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北京
中國第一部真正的記錄片
《流浪北京》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真正的記錄片。吳文光之於中國新記錄片的意義相當於崔健之於中國搖滾。該片先後拿去參加了多個國際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日本山形國際記錄片電影節,美國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新加坡國際電影節徠等)。
張慈徠畢業后,被分配到偏遠地區,與周圍的生活狀態不能融合,所以到“文化中心”的北京來“混”。跟張慈一樣“混”北京的還有從事攝影的高波、畫畫的張大力和張夏平以及戲劇導演牟森。他們或放棄老家的工作來到北京,或從北京大學畢業后留在北京。他們通過不同的路徑來到這座城市,但目的卻大致相似,即希望在北京實現自己的藝術夢想。
導演 | 吳文光 |
---|---|
攝影 | 盧望平 |
製片 | 吳文光 |
策劃 | 吳文光 |
剪輯 | 吳文光 |
1988年4月的一天,在北京靠寫作謀生的張慈在她租住的小四合院里告訴吳文光,她準備結婚出國。吳文光當時想,他們這群滿懷藝術夢想,拋棄職業和戶口約束盲目留在北京的人,或許不久都會以各自的方式結束自己“流浪北京”的歷史。吳文光想拍點東西來紀念一下,於是便有了紀錄片《流浪北京》。該片從1988年夏天持續拍攝到1989年底,拍攝器材是吳文光在各個劇組借來的。1990年初,吳文光在雲南昆明完成該片的後期剪輯工作。
上映日期
上映時間 | 地點 |
---|---|
1991年 | 日本福崗亞洲電影節 |
1991年 | 柏林電影節“新電影國際論壇” |
1991年 | 香港國際電影節 |
1991年 | 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
1991年 | 倫敦國際電影節 |
1991年 | 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 |
1992年 |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 |
1993年 | 悉尼當代藝術博物館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
1991年 | 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NHK資助獎 |
紀錄片《流浪北京》的敘述語言是極度個人化的。該片沒有任何解說詞,僅有少數字幕。這部紀錄片的行進主要靠人物的互相評述進行。《流浪北京》所表達的內容和思想也是個人化的。它表達的是五個京漂一族在北京的生活以及他們矛盾的思想和內心。該片的構圖是傾斜的,不標準的。國家主義的紀錄片,對人物進行採訪,被採訪人物總是位於畫面的中心,景別也是固定不變的。而在《流浪北京》中,被採訪的人沒有一個位於畫面的中心,全都是偏向一旁的,採訪的景別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這既是為了與國家主義紀錄片有所區別,同時也從一個側面表示人物處於社會的邊緣,他們心中充滿矛盾。(網易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