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農業發展基金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IFAD),簡稱農發基金,是聯合國系統專門向發展中成員國提供糧食和農業發展貸款的金融機構。根據1974年11月在羅馬召開的世界糧食會議於1976年籌建,1978年1月正式開始業務活動。
農發基金有成員國173個。總部設在義大利羅馬。其宗旨是籌集資金,以優惠條件提供給發展中的成員國,用於發展糧食生產,改善人民營養水平,逐步消除農村貧困。
七十年代初,世界不少地區農業欠收,出現“糧食危機”。在發展中國家的積極推動下,聯合國於1974年11月在羅馬召開世界糧食會議,決定建立國際農業發展基金(簡稱“農發基金”),以便為發展中國家的農業開發,尤其是糧食生產提供資金,屬聯合國專門機構。1977年11月13日,《關於建立國際農業發展基金的協議》正式生效。農發基金於1977年12月成立,並從1978年1月1日起開始其業務活動,現已發展成為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的三大機構之一。
1995年11月,飢餓和貧困會議(布魯塞爾,比利時)。
1998年1月,農發基金20周年慶祝活動在義大利羅馬舉行。
2000年11月,農發基金研討會參與一個面向項目的邏輯框架方法周期。參與者:農發基金董事、國家投資組合經理、區域經濟學家和評價人員、項目經理或機電人員,代表機構合作,雙邊、多邊和非政府組織,行動研究學者和從業。全體會議的全體會議概述不同的項目管理方法。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 IFAD)通過籌集資金,以優惠條件提供給發展中的成員國,用於發展糧食生產,改善人民營養水平,逐步消除農村貧困,促進農業範圍內南北合作與南南合作。
農發基金總裁:Kanayo F. Nwanze(奈及利亞人)
IFAD的組織機構包括:理事大會、執行董事大會和管理機構。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
IFAD理事大會由全體成員國組成,為IFAD的最高權力機構。每一成員國各派一名理事和一名副理事;理事有投票權,副理事只有在理事缺席時才有投票權。理事大會每年召開一屆年會,審議上年度工作報告、下年度工作計劃和預算,決定補充捐資、選舉新總裁、修訂貸款政策和貸款條件等重大事宜。
2、執行董事會
執行董事會是IFAD中僅次於理事會的重要議事與決策機構。負責重大政策制定,以及對貸贈款項目、財務報告、預算和項目投資計劃等重大事項的審批和審議,由18個執董和18個副執董組成,每屆任期三年。其中A組的執董和副執董席位各8個,B組各4個,C組各6個。中國所在的C2小組有執董和副執董席位各2個。
3、管理機構
管理機構由總裁辦公室、首席顧問辦公室(法律事務部)、審計監察辦公室、秘書處、道德辦公室、合作與融資事務部、財務運行部、機關服務部、戰略與知識管理部、項目管理部等部門組成。另有獨立於管理層,直接向執行董事會負責的獨立評估辦公室。
管理委員會是農發基金的最高決策權。每個成員國代表管理委員會的州長,交替州長和其他指定的顧問。執行委員會負責監督農發基金的一般操作和審批的項目工作。執行董事會成員由理事會決定,分佈如下:八個成員和八個候補委員(主要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B:列表四個成員和四個候補委員(主要是石油輸出國組織國家);和列表C:六名成員和六名候補委員;兩三個地區不同列表中的每個C成員國(發展中國家)。
截止2013年03月,IFAD總部有正式職員567人,其中總裁1人、助理副總裁級4人、D級(Director)職員25人、P級(Professional)職員306人、G級(General Service)職員231人。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
312個專業和更高級別的職位,226個通用服務崗位,專業職位排除總統和副總統的位置。
在專業和更高的類別,員工是82個會員國的公民,反映農發基金多樣化的成員和任人唯賢的招聘。專業類別中,有43%的員工是女性,而在一般的服務,女性代表81%的範疇。總的來說,女性占農發基金的59%的員工。
在其副專業人員、特殊項目官員計劃,組織受益於27日的服務專業人士從十捐助國:比利時、丹麥、芬蘭、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挪威、瑞典和韓國。實習計劃,農發基金已經接受了來自25個國家的69名實習生:阿爾及利亞、奧地利、比利時、巴西、喀麥隆、加拿大、芬蘭、法國、德國、迦納、義大利、科威特、馬里、馬爾他、尼日、挪威、巴基斯坦、盧安達、南非、西班牙、英國、美國、委內瑞拉、尚比亞和辛巴威。在增強實習計劃,農發基金接受4實習生來自4個國家:巴基斯坦、法國、肯亞和南非。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成員國分為三類: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中的發達國家;石油輸出國組織的發展中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資金來源主要靠第一、二類國家按比例認捐,第三類成員自願認捐。
