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終人散

成語

曲終人散,漢語成語,拼音是qǔ zhōng rén sàn。意思是萬事萬物都有消亡的一刻,曲子停息了,人也就都散了,或比喻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出自《省試湘靈鼓瑟》。

詞語解釋


樂曲演奏完了,聽眾也散去了。比喻盛會結束,人各散去。表現華筵之後的空虛寂寞的情緒,也具有“沒有不散的宴席”這人生哲理的意味。

詞語出處


出自唐代詩人錢起進士試,所作《省試湘靈鼓瑟》詩末二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后演繹為曲終人散。
示例:
《競渡曲》
作者:【劉禹錫】年代:【唐】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楊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
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鳴餘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一飛由來無定所。
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雲委江之湄。
彩旂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
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東注。
《仆久客錢塘有吹笛月下者同旅聞之凄然皆有歸》
作者:【李遠】年代:【宋】
柯亭之椽不復得,蘄州黃竹今尚存。
蒼崖翠壁產修干,千頃蕭索煙雲昏。
羌人眼力發天巧,長笛裁成鳳膺飽。
老龍餘響出空星,欲噴炎天作秋曉。
西湖夜寂涼風生,山頭一鉤新月明。
商聲恓悲羽聲壯,行子忽忽難為情。
時無綠珠清音激皓齒,野王臨風三弄亦已矣。
唯有愁端無古今,舉刀不斷東流水。
深閨蘭燈照空床,笛聲不如離恨長。
曲終人散一惆悵,回首江山非故鄉。
萬事浮雲過寥廓,且醉杯中琥珀薄。
君不見玉管橫吹黃鶴樓,江城五月梅花落。

用法搭配


作謂語、賓語、定語。
示例:有開始,就會有曲終人散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