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安橋

多安橋

多安橋,位於湖南省澧縣境內,橫跨縣城東側澹水河上,全橋長六十六丈,寬二丈四尺,共十一孔,中間石拱跨徑五丈米,高三丈二尺。歷史經上多次水毀重建,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守道多賚,州牧安佩蓮依原址重建石拱橋,建成后澧州人民為了感念多,安二位州官"督率之善,指示之詳",遂取名"多安橋"。

簡介


多安橋位於湖南省常德市澧縣境內,全橋長六十六丈(198米),寬二丈四尺(8.7米),共十一孔。中間石拱跨徑五丈(15)米,高三丈二尺(10米有餘)。其餘兩邊孔跨徑與高度遞減。拱橋石墩砌成舟形,並從下往上呈台階內收,形成梯型尖狀。橋兩邊砌鑲石欄,橋頭各豎石牌坊一座,又立石碑共二十塊,刻記首倡官紳及樂捐者姓氏。橋中央建亭閣一座。《直隸澧州志· 多安橋八景總圖》繪有其雄姿及 多安橋風光帶“山環水繞,萬千氣象”:橋東蘭江漁歌悅耳,橋西南奎星閣、水月禪林鐘聲悠揚;東南寶塔屹立,雲潭倒影變幻;龍口水天一色,茗帆片片;仙眠竹嶼,翠竹婆娑;遠處,關山煙村,彭峰疊嶂,遙遙相望。橋後背倚州城,城垣巍峨蜿蜒,東門城樓高聳,門樓內外商賈、遊人如織。
士民稱頌多、安二君仁厚愛民,造福一方百姓,請易澧江、綉水舊名而名“多安”,二君辭以“不過盡守土責耳”而不從。眾人復進言:非二公督率之善,指示之詳,豈易至是?且始名澧江,繼名綉水,究之兩修未就。又推演扶乩讖語“亂石森森積水隈(wei山水彎曲處)經營兩次半虺聵(hui tui半途而廢),欲知鞏固題橋日,連夜加冠待汝來”。“連夜”者,“二夕”也,為觀察之姓。“加冠”者,俗說“字”之寶蓋頭也;“待汝”,汝去水為“女”,則合州牧之姓。“二公來,橋始成,橋千古二公亦千古,天然湊巧,確不可易”。觀察、州牧只得順從民意,於是便在橋中央拱壁頂部兩邊分別勒石題名“多安橋”。
40餘年後的同治元年(1862)夏六月,“淫雨浹旬,上游暴漲,巨浪洪濤,橋身圯而為兩,失其三拱”。同治二年冬守道何玉棻到任,三年秋,“州鄉大熟,民氣洽和”,守道與州牧廷桂籌議補修,是年十月動工,至四年十一月告成。
民國二十四年(1935)“澧、澹、涔水暴漲丈余,8月5日,縣城垣倒塌,全城死亡者達三分之一”(澧縣誌)。洪水漫過橋面,水面漂浮物為橋石欄、亭閣等攔截阻水,被洪流一掃而光。民國三十二年(1943)十一月十一日,國軍第四十四軍為阻截日寇南犯,將 多安橋三墩四孔炸毀,民國三十六年二月二十六日至三十七年三月二十五日修復。
現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 多安橋雄偉、古樸,建築風格獨特,歷經200餘年風雨滄桑,一直橫跨南北交通要道,方便車輛、行人。但橋下早已是一河死水,周遭風光不再,只有尚屬完好的蜚雲塔和急待維修的奎星閣(遇仙樓)與之相對,默默無語。作為一個景點,還有待統一規劃,開發建設。

相關信息


澹水系澧水一級支流,九澧之一脈。源出湖北省鶴峰縣,經石門峰山、干溪溝,臨澧孟家崗、譚家坪,在御史橋(州西三十五里,明御史黎耳庵修)進入縣境,繼經寶寧橋、徐家坪、桃花灘至澧陽橋(州東北三里,明華藩建)。再東南分岔,南支經 多安橋出黃沙灣注入澧水。上世紀50年代末澹水上游改道新安注入澧水,下游澧陽橋堵口建閘防澧水倒灌,臨澧又建官亭水庫攔截,再加上1973年澧水黃沙灣堵口,至此澹水面目全非,名存實亡。但這以前,“此水實南北要津,冬涸夏漲,漲則湍洶船簸,渡者惴惴”,“一棹如葉,行旅患之,更不便於郵傳”。清雍正年間曾興工建橋,但因工程浩繁花費甚巨未成。乾隆丙午年(公元1786年)州紳彭宗亮倡儀募捐建成平板石橋,橋名澧江,后被大水沖毀。眾人畏難,彭公再在現址獨力改建,更名綉水,已建成高八尺橋墩九座,終至財力不支而輟工放棄,不久竟抱恨終天。
嘉慶二十二年(1817)州牧安佩蓮蒞澧視事,“一迫於民望之甚切,一乘乎時勢之必需”,遂邀集眾議,群策群力,初步議定:舊橋墩加高,另添建三墩,重砌碼頭,仍建平橋,如此費工較少。而後有“老成者”建言:昔因橋身低,不足泄洪殺水勢,所以容易垮塌。應由舊橋墩架拱,拱高須一丈五六尺,高出兩岸堤坡,兩邊逐拱漸加,至中拱約高二丈許,勢如長虹飛架方能泄洪順溜,而橋身無損。此議甚佳,只是修建費用則數倍於平橋,資金缺口巨大,籌措無方。一時進退兩難,計無所出。嘉慶二十四年夏多賚守道(觀察)履任,下車伊始,問明其中緣由后,極力贊同第二方案並支持工程立即上馬。於是多、安二君“共矢(發誓)神明,派執事,定章程,計工定價,分路勸捐。各備資斧(旅費、盤纏),輪流赴局,矢公矢慎,各勤乃職。州人莫不樂輸(捐獻)恐后焉。”於已卯臘月(嘉慶二十四年十二月)正式動工,多、安二君身先士卒,隨時出入工地,“核其工程,稽其出納,錢不經手,事必經心,獎勸董(監管)率(帶頭),毫不敢懈”。工程歷時一年又半,至辛巳(道光元年)仲夏大工告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