截止1997年2月,有成員161個。第一類國家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加拿大、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希臘、愛爾蘭、義大利、日本、盧森堡、荷蘭、紐西蘭、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國和美國。第二類國家為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阿爾及利亞、加彭、印度尼西亞、伊朗、科威特、利比亞、奈及利亞、卡達、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和委內瑞拉。第三類國家是其他發展中國家。
截至2012年10月24日,在IFAD共有168個成員國,其中A組(經合組織)成員國23個,B組(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12個,C組(發展中國家)成員國133個。在C組成員國中,又細分為C1組(非洲地區國家)成員國50個,C2組(歐洲及亞太地區國家)成員國51個,C3組(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區國家)成員國32個。
中國於1980年1月加入該機構。
截至2014年9月,共有173個成員國(如下)。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成員國 | |||||||
---|---|---|---|---|---|---|---|
分組 | 成員國 | ||||||
A組 | 奧地利 | 比利時 | 加拿大 | 丹麥 | 愛沙尼亞 | 芬蘭 | 法國 |
德國 | 希臘 | 匈牙利 | 冰島 | 印度尼西亞 | 伊拉克 | 愛爾蘭 | |
義大利 | 日本 | 盧森堡 | 荷蘭 | 紐西蘭 | 奈及利亞 | 挪威 | |
葡萄牙 | 西班牙 | 瑞典 | 瑞士 | 英國 | 美國 | ||
B組 | 阿爾及利亞 | 加彭 | 伊朗 | 科威特 | 卡達 | 沙烏地阿拉伯 |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
委內瑞拉 | |||||||
C1 | 安哥拉 | 貝南 | 布吉納法索 | 蒲隆地 | 喀麥隆 | 維德角 | 中非共和國 |
查德 | 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 | 葛摩 | 象牙海岸 | 剛果民主共和國 | 吉布地 | 馬達加斯加 | |
赤道幾內亞 | 厄利垂亞 | 衣索比亞 | 甘比亞 | 迦納 | 幾內亞 | 幾內亞比索 | |
肯亞 | 賴索托 | 賴比瑞亞 | 利比亞 | 埃及 | 馬拉維 | 馬里 | |
茅利塔尼亞 | 模里西斯 | 摩洛哥 | 莫三比克 | 納米比亞 | 尼日 | 盧安達 | |
聖多美 | 普林西比 | 塞內加爾 | 塞席爾 | 獅子山 | 索馬利亞 | 南非 | |
南蘇丹 | 蘇丹 | 史瓦濟蘭 | 剛果 | 多哥 | 突尼西亞 | 烏干達 | |
尚比亞 | 辛巴威 | ||||||
C2 | 阿富汗 | 阿爾巴尼亞 | 亞美尼亞 | 亞塞拜然 | 孟加拉國 | 不丹 | 波斯尼亞 |
黑塞哥維那 | 烏茲別克 | 吉爾吉斯斯坦 | 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 | 巴布亞紐幾內亞 | 摩爾多瓦共和國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 |
斐濟 | 喬治亞 | 印度 | 以色列 | 喬丹 | 哈薩克 | 吉里巴斯 | |
柬埔寨 | 中國 | 黎巴嫩 | 馬來西亞 | 馬爾地夫 | 馬爾他 | 馬紹爾群島 | |
蒙古 | 緬甸 | 諾魯 | 尼泊爾 | 紐埃島 | 阿曼 | 巴基斯坦 | |
庫克群島 | 菲律賓 | 韓國 | 克羅埃西亞 | 羅馬尼亞 | 薩摩亞 | 索羅門群島 | |
斯里蘭卡 | 敘利亞 | 塔吉克 | 泰國 | 東帝汶 | 湯加 | 土耳其 | |
吐瓦魯 | 波札那 | 萬那杜 | 越南 | 葉門 | |||
C3 | 安提瓜 | 巴布達 | 阿根廷 | 巴哈馬群島 | 巴貝多 | 貝里斯 | 玻利維亞 |
巴西 | 智利 | 哥倫比亞 | 哥斯大黎加 | 古巴 | 塞普勒斯 | 多米尼加 | |
多明尼加 | 厄瓜多 | 薩爾瓦多 | 格瑞那達 | 瓜地馬拉 | 蓋亞那 | 海地 | |
宏都拉斯 | 牙買加 | 墨西哥 | 尼加拉瓜 | 巴拿馬 | 巴拉圭 | 秘魯 | |
聖基茨 | 尼維斯 | 聖·露西亞 | 聖文森特 | 格林納丁斯 | 蘇利南 | 特立尼達 | |
多巴哥 | 烏拉圭 |
農發基金是為發展中國家的扶貧和農業開發提供資金服務的一個國際金融機構。截至2013年底,農發基金累計向發展中國家貧困地區投資約157億美元。
