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蒓菜

江蘇省蘇州市特產

太湖蒓菜,江蘇省蘇州市特產,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太湖蒓菜幼葉與嫩莖中含有一種膠狀粘液,食用時有一種細柔滑潤清涼可口的感覺,並有一種沁人心肺的清香,口感好、風味獨特。太湖蒓菜食用方便,可配葷炒,可素食、可氽湯,也可做餡。

2002年12月,原國家質監總局正式批准“太湖蒓菜”為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即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產品特點


太湖蒓菜
太湖蒓菜
太湖蒓菜卷葉碧綠色,色澤優美,膠質豐富。滑而不膩,清滑爽口,鮮味獨特。蒓萊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2、維生素C、澱粉、蛋白質、葡萄糖氨基酸等多種營養成份,有清熱補血、利尿、解毒潤肺、止瀉功效,對熱痢、黃疸、腫痛、瘡皰等也有療效,且有防癌作用。

歷史淵源


西晉,吳地世家大族子弟張翰到洛陽當官,一天秋風乍起時他想起故鄉吳中的蒓菜、蒓羹、鱸魚,嘆曰:“人生貴適志,何能駕官數千里,以要名爵乎?”於是棄官歸里,留下了“蒓鱸之思”的典故。
明末清初,太湖沿岸的居民已經會人工培植蒓菜,每年自清明至霜降均收穫。

產地環境


太湖蒓菜
太湖蒓菜
太湖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濕潤,屬季風氣候,夏季受熱帶海洋氣團影響,盛行東南風,溫和多雨;冬季受北方高壓氣團控制,盛行偏北風,寒冷乾燥。年平均氣溫為16.0℃-18.0℃,年降水量1100-1150毫米。
太湖平均水深1.9米,蓄水量44.3億立方米。每年4月春雨增加,水位上升,至7、8月水位最高,9月後水位開始下降,11、12月進入枯水期,次年1、2月水位最低。太湖年平均水溫17.1℃,1月平均水溫4℃,7月平均水溫25℃。常年僅在湖灣或背風岸可見1-2厘米厚的薄冰,僅特寒的年份全湖才會結冰,在近65年中,全湖封凍僅10次,適宜種植蒓菜。

生產情況


太湖蒓菜
太湖蒓菜
截至2012年底,蘇州種植太湖蒓菜共有面積約600畝,種植戶數26戶,總產量600噸。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太湖蒓菜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區地域範圍在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太湖沿岸2000多畝的淺水湖灘和濕地。地理位置為北緯31°03±3′,東經120°24±3′。

質量技術要求

原料要求
選取保護區內種植的一芽一葉的太湖蒓菜。
加工工藝流程
以太湖鮮蒓菜為原料,經殺青、配料、分級、漂洗、包裝等主要工序加工製成的產品。
加工操作要點
原料要求是從採摘后24小時內的新鮮蒓菜。
殺青(殺菌)要求在95℃以上水中煮2-3分鐘。(殺青要求蒓菜經漂洗、殺菌、冷卻、漂洗)
入桶加料是按2-2.5‰加入食用冰醋酸保鮮。(2000斤蒓菜4斤食用冰乙酸)
挑選分級按L、M、S分開,並進行處理(註明:L級長度為5.5厘米、M級為4.5厘米、S級為2.6厘米)
漂洗脫酸標準是用自來水沖洗瀝干3次以上,用自來水浸泡24小時以上

專用標誌使用

太湖蒓菜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江蘇省蘇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太湖蒓菜的檢測機構由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