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疽是一個漢語漢字,拼音讀作jū,即局部皮膚下發生的瘡腫。中醫指局部皮膚腫脹堅硬而皮色不變的毒瘡。中醫按疽病早期有頭和無頭而分為有頭疽和無頭疽兩大類。

基本釋義


中醫指局部皮膚腫脹堅硬而皮色不變的毒瘡。
名:(形聲。從疒,表示與疾病有關,且聲。本義:毒瘡)同本義。在皮肉深處的叫疽,喻禍患蔓延);疽腸(猶言狠毒的心腸);疽腫(局部皮膚腫脹,堅硬的毒瘡)。中醫指的是一種毒瘡:癰~。
病名:指氣血為毒邪所阻滯,而發於肌肉筋骨間的瘡腫。見《五十二病方》。《靈樞·癰疽》稱:“熱氣淳盛,下陷肌膚,筋髓枯,內連五臟,血氣竭,當其癰下,筋骨良肉皆無餘,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堅,上如牛領之皮。”其特點為瘡腫深而重。宋以前之疽僅指無頭疽,自宋《衛濟寶書》始見有頭疽的描述。現中醫按疽病早期有頭和無頭而分為有頭疽和無頭疽兩大類。
有頭疽如腦疽,發背,搭手等,初期頂如栗米,根腳堅硬,發癢發痛,日後根盤漸大,膿頭漸多,色紅灼熱,潰破后,狀如蜂巢,一般屬陽證。若兼見神志不清,氣息急促等全身癥狀,為癰毒內陷,屬危象,包括膿毒敗血證等類型。
無頭疽發於骨骼肌肉深處,漫腫無頭,皮色不變,疼痛徹骨,難消,難潰,難斂,潰后易損傷筋骨,類似急慢性化膿性骨髓炎。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七餘切《集韻》千餘切《韻會》七餘切,𠀤音苴。《說文》久癰也。《醫書》癰者,六腑不和之所生。疽者,五藏不調之所致,陽滯於隂則生癰,隂滯於陽則生疽。《左傳·襄十九年》荀偃癉疽《注》癉疽,惡創。《疏》疽癰也。《史記·孫吳傳》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正字通》癰之深者曰疽。疽深而惡,癰淺而大。又《集韻》子與切《正韻》再呂切,𠀤苴上聲。《集韻》㾛疽,癢病。

音韻方言


國際音標tɕy˥;日語讀音KASA;韓語羅馬CE;現代韓語저;越南語thư
客家話[海陸腔]zu1;[客英字典]zih1;[台灣四縣腔]zu1;[梅縣腔]zii1;[客語拼音字彙]zui3;粵語zeo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