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紫荊

豆科紫荊屬植物

湖北紫荊是豆科,紫荊屬喬木,高6—16米,胸徑30厘米;莖皮及小枝灰黑色,具皮孔。葉寬卵形或近圓形,長5.5—13.5厘米,寬5.2—13厘米,先端銳尖或鈍,基部心形或近心形,葉面綠色,無毛,背面淡綠色或淡的銹綠色,基部脈腋間簇生柔毛,脈5—7條;葉柄長2—4.5厘米,無毛。

基本信息


所屬卷:Cercis L.
所屬科:Caesalpiniaceae nom. conserv.
其它中文名:籮筐樹(湖北、四川)、雲南紫荊(豆科圖說)、馬藤(圖考)、石鮮、石癬(滇南本草)。
文獻來源:Cercis glabra Pamp. (1910);陳嶸(1937);C.F.Wei.(1983);中國植物志(1988).

描述


喬木,高6—16米,胸徑約30厘米;總狀花序較短,總軸長0.5—1厘米,花8—24朵;花梗長9—22毫米,無毛;花粉紅至深紅色,下垂,先葉開放或與葉同時開放;花萼長4毫米,寬6毫米,5裂,裂片先端圓,具緣毛;旗瓣長15毫米,寬1毫米,翼瓣長11毫米,寬5毫米,龍骨瓣長12毫米,寬7毫米,先端圓,基部近耳形;雄蕊離生,無毛;子房線形,長約14毫米,無毛。莢果長圓形,扁平,長9—14厘米,寬1.2—1.5厘米,兩端狹,紫紅色,翅寬約2毫米。種子1—8粒,近圓形,扁平,長6—7毫米,寬5—6毫米。花期3—4月,果期9—11月。

分佈及生境


產雲南中部至西北部(昆明、麗江)等地;生於海拔600—1 900米山坡疏林或密林中、山谷或岩石隙。河南西部、湖北西至西北部、陝西西南至東南、四川東北至東南部、貴州、廣西北部、廣東北部及湖南、浙江、安徽等省區均有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