在增加糧食生產方面,有短期項目、長期項目和政策支持項目。①短期項目主要是通過改良土地、改進排灌、改良品種、改進農作制度和管理水平來提高作物產量。②長期項目主要是通過興修水利、墾荒和移民等手段改善和提高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③政策支持項目主要是協助政府解決在土地、物價、信貸、市場、補貼等農業政策投資方面的資金需求。
在消除貧困方面,農發基金主要強調貸款項目要直接用於經濟條件差的個體農戶和鄉村婦女,而不能用於國營企業或為私人資本贏利。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在巴西
農發基金主要為發展中國家的扶貧和農業開發提供優惠資金支持,幫助各國改善糧食安全狀況,促進實現千年發展目標。1978年至2011年底,農發基金累計向發展中國家貧困地區投資129.45億美元,支持892個項目,惠及3.3億農村貧困人口。
贈款用於技術援助,不超過年度工作計劃的7.5%。貸款分為三類,即∶
高度優惠貸款,每年收取0.75%的服務費(1994年以前收取1%),貸款期40年(1994年以前為50年),含寬限期10年。凡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不超過805美元的國家均可使用此類貸款;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在海地
普通貸款,年利率相當於其它國際金融機構浮動利率的100%(現為7.07%),貸款期15-18年,含寬限期3年,適用於人均國民生產總值1306美元以上的發展中國家。
貸款項目涉及農業開發、鄉村發展、信貸、灌溉、畜牧、漁業、移民定居、農產品儲存、加工和銷售、科研推廣培訓等九個領域,同時強調對農村貧困婦女進行扶持。
通過低息貸款和贈款,農發基金與政府合作開發和財務規劃和項目,使農村窮人克服貧困。自1978年開業以來,農發基金投入了149億美元954年項目和計劃,已達到約4.3億貧窮的農村人。
在受援國政府和其他融資來源,包括項目參與者,貢獻了130億美元,和多邊、雙邊和其它捐助機構提供的約100億美元共同投資。這是一個總投資約230億美元。
農發基金解決貧困不僅作為一個銀行,也作為一個倡導農村貧困人口。其多邊基礎提供了一種自然的全球平台,討論重要的政策問題,影響農村貧困人口的生活,和關注農村發展的核心作用滿足千禧年發展目標。
2013年,國際農業發展基金(FIDA)駐蒲隆地新任代表Hamed Haidara向媒體表示,國際農業發展基金將向蒲隆地提供更多支持,金額由過去的1.5億美元,增加到3億美元。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在蒲隆地有4大項目,主要涉及畜牧業、農業等領域的重建以及農村年輕人就業。
1989年10月27日,農發基金確定的對華貸款策略包括以下八點: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
3.特別注意加強農戶組織和其它形式組織的參與,
4.鼓勵使用新型適用技術,
5.鼓勵機構創新以幫助邊遠貧困農戶獲得生產投入物、信貸和支持服務,
6.支持市場銷售以提高貧困農戶的現金收入,
7.向由受益對象自己管理的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提供資助,
8.強調經營多樣化,以糾正過去只側重糧食生產的做法。
根據農發基金在世界各地執行項目的經驗和教訓,又增加如下八點∶
9.確定受益對象方法的可行性,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在海地
11.重視糧食安全和溫飽問題,
12.根據項目活動規定貸款限額,
13.借貸機構和村委會應得到加強,以幫助貸款的發放和有效運用,
14.在連片種植試驗能更好地利用土地和水資源的基礎上,鼓勵連片開發,
15.支持推廣、技能培訓和當地機構的發展,
16.項目區應適當縮小,以便更有效地確定受益對象和利於項目實施。
中國1980年正式加入農發基金,一直與其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1996年以來,中國一直擔任農發基金執董(2005年任副執董)。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在中國
隨著業務的發展,雙方的高層官員互訪也日趨頻繁。農發基金的前三任總裁:阿爾蘇丹、蘇德里、雅澤利都曾先後訪華,並會見了中國領導人;中國家領導人訪問義大利時,也都會見了當時在任的總裁等高層官員,為促進雙方的友好合作做了大量工作。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在中國
作為第III類成員國,中國在與農發基金合作早期時間內曾交替使用過高度優惠貸款和中度優惠貸款。自1987年以後,農發基金一直向中國提供高度優惠貸款。到1990為止,農發基金共向中國提供了16筆優惠貸款,協議貸款額4億美元。農發基金貸款項目覆蓋了中國的17個省(市、自治區)的150個貧困縣(市),約有900萬貧困農民直接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