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熙

國家一級美術師

曾祥熙(1940年―),海南人,筆名璞石。我國著名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

人物經歷


曾祥熙
曾祥熙
1940年出生於海南瓊海;
1959年考入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曾師從關山月黎雄才、陳金章諸名師;
1964年畢業后,曾在文化館、中學任職;
1984年起在海南群眾藝術館任美術組組長、副館長、館長;
1989年任海南美協籌備組副組長;
1992年當選為海南省第一屆美協主席,並任海南畫院副院長,同年獲省政府“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和國家文化部“優秀專家”稱號;
1996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待遇,同年被選為海南省第二屆美協主席、省文聯副主席;
1997年出席第五次全國文聯代表大會;
1998年出席第五屆中國美術家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國美協理事。

人物事迹


嶺南畫派,是指廣東籍畫家組成的一個畫派。他們在中國畫的基礎上融合東洋、西洋畫法,自創一格,著重寫生,多畫中國南方風物和風光,章法、筆墨不落陳套,色彩鮮艷,學者甚眾。曾祥熙就屬於這個畫派。
1964年,師從關山月、黎雄才、陳金章等名師的曾祥熙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爾後被分配至原東方縣文化館工作。風華正茂,正想大幹一番事業的他,面臨的是當時西部市縣的落後,他的居所,是一間茅草房。
但當所有的夢想、抱負遭遇嚴酷的生存現實而失去光環時,他開始品讀了人生的沉寂與孤獨、蒼涼與離愁,選擇了堅韌面對,在東方當地耕耘畫畫。
王博斯說,正是曾祥熙到了東方之後,受他影響,不少人開始關注繪畫、學習繪畫,為當時貧瘠的藝術土壤注入了一股清泉。
上世紀70年代,曾祥熙以純正的藝術品位、紮實的筆頭功夫、平易質樸的藝術語言及敏銳的感覺力行走於畫壇,巧妙地以地域特色的景物去營造生活的真切感,使作品最大程度擺脫舞台化與概念化的羈絆與束縛,讓人們讀出了畫家對自然、山川、鄉土刻骨銘心的眷戀。之後,曾祥熙博納東西方各種藝術樣式、元素與養分,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到了90年代,曾祥熙進入了其人生、事業較為順達的階段,不少作品頻頻入選全國大型美展而引起圈裡的關注。中國美協理事、海南美協主席、海南畫院副院長、一級美術師、海南省群眾藝術館館長、文化部優秀專家、國務院特貼專家等一連串頭銜和榮譽接踵而至。

主要成就


作品《風影》、《平湖春月》、《椰頌》入選七屆、八屆、九屆全國美展,作品曾在日本、韓國、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展出。

人物評價


王博斯評價:“曾祥熙雖然是嶺南派畫家,但這幾年他的畫風融入了嶺南派畫家的大氣,有了明顯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