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簋

產自西周時期的青銅器

頌簋,西周時期的青銅器。高30.1厘米、口徑24.2厘米。斂口,鼓腹,圈足下另有三小足;口上有高隆蓋,蓋與器母子合口,蓋頂有圈狀捉手;腹部兩側有獸首半環耳並垂珥。在裝飾上,頌簋的器口和蓋沿各飾一周獸目交連紋(或稱竊曲紋),中間像眼,兩側各連接一回勾狀曲線。這種紋飾是從動物形象,確切地說是從一種捲曲的龍紋變化而來的,主要流行於西周中晚期,也是當時青銅器上的主要紋飾之一。腹部和蓋面,裝飾著數道平行的凹槽狀紋飾,稱橫條溝紋,因像老式房子上的瓦溝,所以也稱瓦棱紋、瓦紋,這種紋飾,在西周後期至春秋時期非常盛行。頌簋蓋頂的捉手內,飾團龍紋,圈足飾垂鱗紋。

文物簡介


頌簋
頌簋
西周後期盛食器。隆蓋,頂有圈形把手。圓腹,圈足,下附三獸足。腹部兩側有一對獸首耳。口沿上下各飾竊曲紋一周,蓋與腹均飾橫條脊紋,圈足飾重環紋。形制莊重。蓋器同銘,各鑄十五行一百五十二字,銘文大意為:周王冊命頌掌管成周貯(匿)甘家,監督新造,積貯貨物,以為宮御之用。周王賞賜頌玄衣、省純、赤市、朱黃、攸勒等物品。頌接受命冊,退出中廷,然後再回返,向周王獻納瑾璋。比較完整地反映了西周王室策命官員的制度。銘文與頌鼎同。現藏山東省博物館。為山東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之一。

銘文內容


隹(唯)三年五月既死霸甲戌,王才(在)周康卲(昭)宮。旦,王各大(格太)室,即立(位)。宰引右(佑)頌入門,立(中)廷。尹氏受(授)王令(命)書,王乎(呼)史虢生冊令(命)頌。王曰:頌,令女(命汝)官(司)成周貯,監(司)新닳(造)貯用宮御。易女幺(賜汝玄)衣黹屯(純)、赤巿(韍)、朱黃(衡)、(鑾)旂、攸(鋚)勒。用事。頌낏뻪(拜稽)首。受令(命)冊,佩갢(以)出,反入堇章(返納覲璋)。頌꽆(敢)對륰(揚)天子不(丕)顯魯休,用乍밿(作朕)皇考龏吊(恭叔)、皇母龏始(恭姒)寶깼렉(尊簋)。用追孝,(祈)匃康、屯右(純佑),彔(通祿)、永令(命)。頌(其)萬年밀땔(眉夀)無彊(疆),(畯)臣天子霝冬(靈終),子孫永寶用。
頌簋
頌簋
頌簋
頌簋
頌簋的腹內和蓋內都鑄有銘文,內容相同,各15行150字,另有重文2字。銘文大意是:周王三年五月甲戌這一天,周王在周的京城康昭宮(“王在周康昭宮”第2行)。清晨,周王來到太室就位(“旦,王各大室即位”第2至3行),宰弘陪同頌進門站立在中廷(“宰弘佑頌入門立中廷”第3至4行),史官之長尹氏授王的命書(“尹氏受王命書”第4行)。周王呼史官虢生冊命頌(“王乎史虢生冊命頌”第4至5行)。周王親自任命頌在成周洛陽擔任職務(“王曰:頌,命汝官司成周貯”第5至6行),大概是宮廷負責雜務的執事官,主管監造新宮,或認為是掌管倉庫(“監司新造貯用宮御”第6至7行)。任命的同時,還賜給他帶花邊的黑色絲質禮服(“玄衣黻純”第7行)、赤紅色的圍腰(“赤市”第8行)、拴著紅絲帶的玉璜(“朱黃”第8行),以及旗幟和馬具(“鑾旂、攸勒”第8行)等。頌向天子行跪拜大禮(“頌拜稽首”第9行),並獻上玉璋表示感謝(“返入瑾章”第10行),事後鑄造了頌簋、頌鼎和頌壺,用來祭祀亡父龔叔和亡母龔姒(“用作朕皇考恭叔皇母恭姒寶尊簋”第11至第12行)。銘文中“敢對揚天子丕顯魯休”(第10至11行),意思是感懷天子的美德,它和末尾“子子孫孫永寶用”(第15行)的辭句,常見於周代的青銅器上。
頌簋銘文
頌簋銘文

