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順大雲院
平順大雲院
大雲院,又名“大雲寺”,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平順縣城西北23公里處的北耽車鄉實會村北龍耳山中,三面環山,南臨漳水,林木茂密,僻靜幽深。寺院創建於五代晉天福三年(938年),初名仙岩院;五年,寺內建大佛殿。五代周顯德元年(954年),建寺外七寶塔。北宋建隆年間,已有殿堂100餘間。
大雲院,又名“大雲寺”。據碑文記載:寺院創建於五代晉天福三年(938),初名“仙岩院”。
天福五年(940)建大佛殿,後周顯德元年(954)建寺外“七寶塔”,至北宋建隆元年(960),寺內已有殿堂100餘間。北宋太平興國八年(983),奉敕改寺名為大雲禪院。五代廣順二年(952)刻造石香爐,置於大佛殿前。北宋乾德四年(966)造石經幢於前院,北宋成平二年(999)雕石羅漢1尊。北宋天禧四年(1020)刻制敕賜雙鳳山大雲院石碑。明成化十三年(1477)重修山門天王殿。明弘治四年(1491)十月重修三佛殿,改三間為五間,並加塑大佛3尊,菩薩2尊。清康熙、道光和民國年間重修寺院。1961年至1964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撥款補修大佛殿屋頂,加固殿內梁架和外檐斗拱,重修東西禪堂12間,修築東西圍牆80米。
大雲院座北向南,共為兩進院落,佔地面積4000平方米。現存山門、天王殿、三佛殿(後殿)及前院東西廂房,均為明清兩代的建築風格。大佛殿為五代遺構。現存殿堂共計24間。
平順大雲院
大佛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四椽伏對后乳伏,通檐用三柱,單檐歇山頂,柱頭斗拱與明次問補間斗拱為五鋪作雙抄,轉角斗拱出斜拱斜昂,圓柱方額,飛檐起翹,形制古樸,巍峨壯觀。殿內保存有五代壁畫21平方米,東壁繪“維摩變相”佛教故事。紫殷紅樓,流雲環繞,富有傳奇色彩。八個伎樂人,或伴奏管弦,或舒腰起舞,表現出神態仙姿。扇面牆正面繪觀音、大勢至二菩薩,飛天乘雲遨遊長空,姿態飄逸。拱眼壁和闡額上保存有五代彩繪11平方米。殿內保存有五代石香爐、宋代石經幢和石羅漢。
三佛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四椽伏前後貫通,用二柱。柱頭科三踩斗拱,單下昂,六分頭耍頭,明、次、稍間均施補間科,斗拱同柱頭科,雲形耍頭,懸山式殿頂,為清代晚期的建築風格。
在寺外左側,還保存著五代後周時期所建的石塔1座,俗稱“七寶塔”,青石雕造。高約6米,原為七層,現存五層。下三層平面呈八角形,第一層雕室裝蓮花、獅子,麒麟,飛馬等。第二層雕伎樂人,體態輕盈,舞姿優美,伴奏者栩栩如生。第三層轉角處雕絞龍柱,迴旋盤繞。塔檐下飛鳳、飛仙、共命烏等變化多姿,檐下周匝垂帳,正面券門上雙龍戲珠,門側侍立二天王,後面比丘半掩門,兩次間二力士分立左右。第四層周匝垂帳,前後有假板門。第五層上覆大圓蓋寶珠頂。此塔設計精巧,雕刻講究,獨具匠心。寶塔設計精巧,造型優美,雕刻講究,頗有觀賞價值。寺外懸崖峭壁上列20餘孔窯洞,相傳為唐將馬三保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