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溪鎮

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下轄鎮

公溪鎮,隸屬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地處樂安縣境東北部,東部和北部與崇仁縣相連,南部和湖溪鄉接壤,西部與山碭鎮毗鄰,轄區面積145.5平方千米。2018年末,公溪鎮戶籍人口有2.47萬。截至2019年10月,公溪鎮轄2個社區及10個行政村。

2018年末,公溪鎮工業企業共14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共6家。

歷史沿革


南北朝梁普通三年(522年),為巴山郡治,后擴為高州;隋開皇九年(589年),屬崇仁縣天授鄉;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年),樂安建縣時划入樂安縣管轄;清同治年間,屬天授鄉二十九都;民國時期,為第五區公溪鄉。
1949年,成立公溪鎮人民政府;1958年,改為公溪公社;1960年11月至1962年,劃為撫州地區縣級直轄鎮;1963年2月,划回樂安縣管轄,恢復公社建制;1966年後,改稱公溪鎮。
公溪鎮
公溪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公溪鎮地處樂安縣境東北部,位於東經115°51′—115°58′,北緯27°32′—27°42′之間,東、北與崇仁縣相連,南部和湖溪鄉接壤,西部與山碭鎮毗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0千米,總面積145.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公溪鎮境內自東南向西北傾斜,屬半丘陵山區地帶,最高點位於南部的樂家村,海拔962米,最低點為北邊的公溪河橋頭,海拔僅70米,為樂安縣最低點。

氣候特徵

公溪鎮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7.9℃,1月份最低氣溫—9.8℃,7月份最高氣溫41.2℃,年無霜期264天(3月中旬至11月中旬)。

水文

公溪水從西南向東北貫穿境內,河流長40千米,流入崇仁縣。流域面積623平方千米。轄區內河水凈流量5.9億立方米,河網密度0.41千米/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2012年末,公溪鎮耕地面積1.91萬畝,山林面積12.22萬畝。

礦產資源

公溪鎮境內已探明的鈾礦,儲量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建立了全國最大的鈾礦開採基地。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公溪鎮轄公溪社區和荷陂、公溪、蓮塘、楊家、丁壠、樂家、陳家、蕪頭、武家、新居10個行政村;下設2個居民小組和121個村民小組。鎮人民政府駐地公溪村古城。
截至2019年10月,公溪鎮轄2個社區及10個行政村:公溪社區、蓮塘社區、公溪村、荷陂村、新居村、武家村、陳家村、蓮塘村、蕪頭村、楊家村、丁壠村、樂家村。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公溪鎮轄區總人口2.92萬,其中全鎮常住人口1.82萬;流動人口1.1萬;總人口中,男1.56萬,佔53.5%,女1.35萬,佔46.5%,18歲以下6171,佔21.1%,18—60歲1.81萬,佔62%,60歲以上4943人,佔16.9%,2011年人口出生率12.84‰,死亡率4.62%,人口自然增長率佔8.22‰。 
2017年末,公溪鎮有常住人口2.02萬。 
2018年末,公溪鎮戶籍人口有2.47萬。

經濟


近年來,公溪鎮依託資源、區位優勢,以打響“五大戰役”、建設“五個樂安”工作為主線,堅持“工業立鎮、農業穩鎮、城建塑鎮”的發展思路,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做大做強公溪工業園區,大力招商引資,發展工業項目,同時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升級,促進了財政增長和農民增收。2011年,全鎮完成地區工農業生產總值1.18億元,其中工業生產總值8431萬元;完成地方財政總體完成1856.2萬元,同比增長46%;稅收收入1154.3萬元,占財政收入比重的62%,其中國稅163萬元,地稅991.3萬元;人均純收入為2904元,同比增長13%。
全鎮共有各類招商引資企業10多家,個體工商戶近400家,2012年全鎮財政收入達2051萬元,同比增長10.5%。

