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杜比立體聲的結果 展開

杜比立體聲

杜比立體聲

Dolby Stereo,Dolby Surround:這是Ray Dolby於1965年在倫敦成立的杜比實驗室所開發出的編碼及解碼方式,廣為專業電影院所使用。在專業電影院稱為Dolby Stereo系統,對應的家庭用軟體編碼就稱為Dolby Surround。二者皆為模擬系統,都是三聲道:前左、前右、后環繞聲道(包含單聲道)。

環繞音效模式


Dolby Pro Logic
杜比立體聲
杜比立體聲
Dolby Pro Logic:這是目前所有AV功放上,最常見到的環繞音效模式,家裡的錄像帶 與影碟,幾乎都可見到其蹤影。Dolby Pro Logic是特別針對Dolby Surround作解碼處理,專門用來作為改善家用AV系統中央對白定位所開發出的設計。Dolby Pro Logic可視為Dolby Surround的加強版,Dolby Pro Logic除了新增中間聲道的觀念之外,更讓中間聲道的地位提升至與主聲道相同的地位。事實上對於家庭電影院系統而言,中間聲道的地位有時還高於主聲道,這在稍後將提到的Dolby Digital上會更為明確。此外,更提供了所謂的Phantom模式,即所謂的"虛擬中間聲道"。意思就是即使系統沒有中聲道喇叭的配備,依然可以虛擬突出中間的聲音。Dolby Pro Logic一共有四個聲道:前左、前右、后環繞聲道、中間聲道。

數字音樂系統


Dolby Digital
Dolby Digital (Dolby Surround AC-3):Dolby Digital 也就是Dolby Surround AC-3是杜比實驗室所發明的電影專用全數字音樂系統Dolby Stereo SR-D的家用版。AC-3是Audio Coding 3的簡稱,直譯為音響編碼第三代,是一套音響壓縮技術。Dolby Surround AC-3即是針對電影多聲道環繞系統所研發的新技術,為了大幅降低位信號的文件的大小,Dolby Surround AC-3應用了破壞性壓縮技術,也可稱之為感覺編碼。所謂破壞性壓縮,就是一旦壓縮之後,就無法還原成原本的面貌,但是如果損失的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信號,而又能達成大幅縮減文件大小的目的。為遷就現行的電影院播放設備,Dolby Surround AC-3依然將聲音信號錄製在電影底片上,利用光學的方式來讀取數字信號,再經過Dolby Surround AC-3處理為獨立的多聲道信號。Dolby Surround AC-3一共有5.1個聲道:分別是前左、前右、中間、右後環繞、左後環繞等五個聲道,全都是立體聲格(Stereo),再加上一個3Hz-120Hz的超低頻聲道,所以通稱為5.l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