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鶴君

封鶴君

1916年任蒙古都護副使秘書長。 1918年任蒙古都護副使。 1930年秋,任廣西大學秘書長。

人物簡介


封鶴君(1876--1959),名祝祁,號檗庵,廣西容縣楊梅鎮石嶺村人。出生於湖北蘄州。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辛丑科舉人。1906年任湖北荊門州師範學堂國文、歷史教員。宣統元年(1909)以試用知縣分發湖北,任藩署民事科員兼存古學堂文牘。民國3年(1914年) ,任湖北通志局協修。1916年任蒙古都護副使秘書長。1918年任蒙古都護副使。在蒙古任職期間,主張漢蒙一家,維護民族團結。1920年回湖北,1922年冬任湖北宣城縣知事,半年後任湖北省公署秘書。1930年秋,任廣西大學秘書長。1932年任廣西修志局協纂。抗日戰爭初期,局務停辦,回容縣閑居。1942年後,廣西省在桂林恢復通志館,封鶴君任廣西省志編審委員會主任,后改稱通志局、通志館,先後任局長、館長。在任期間,曾與郭沫若、李濟深等聯合向桂林商賈發動抗日募捐。1946年,封鶴君兼任省文獻委員會副主任。解放后,歷任容縣人民法庭副審判長,受聘為廣西省文教廳文物館籌備委員。封鶴君著有《鶴君詩文集》2卷、《檗庵詩存》1卷。

代表作


有《苦旱行》、古風《聞捷》五章。解放后著有長詩《亞非會議紀事》;《祖國頌》絕句十章,顯示了時代精神。1959年7月在南寧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