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鄉

余光中創作詩歌

《還鄉》是1988年余光中創作的現代詩作品。描寫余光中對大陸深切的思鄉之情,是台灣同胞、更是全體中國人共有的思鄉曲。

作品原文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一封簡體字的來信問我
說暮春三月,江南草長
海峽的暖風已經在改向
多少白髮在風裡回頭
一頭是孤島,一頭是九州
卻有蒲公的一頭白髮,你的
要等到幾時啊才肯還鄉?
隔一道海峽的蒼茫,不見對岸
落日的方向該是來信的方向
晚霞艷艷正燒著故鄉
望海的眼神自然酸澀
何況還對著返照的夕陽?
四十年後,所有的鏡子
都不再認得我了,只怕
更加認生是西湖和太湖
更不提,多藕多菱的玄武
縱使我恍惚還認得那後土
根深藤密,那古老的後土
千胎萬胎一代代懷過
還認得出我來嗎,還認得出
久別了,這遠遊的龍孫?
——也是這樣的龍年,這龍子
在雞犬大劫的登高日
呱呱一哭墜在石頭城
還認得出嗎,這一頭霜雪與風塵
就是當年東渡的浪子?
如今正要回波而歸渡
像年年,南來北歸的羽族
無阻的紅尾伯勞和灰面騖
而那片多難多災的後土啊
忍受過多少風暴的打擊
一腳踏上去,鄉愁,真能夠解除?
只怕舊愁未解反添了新憂
四萬萬的舊愁變成了十億的新優
曾經,長江是天塹,是天譴,橫割了南北
斷腸之痛從庾信痛哭到陸遊
而今是更寬的海峽縱剖了東西
一道深藍的傷痕迸裂一百多公里
未老莫還鄉,老了,就不會斷腸?
都說是海關要開了,開向鄉關
而鄉情怯怯,只怕一下子
五千年與十萬萬,從山東半島到天山
甸甸都壓上了肩來,承受得起嗎?
四十年,久已慣於隔海的偏安
習慣了新大陸,習慣南北的卡羅萊納
甚於老大陸,唉,甚於湖北和湖南
只會淺斟低唱:君問歸期未有期
讓西窗的短燭越等越暗
悠悠的四十年,渺渺的百多里
縱使我一步就跨過大半生
跨進運河邊江南的小鎮
跨進電影里民初的院落
草長如忘,苔深似鎖,只怕是
找得回蒲扇也找不回螢火
找得回老桂也找不回清芬
而迷藏才捉了一半
那些夏夜的小遊伴呢?
怎麼一躲就躲了快四十年
究竟,是躲在哪口魚缸
哪扇門,哪座假山的後面?
握著簡體字的來信,問蒼茫的海峽
長堤的雙臂伸向未知
堤末的燈塔頂著暮色
又一艘貨櫃巨舶正在出港
一盤紅日正落向天涯

作者簡介


余光中,1928 年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親原籍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
1952年畢業於台灣大學外文系。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 LOWA )藝術碩士。先後任教台灣東吳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大學、台灣政治大學。其間兩度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國多家大學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灣政治大學西語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1985年,任台灣中山大學教授及講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時間兼任文學院院長及外文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