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垂釣
唐代詩人胡令能創作的七言絕句
《小兒垂釣》是一首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詩作。在唐詩中,寫兒童的題材很少,因而顯得可貴。詩寫一“蓬頭稚子”學釣魚,通過典型細節的描寫,極其傳神地再現了兒童那種認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形神兼備,意趣盎然。
此詩分垂釣和問路兩層,第一、二句重在寫形:垂釣,第三、四句重在傳神:問路。
第一句,“蓬頭”寫小孩的外貌,突出了他的幼稚頑皮,天真可愛。“垂綸”即“垂釣”,詩人對這垂釣小兒的形貌不加粉飾,寫出孩子頭髮蓬亂的面貌,使人覺得自然可愛、真實可信。
第二句寫他在垂釣時的“側坐”姿態。“側坐”指隨意坐下,側坐而非穩坐,正與小兒初學垂釣的心境吻合。這也可以想見他不拘形跡專心致志釣魚的情景。“莓苔”,泛指貼著地面生長在陰濕地方的植物,從“莓苔”不僅可以知道小兒選擇釣魚的地方陽光罕見人跡罕到,更是一個魚不受驚、人不暴晒理想的釣魚去處。“草映身”在結構上,對於下句的“路人借問”有著直接的承接關係──路人之所以向小兒打聽問路,就因為看得見他。
后兩句中“遙招手”的主語還是這個小兒。當路人問到,小兒害怕應答驚到魚,老遠招手而不回答。從動作和心理方面刻畫人物,表現他的機警聰明。
這首七絕寫小兒垂釣別有情趣。詩中沒有絢麗的色彩,沒有刻意的雕飾,在平淡淺易的敘述中透露出幾分純真、無限童趣和一些專註。
本首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小兒垂釣》是胡令能到農村去尋找一個朋友,向釣魚兒童問路后所作。
胡令能(785-826年),唐代詩人(唐貞元、元和時期人),河南鄭州中牟縣人,隱居圃田(河南省鄭州市中牟莆田)。
家貧,年輕時以修補鍋碗盆缸為生,人稱“胡釘鉸”。傳說詩人夢人剖其腹,以一卷書內之,遂能吟詠。他的詩語言淺顯而構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濃,現僅存七絕詩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