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濁流的結果 展開

濁流

水文地質

濁流是一種含多量懸移物質的海水順海底運移的密度流。濁流中的懸移物質主要為砂、粉砂、泥質物,有時還夾帶礫石。在濁流運移過程中,對海底有侵蝕作用,久而久之形成海底峽谷。濁流停止流動產生所含懸移物質沉積形成特定的粒級層序列,成岩后稱濁積岩。

簡介


濁流
濁流
定義:濁流(turbidity current)是一種富含懸浮固體顆粒高密度水流,其密度大於周圍海水,在重力驅動下順坡向下流動。
產生原因:由懸浮沉積物擴散引起的一種含有大量泥沙,在重力作用下沿著盆地底部流動,形成的水下沉積物重力流或水下密度底流。兩種不同密度流體的密度差異,是產生濁流的根本原因。
相關介紹:在湖泊及海洋中均能產生濁流,由河流攜帶的泥沙流入湖泊或大陸架上的沉積受到強烈地震、構造運動或海嘯等因素的觸發,使大量的泥沙被攪動、掀起、呈懸浮狀態,形成巨大的濁流。一旦流動開始,濁流能夠以自懸浮運動形式維持懸浮狀態,即由於流體的擾動而引起沉積物的懸浮。在水體中形成密度差,密度差又促進流體的運動,而流體的運動又引起了沉積物懸浮,形成完全反饋迴路。要保持這種循環,就要增加流體順坡移動的重力能量,補償摩擦而損失的能量,只要坡度保持不變,濁流可作遠距離的搬運。按沉積物擴散的密度不同,高密度濁流為50~250克/升和低密度濁流為0 025~2 5克/升,擴散沉積物粒度大於0 05毫米(粉砂級)的濁流常是高密度濁流。
徠濁流是含有大量懸浮物質,因而比重大(可達水密度的兩倍左右),並以較高流速向下流動的水體。濁流中的懸浮物質是沙、粉沙、泥質物,有時還帶有礫石。濁流發源在大陸架之上或大河流的河口前緣。
出處:在《上下五千年》一書中有提到,"濁流"也有黃河的意思。
“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黃河頌》光未然
產物:海底泥石流、濁積岩(具有很大厚度的沙、泥、礫沉積,含淺水生物碎片)。沉積物與海水攪拌在一起,以19.1米的高流速向下運動,能量大、破壞力強,可將陸緣物質搬運至深海,重塑海底地貌;可沖斷海底電纜。

地質作用


●濁流的侵蝕可形成海底峽谷submarine canyon: 與大陸架、大陸坡方向相垂直並終止於陸隆的濁流通道。
●海底峽谷的前鋒是巨型扇狀沉積體稱海底沖積堆或深海扇,分佈在陸坡-陸隆交界帶。
●陸隆是濁流的終結處(由陡的陸坡變緩的陸隆處必然沉積),因此認為陸隆是濁流沉積形成的;陸隆上的濁流沉積體為向洋變薄的楔狀體(可用來判別海陸位置極性)。
●更細的物質可漂至深海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