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筒

氣筒

氣筒[inflator] 指的是用以提供充氣氣體的的空氣泵,注入或補充各種輪胎和一些球類所需的空氣。按照使用方式和結構原理可將氣筒分為:手動打氣筒,電動打氣筒和腳踩打氣筒等。

氣筒的需求背景


氣筒別名空氣泵(inflator),用以注入或補充各種輪胎和一些球類所需的空氣。打氣筒與充氣輪胎幾乎同時於歐洲工業革命時被發明,打氣筒的出現很好地滿足了當時充氣的需求。打氣筒經長時間的發展分化成手動打氣筒、腳踩打氣筒和電動打氣筒。
手動打氣筒分為兩種:
1、老式內管滑動的牛皮碗打氣筒
2、新型外管滑動的風頭式打氣筒
腳踩打氣筒主要分為單筒和雙筒。
電動打氣筒是以汽車點煙器的電源為動力的。
打氣筒材質:最結實的是不用膠水連接的內外鋼管材質的,次之的是膠水連接的鋁合金材質,
打氣筒氣嘴:現在市場上主要是3種氣嘴:1、美式專用嘴。2、美式嘴連接英式嘴。3、美、英、法3式通用氣嘴。
打氣筒底座:主要分三種,一是常見的膠水粘接的、二是鑄鐵的底座、三是市場上最新型的不用膠水粘接的打氣筒。

氣筒的結構與原理分析


打氣筒由汽缸、活塞活塞桿、套接件和防漏裝置等組成。
使用打氣筒時,要把它的出氣管接到自行車輪胎的氣門上,氣門的作用是只允許空氣從打氣筒進入輪胎,不允許空氣從輪胎倒流入打氣筒打氣筒的活塞和筒壁之間有空隙,活塞上有個向下凹的橡皮碗,
氣筒
氣筒
向上拉活塞的時候,活塞下方的空氣體積增大,壓強減小,活塞上方的空氣就從橡皮碗四周擠到下方。向下壓活塞的時候,活塞下方空氣體積縮小,壓強增大,使橡皮碗緊抵著筒壁不讓空氣漏到活塞上方,繼續向下壓活塞,當空氣壓強足以頂開輪胎的氣門芯時,壓縮空氣就進入輪胎同時筒外的空氣從筒上端的空隙進入活塞的上方。實際上打氣筒就是一個最簡單的單向閥。當拉杆往上提時,此時裝在拉杆下端的皮碗收縮空氣即從氣筒蓋上的小孔(有的沒有孔則是從拉杆與蓋的間隙較大處進入)進入氣筒內這時將拉杆往下壓時皮碗擴張而貼緊氣筒內壁將空氣往下壓,氣體只能從氣筒底部一個小孔眼頂上小鐵(有的是用小鐵片)順著皮管進入輪胎的氣門而當第二次再將拉杆往上提時皮碗再度收縮此時小鐵珠落下關閉小孔使第一次還沒有完全注入輪胎內的空氣不會因此而被抽出也就是如此的往返循回的過程。

傳統氣筒的缺點和新型氣筒


傳統打氣筒的缺點

抽拉沉重、活塞桿上的機油容易弄髒衣物、不易攜帶。筒身鐵皮易變形,壽命較短。

近幾年出現的新型打氣筒

1)由台灣GIYO設計投產的高壓便捷迷你打氣筒受到市場歡迎。
優點:
1、袖珍迷你易攜帶。
2、附自行車固定支架與螺絲。
3、高強度鎖死扳手充氣穩定性高。
4、手柄符合人體工程學輕鬆省力。
5、採用硬質合金與環保材料,堅固耐用。
2)新型腳踏高壓攜帶型打氣筒
優點:
1、構造簡單易摺疊。
2、腳踩高壓設計,科學時尚。
3、腳踩便能充氣,輕鬆省力。
4、配有壓力表,壓力大小一目了然。

氣筒的市場分析


氣筒
氣筒
目前從全球市場需求布局來看,歐、美成為款式新小巧、質量好、環保的氣筒主要銷售市場;中東、非洲地區主要選擇老款式、簡單實用價格便宜的氣筒;以俄羅斯為代表的高寒國家則更喜歡能耐寒,機械結構牢固的氣筒,以適應地理氣候條件;日韓則主要關注品質與安全;國內消費市場和非洲差不多能打氣就行。氣筒的整體狀況還是比較良好,已由原來的單一打氣功能,不注重外觀,逐漸演變為汽車或自行車充氣藝術品,以外觀精美結構巧妙,打氣省力等特點成為新的方向。為進一步適應汽車產業的發展,市場上還出現了電動充氣泵。目前隨著健康環保的理念不斷深入人心,自行車騎行成為新潮流,騎行隊伍不斷裝大,打氣筒行業前景可觀。

氣筒的保養


1、氣筒優質的耐高溫能力決定了氣筒在持續工作下的性能穩定,但是,作為科學的保養方式,我們建議氣筒在打氣的時候還是進行必要的休息,這樣對活塞的壽命大有好處。
2、氣筒不要一次加太多的油,採取少量多次的原則,一般建議採用機油精(加油站有售)或者硅油,這兩種油最好的潤滑方式是直接抹在活塞頭和汽缸內壁,每次少許,一月左右潤滑一次即可。如果嫌麻煩的話,就直接用廢棄的注射器或者類似“開塞露”的小塑料瓶子向氣筒的外管內壁和握把下面的小孔注入即可。如果弄不到機油精,就用空壓機潤滑油或者四沖發動機潤滑油,這種屬於液態油,大約5瓶氣左右上一次油,一次1-2滴即可,直接從外管內壁或者握把下面的小孔注入即可。
3、正常情況下,氣筒1-2個月應該拆卸下來清洗一下油泥,因為空氣中瀰漫大量灰塵,吸入氣筒之後與氣筒裡面的油,水蒸汽混合,會形成泥污,泥污多了會堵塞三級活塞頭的小孔,或者筒身出氣口,造成出氣不暢快,甚至根本不能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