。征途中,王振為私人利益而置三軍安危於不顧,屢做錯誤決策,致使20萬明軍陷入絕境,20萬大軍全軍覆沒(官方號稱為50萬)。當時,明英宗身邊的護衛將軍樊忠義憤填膺,喝道:“王振老賊,是你這奸佞誤國葬送我大明50萬將士,汝罪惡滔天,饒你不得,吾為天下誅此賊!”說罷舉錘擊斃王振,一時大快人心。後為掩護英宗撤退被亂箭射死,年僅49歲。

相關資料


板橋村的田家墳
河北高陽縣板橋村的田家墳遺址位於高保路板橋村北面,佔地20餘畝,抗戰時期,日寇修築公路覆蓋一部分,文化大革命被毀。
據老人講,田家墳建得相當宏偉,石人、石馬、王八馱石碑,在20年代,那時還保存完好,是村裡孩子捉迷藏的地方,後來村中文人辨別碑文,很難看懂(也有說法王八馱石碑上的碑文大字是:奉誥爾命。小字已不記得)。
據94歲劉登州老人講,文化大革命期間,有的被就地深埋,有的被挪作它用,破開墳墓,也一無所獲,至於年代亦無法考證,有說是宋朝,有說是明朝的,但是,眾說一詞的是此墳主人曾當過御史(也有說法此墳為明朝右都督田禮之墓。然田禮的墳墓位於田蒿村東五里,大庄村南、段庄村北各一里。也有人認為此為其陪墳。不知田家與大莊田家有無關係)。
90年代末,部隊挖電纜溝時,曾打開一個洞口,據當時施工的解放軍同志講,裡面的棺材和新的一樣,描龍畫風,瞬間化為朽木,后才通知高陽文物局考察。打開墳墓裡面是三人合葬,兩女一男,沒有隨葬品,墳墓的結構是下面長四方形,上面使用一種特殊的灰質起懸,比現代用得灰堅硬,體積很輕,據說,墓室密不透風。特別乾燥。(也有說法說挖出一塊玉佩,並無屍骨)
當時,圍觀數千人,根據文物局的工作人員介紹,按照墓葬的風格推算像宋代的墓,而不是主墓,相傳,田家墳有好幾處,區域跨越很大。
板橋有姓田的後人,沒有家譜的記載,據村民李大雨口述,田家後人有可能是看守墳墓的護衛及將領。墳地建築面積之大,雖然埋葬人很少,且沒有陪葬品,但是,僅地面上各種石器、擺設,絕不是一般百姓所有。
至於是那種結果,當時的田御史為朝廷做過什麼豐功偉績,是否與板橋的歷史有什麼聯繫,依然是個謎。千年古板橋到底蘊含了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也許,不久的將來,會揭開神秘的面紗,讓歷史還原。
整理原創李慶傑
傳說中的田家墳早已蕩然無存,當初的石碑造像也不知下落,亦無任何影像資料供人探究其神秘面紗。如果物證尚在還有揭秘真相的希望,然則真相終究成為無法揭開的謎團。在清苑縣大庄村也存在過類似規模的田家墳,據清苑縣誌記載其為明朝右都尉田禮之墓,大庄距板橋相去不遠,不知二者之間有無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