時代信息


頌簋製作於西周晚期,共和或宣王時期。此時,銅簋基本都配有對應的器蓋,器蓋倒放就是一個盤子,也可以用來盛食。器足為獸面象鼻形,象的題材在銅器中常見,大概商周時期象的分佈比現在要靠北,在當時交通如此不便的情況下,人們也能見到。例如殷墟出土有完整的小象骨骼,並且項戴銅鈴,可能是主人生前的寵物。

器物裝飾


器身的主要紋飾是竊曲紋,竊曲紋由兩端回鉤的或“S”形的線條構成扁長形圖案,有的中間填以目形紋,在銅器上往往連接成帶狀。《呂氏春秋·適威》:“周鼎有竊曲(一作窮曲),狀甚長,上下皆曲,以見極之敗也。”盛行於西周中、後期,春秋時仍沿用。竊曲紋是龍紋和饕餮紋的變體,竊曲紋捲曲的條狀當是取形於夔紋、顧龍紋之身軀,但其構造、布局則不僅取形於諸種龍紋,而且借鑒了饕餮紋與上述變形饕餮紋圖案構形手法。然而從總體看,竊曲紋的出現使以往莊嚴、神秘的動物紋解體,進一步促進了青銅器紋飾的抽象化與幾何圖形化,因而在青銅器紋飾發展史中有著重要作用。頌簋的竊曲紋中間是目紋,即眼睛的樣子,整體呈“S”形,兩端分叉,這是典型的西周晚期的樣式。

流傳經歷


頌簋的流傳如同其他青銅重器一樣,充滿了傳奇色彩。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學者劉喜海在北京購得,並編入《清愛堂彝器款識》。劉喜海(1793—1853),諸城人,劉墉從孫,是清道、咸間金石學家、古泉學家、藏書家,字燕庭(又作燕亭、硯庭)、吉甫,山東諸城人,別號三巴子。善鑒賞金石,著有《海東金石苑補遺》等鑒賞書籍,其所補編《古泉匯考》為當時古泉學集大成之巨著,嘉惠後世泉學研究;《三巴金石苑》為巴蜀地區歷代金石圖文並茂之第一部著錄,對後世影響頗大。
後來此簋歸李宗岱。李宗岱(?—1896),字山農,南海(今廣州)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副榜貢生。山東候補道員署山東鹽運使、布政使,著名收藏家。1885年,先後在平度招遠開辦採金工場。1889年,到牟平開辦礦務公司。其後代在玲瓏辦礦達50年之久。
後轉手黃縣丁氏“泰來”號的丁樹貞(一說原為黃縣焦氏收藏)。丁樹貞(1861—1915),字干圃,號仲立、煦農、陶齋,別號長年,為山東著名的金石收藏家。齋號“海隅山館”,其數世亦官亦商,家資巨富。丁氏為人慷慨大方,並熱心社會公益,常有捐資之善舉,被清延加封三品銜,賞戴花翎,並候選知府。后丁氏家道破落,弟兄分家時分割財產,使其器蓋分藏。20世紀40年代,器為膠東古物管理委員會黃縣文管分會收集,後轉入山東省博物館。20世紀50年代,丁氏後人張秀琳女士將所藏簋蓋捐獻給山東省博物館,頌簋始成完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