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疽

石疽

石疽是病名。疽之發於肌膚而堅硬如石者。《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三:“此由寒氣客於經絡,與血氣相搏,血澀結而成疽也。其寒毒偏多,則氣結聚而皮厚,狀如痤癤,硬如石,故謂之石疽也。”多生於頸項、腰胯或腿股間之腫塊,狀如桃李,皮色如常,堅硬如石,逐漸增大,難消難潰,潰則難斂。疑似瘤腫,當辨證確診,施保守或手術治療之。

目錄

正文


石疽,
之堅硬如石,形如桃李或雞卵,皮色如常,由小漸大,難消難潰,既潰難斂者,名為「石疽」。多因寒凝氣滯所致。若向內潰爛,多成逆證,亦有化膿而轉為陽證者,較易痊癒。因其發病部位不同,分為上、中、下三 種:
·上石疽:生於頸項兩側(或左或右,常為單個),為較大的淋巴結腫塊,堅硬疼痛,多因肝氣鬱結,氣血凝滯經絡所致。
·中石疽:生於腰胯之間,時虎覺痛,是由寒氣瘀血凝結而致。
·下石疽:生於兩膝左右,常因疼痛而影響膝部活動,病因與中石疽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