工業

通過強化“抓招商就是抓發展,抓招工就是抓產業”的理念,公溪鎮黨委、政府進一步加大了招商引資和招工用工力度。一是大力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本著築“金巢”引“金鳳”的理念,加快了公溪大道工業園區B、C標段等一批項目的建設,同時也加緊了園區擴建征地工作,公溪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更趨完善、園區發展更具規模;二是大力扶持優質企業發展。全力扶優、幫助聚才鞋業、耀峰玻纖等重點企業發展壯大,重點加大了對聚才鞋業、聚才紡織的招工力度;三是大力迎頭吸納沿海企業。通過以商招商,聚才紡織廠正式投產,潤滑劑廠、火力發電廠等一批項目相繼簽約開工建設。目前形成了以化工、紡織鞋服、建材為主的工業產業體系,2011年末工業總值8431萬元。

農業

我們堅持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現代科技改造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一是加大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鎮黨委、政府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全鎮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截止2011年底共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5座,另有保豐、青年兩座小(二)型水庫除險加固,總投資230萬元以上,工程已相繼完工;維修陂壩2000餘米;冬修水利工程20處,完成土石方1.5萬立方。二是盤活農村閑置林地,重點發展油茶產業。我鎮已將油茶產業發展作為一項長期的農業產業化工作來重點抓。現在,我們已逐步落實了1000畝流轉面積的落實工作,村級集體油茶林建設率先在蓮塘、蕪頭得到落實,群眾自發種植油茶積極性被大大調動起來;三是充分挖潛傳統優勢,加快公溪大棚蔬菜、吊瓜、蠶桑等基地建設。通過積極引導、政策扶持、科技培訓等一系列舉措,加快發展了以經濟作物種植基地建設,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加快了農村經濟發展步伐。2011年底,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2952畝,經濟作物播種面積3088畝,其中薯類播種400畝,油料作物700畝,花生480畝,甘蔗208畝,大豆產量10噸,蔬菜類產量(含菜用瓜)1600噸;四是落實各項補貼政策,加快農業主產品規模化經營。通過加大落實對種糧大戶、養豬大戶的政策補貼,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現有百畝以上糧食種植大戶6戶,出欄生豬百頭以上養殖場1家,2011年末,實現糧食總產量1.3974萬噸,豬肉510噸,牛肉65噸,禽肉531噸,禽蛋90噸;五是推進新農村建設。2011年在各級領導的大力關心和支持下,在縣新村辦的指導幫助下,我們全面完成了4個新農村建設點的“六改四普及”工作,改路7.8公里,拆舊4000㎡,外牆粉刷6000㎡,改水124戶,改廁122戶,全面完成了上級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並被縣委縣政府授予2011年度“新農村建設先進鄉鎮”榮譽稱號。

商業

公溪歷來有重商風習,特別是在上世紀60—90年代,商貿活動範圍一度擴大至四鄰崇、豐、樂三縣、市,源源不絕的工業產品、農業產品及手工產品等依託三縣、市交界的區位優勢和便利的鐵、公路運輸網路向外集散,商業氛圍之盛,數十年間冠絕樂安、比肩撫州,一直是樂安鄉鎮中的“領頭羊”,對樂安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但隨著市場經濟競爭大潮的湧進,我鎮進一步發展遇到了瓶頸,發展步伐逐步落後於兄弟鄉鎮。我鎮黨委經過深入分析當前形勢,大手筆謀篇布局,自2009年起,強力推動工業化建設,大力推進示範鎮建設,開啟了我鎮經濟社會發展飛躍提升之門。2011年,隨著新一屆鎮黨委、政府和村兩委的到位,鎮黨委以換屆為契機,注力強化鎮、村組織建設,以黨建促推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我鎮前承歷史基礎,特別是堅持“工業立鎮”這一定位,繼續以工業化建設和示範鎮建設引領全鎮經濟社會全面進步。東風激氣,戰鼓回蕩,萬民齊振,再創“香港”(公溪鎮曾有“小香港”之美譽)!截止2011年末,有古城、蓮塘集貿市場2個,個體工商戶168戶,創稅420萬元。

