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價格
中國價格
中國價格,是中國政府規定的價格方面的行政原則與措施。中國經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價格——美國《商業周刊》在2004年12月報道說,“中國價格”是美國企業最害怕的字眼。“要麼削價30%,要麼丟掉生意”,這就是“中國價格”。
政策目標 逐步地合理地調整價格結構,發揮價格的調節作用,保持市場物價總水平的基本穩定,達到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目的。價格政策要有益於正確處理經濟穩定與經濟發展的關係,防止通貨膨脹;合理調整地區之間、部門之間、工農之間、企業之間、各種經濟成分之間以及國家、集體、個人之間的經濟利益關係;合理配置和節約使用社會資源,促進科技進步和產業結構與產品結構的合理調整,使社會主義經濟不斷完善和發展。
北京市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5輛從山東駛來的大卡車滿載著生薑,來進貨的零售商戶不算多,天空飄著細雨,批發商們乾脆坐進了車內。
“現在一斤生薑的批發價是一塊三,零售一塊五六。我一天能賣出2000斤左右。”零售商小紀忙著將一袋袋生薑搬到貨車上,當被問到每天的收入情況時,他無奈地搖搖頭:“這兩年姜價比較低,雖然銷量挺大,但賺不到多少錢。2010年,每斤姜能賣到10塊錢左右,雖然一天也就賣個四五百斤,但是收入要比今年多得多。”
2010年的一波姜價飆升,被網友戲稱為“姜你軍”。然而,“姜你軍”的威風已蕩然無存。特別在近期許多蔬菜價格上漲的情況下,生薑的價格持 續低迷,山東昌邑等生薑產地的報價約為0.60元至0.85元一斤,北京等地每斤生薑批發價也只有1元多。
“姜你軍”如何演變成了“被姜軍”?
“農產品價格波動,主要原因是供需變化。”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統計部負責人劉通說,“2009年,生薑價格比較低,我們市場才賣七八毛錢。所以2010年生薑種植面積減少了,再加上‘倒春寒’的影響,姜的畝產又下降,到了八九月份,新姜還沒上市,老薑又快賣完了,供小於求,價格飆升。而這之後,農民受到收入上漲的鼓舞,擴大生薑種植面積,加上年景好,大量的生薑上市直接砸低了市場價格。”
① 穩定物價與適當調整與放開價格的政策。1956年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了穩定物價的政策,同時提出對某些不合理的物價要進行必要的適當的調整。1979年經濟體制改革以來,在保持物價基本穩定的情況下,對不合理的價格體系和價格管理體制採取了調整與放開相結合的措施,使價格逐步趨向合理。
② 等價交換的原則。1956年,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中,論述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的十大關係,指出對工農業品採取等價交換或者近乎等價交換的政策。為了貫徹這個政策,商品價格要反映正常合理經營下的生產、經營成本,並包括合理的盈利。
③ 按質論價原則。即優質產品實行優價,低質產品實行低價。
④ 針對不同產品、不同再生產環節、不同地區採取各種具體的價格政策。如對農產品收購價格實行最低保護價格政策;縮小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政策;對某些供求基本平衡的工業消費品實行薄利多銷的政策;對生產領域的工業品出廠價格和農產品收購價格,流通領域的購銷差價、地區差價、批零差價、季節差價等各種經營差價和盈利,根據產業政策的需要分別掌握適中、稍寬或稍緊的價格政策;對邊遠地區、貧困地區、山區、革命老根據地和少數民族集中地區,實行各種價格優惠政策;對沿海改革開放地區,實行比內地靈活的價格管理政策等。
⑤ 在不同經濟發展時期,規定階段性的價格政策。如為了消除通貨膨脹,回籠貨幣,1961年國家對部分商品採取高價政策。
⑥ 在價格管理和價格監督檢查方面,國家根據放開與管理相結合的政策,規定有關處罰價格違法行為的具體辦法並付諸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