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成立於1953年,其前身為1930年創立的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研究室。全面推進國際化進程,建成世界一流的土壤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基地。 CERN土壤分中心、南京土壤所、香港浸會大學土壤與環境聯合開放研究實驗室。

基本介紹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成立於1953年,其前身為1930年創立的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研究室。自成立以來,南京土壤研究所一直肩負著為中國農業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服務的重任,凝聚和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面向全國的土壤資源,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先後榮獲國家級科技獎勵50餘項,省部級科技獎勵200餘項,逐步發展成為在土壤科學領域研究實力雄厚、分支學科齊全並在國際上享有較高聲譽的國家級研究中心和高級人才培養基地,為我國乃至世界土壤科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發展目標
面向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中的國家需求,以土壤資源與管理、土壤肥力與調控、土壤環境與健康、土壤生物與安全為核心研究領域,在中國科學院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基地、生態與環境科技創新基地的組織下,推動系列重大科研計劃的實施,參與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競爭,為我國土壤資源合理利用、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提供決策依據和技術支撐。同時,瞄準國際土壤學發展前沿,強化現代土壤學理論的研究,繼續發揮在我國土壤科學研究中的引領作用,產出一批在國際上有影響的原始創新成果。加強支撐平台建設,充分發揮野外台站功能,提高基礎數據的獲取能力和研究水平。進一步完善管理體制的改革,打造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人才隊伍。全面推進國際化進程,建成世界一流的土壤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基地。
二、人員狀況
我所現有在編職工285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24人。包括中科院院士2人,研究員41人,副高級研究人員64人,中初級研究人員119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人,“百人計劃”及“引進國外傑出人才”入選者8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5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夥伴計劃團隊各1個。
三、人才培養
作為國家首批具有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之一,目前擁有1個農業資源利用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生態學環境學2個專業博士學位授予點,擁有土壤學、植物營養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資源環境與遙感信息、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7個碩士授予點,並建有1個博士后流動站。現有在讀博士研究生120多人,碩士研究生126人。已累計培養研究生800多名。
四、研究及技術支撐機構設置
圍繞土壤資源與管理、土壤肥力與調控、土壤環境與健康、土壤生物與安全4大重點領域,設有土壤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土壤環境與污染修復重點實驗室、土壤資源與遙感應用研究室、土壤-植物營養與肥料研究室、土壤化學與環境保護研究室、土壤物理與鹽漬土研究室、土壤生物與生化研究室、土壤與環境生物修復研究中心、土壤利用與環境變化研究中心、農業生態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封丘農業生態國家實驗站、紅壤農業生態國家實驗站、常熟農業生態國家實驗站、三峽工程生態環境秭歸實驗站、 CERN土壤分中心、南京土壤所、香港浸會大學土壤與環境聯合開放研究實驗室。此外,我所還主辦被SCI收錄為源刊的《PEDOSPHERE》(土壤圈)以及《土壤學報》、《土壤》等3份學術期刊;圖書館是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特約圖書館,藏有中外文書籍和期刊23萬冊;土壤標本館保存和陳列了我國不同類型及部分其他國家的近6萬號土壤標本;土壤與環境分析測試中心是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認定的國家計量認證合格單位。另外,中國土壤學會、全國土壤質量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江蘇省土壤學會掛靠在我所。
五、項目與成果
自2001年進入知識創新工程以來,我所先後主持承擔了3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計劃)項目,4項“十五”國家重點科技專項(863計劃)專題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3項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5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以及25項院重要方向性項目等。共發表SCI收錄論文600餘篇,被EI收錄論文1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13部,有17項發明專利獲得授權。我所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分別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 6項
六、交流與合作
我所先後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合作研究關係,與英國洛桑試驗站、蘇格蘭作物科學研究所、日本農業環境研究所、澳大利亞Melbourn大學、Griffith 大學等一批國際著名研究機構和大學簽訂了長期全面合作協議。擁有與香港浸會大學共建的"土壤與環境聯合開放研究”實驗室,並作為全球數字土壤製圖亞洲中心,承擔領導亞洲地區數字土壤製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