文化


明朝鄭氏從福建遷此建居,因水陸交通方便,開店經商者甚多,遂成街市,稱為公溪街。鎮政府以駐地命名。
贛語為公溪鎮當地方言。

交通


公溪鎮境內有省道撫八線邊緣穿過,鎮中心西距昌寧高速公路15千米、南距撫吉高速15千米、東距京福高速公路30千米。全鎮10個村委會全部已修通水泥路。
2011年末,公溪鎮形成由撫八線公路、向樂線鐵路為主的外聯線路和以集鎮中心向轄區各村輻射的村級公路網為主的內聯線路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鎮區設客運站1處,縣域內日發客運汽車30輛;長途客車隔日開往廣東、福建、浙江、上海;鐵路客運江邊村站位於本鎮荷陂村江邊村,於1966年1月開始通車,每日一班發往南昌;另有往返於火車站至集鎮中心和羅家圩路口至集鎮中心的計程車39輛。2011年客運總量50.8萬人次,貨運總量45.2萬噸。

社會


教育

公溪鎮
公溪鎮
2011年末,公溪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226人,專任教師6人,完全小學1所,村級不完全小學10所,在校生2016人,教師7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60人,專任教師89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017.6萬元,比2010年增長16.7%。

體育

2011年末,公溪鎮有各類體育場5個,其中學校體育場3個,村體育場2個,旱冰場1處。農村方面,21.5%的村小組安裝了健身器材,參加鍛煉的人達到42%;鎮區方面,有鎮中心廣場1個,721礦社區廣場和運動俱樂部各1個,參加鍛煉的人達到64.2%。

醫療衛生

2011年,公溪鎮新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16130人,參保率98%。
2011年末,公溪鎮有醫療機構1個,門診部(所)21個,有床位100張,專業衛生人員96名,其中執業醫師34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55人。

社會保障

2011年,公溪鎮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人數7460人,農村養老保險覆蓋率達到82%以上,促進了應保盡保。
2011年,公溪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47戶,378人,支出94萬元,人均支出2486.77元/人.年;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91戶,人數681人,支出保障金額73.5萬元,人均支出1079.3元/人.年。大病醫療救助36人次,支出13.6萬元,比2010年基本持平。
2011年,公溪鎮完成了公溪養老院擴建工作,進一步提升養老院集中供養的管理和服務水平。擴建后的公溪敬老院,床位60張,集中供養農村五保人員30人。

城鎮建設

公溪鎮政府所在地街區2009年開始小城鎮建設,根據公溪鎮總體規劃(2009——2020年)的要求,按照古城建成區“東拓、西連、南環、北改”(即東面拓展茶子山片區,西面延伸開發公溪大道與工業園區連接,南面環古城、為里村小組,北面升級改造畫眉山村小組、四中腳下)的總體思路,城鎮框架規劃面積從3.2平方千米拉大到5.8平方千米。
2011年末,公溪鎮集鎮有各類門店210餘家,網吧、醫院、銀行、郵政所、信用社、學校、藥店、移動、聯通電話收費和餐飲、供電、供水、衛星電視接收等設施一應俱全,200平米以上百貨超市5家,家電專賣店5家,傢具製造、銷售店4家,鎮區的7家中高檔飯店及10餘個小型餐館可同時接待1500餘人就餐,6家賓館、飯店可同時供400餘人住宿。
2012年末,公溪鎮集鎮人口1.2萬人,建城區面積2.7平方千米。
2017年末,公溪鎮城鎮建成區2945公頃。

獲得榮譽


2010年,公溪鎮被評為“江西省百強鄉鎮”。
2011年,公溪鎮被撫州市委市政府評為“撫州市小城鎮建設示範鎮”。
2012年,公溪鎮被評為“撫州市創先爭優先進鎮黨委”、“撫州市信訪工作先進單位”、“江西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先進集體”、“撫州市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