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三泉鎮的結果 展開

三泉鎮

山西省呂梁市汾陽市下轄鎮

三泉鎮,隸屬於山西省呂梁市汾陽市,地處汾陽市西南部。常住人口22083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1949年,三泉鎮境域屬汾陽縣第三區;1984年6月,由三泉公社改為三泉鎮。截至2020年6月,三泉鎮下轄2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三泉村。

歷史沿革


1949年,屬汾陽縣第三區。
1956年,設三泉鄉。
1962年,為三泉公社。
1984年6月,由三泉公社改為三泉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4年6月,三泉鎮下轄33個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三泉鎮下轄三泉、張新堡、趙堡、任堡、李家街、南垣、仁道、郭庄、張多、新賢、團城、段庄、聶生、鞏村、尚文、義北、義南、平陸、西趙、東趙、東石、南石、北石、上庄、北馬、南馬、榆苑、任庄、西賈、東賈、坂峪、崞村、員庄33個行政村。

區劃詳情

三泉村張新堡村任家堡村義豐村
崞村南垣村仁道村郭家莊村
張多村新賢村團城村段家莊村
聶生村鞏村尚文村新石村
東趙村平陸村北馬庄村南馬庄村
北榆苑村西賈壁村東賈壁村員庄村
鎮人民政府駐三泉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三泉鎮地處汾陽市西南部,東與陽城鄉相接,南與孝義市區、高陽鎮、下堡鎮接壤,西與楊家莊鎮毗鄰,東與栗家莊鄉相連,距汾陽市區約10千米,區域總面積83.5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三泉鎮地形成山區、丘陵區、平川區各三分之一分佈。

自然資源


三泉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炭,其中探明儲量1.2億噸。2011年,三泉鎮有耕地75648畝,人均2.7畝。

人口民族


人口

徠截至2011年末,三泉鎮總人口3239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600人,城鎮化率23.5%;另有流動人口500人,總人口中,男性17202人,佔53.1%;女性15193人,佔46.9%;14歲以下7159人,佔22.1%;15—64歲19761人,佔61%;65歲以上5475人,佔16.9%;以漢族為主,達32272人,佔99.6%;有白、彝、滿等5個少數民族,共123人,佔0.4%。2011年,三泉鎮人口出生率10‰,人口死亡率4.54‰,人口自然增長率5.4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90.3人
截至2017年末,三泉鎮常住人口為32162人。
截至2018年末,三泉鎮戶籍人口為33433人。
2021年6月23日,汾陽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三泉鎮常住人口22083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三泉鎮農民人均純收入8236元。
2017年,三泉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萬元以上。
2018年,三泉鎮有工業企業68個,其中規模以上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9個。

農業

2011年,三泉鎮農業總產值1.7億元,比2010年增長12.7%,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28%。三泉鎮糧食作物以小麥、大麥、春麥、豌豆、玉米、高粱為主。2011年,三泉鎮生產糧食22036噸,人均680.2千克。三泉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油料作物、蔬菜等。三泉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三泉鎮生豬飼養量1.8萬頭,年末存欄1.56萬頭;羊飼養量1.35萬隻,年末存欄1.22萬隻;牛飼養量0.35萬頭,年末存欄0.32萬頭;家禽飼養量15.5萬羽,上市家禽11.28萬羽。2011年,三泉鎮生產肉類2220噸;畜牧業總產值0.38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2.4%。2011年,三泉鎮水果種植面積800畝,產量352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梨、桃、杏。

工業

三泉鎮工業形成了以煤炭為主的資源導向型工業體系。2011年,三泉鎮工業總產值為17.8億元,比2010年增長9%;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67%。2011年,三泉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職工68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5.6億元,比2010年增長8.7%。三泉鎮境內三泉焦化工業園是集採煤、洗煤、煉焦、冶鍊耐材、煤氣綜合利用、化產加工和發電為一體的循環經濟工業園區。2006年,該工業園被省經委命名為“山西省示範工業園區”;規劃面積20.18平方千米,有13戶企業入駐園區,實現焦化產能570萬噸。

商貿

截至2011年末,三泉鎮有商業網點3個,職工192人。2011年,三泉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2億元,比2010年增長12%;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8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6%。

郵電業

2011年,三泉鎮郵政業務收入為12.8萬元;電信業務收入為213.5萬元。
三泉鎮
三泉鎮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三泉鎮有小學16所,在校生2450人,專任教師19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00人,專任教師5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三泉鎮有各類科技人才70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00人,經營管理人才100人,技能人才200人,農村實用人才300人。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三泉鎮有各類文化藝術表演團體3個,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33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4人。三泉鎮主要文化藝術表演團體有聶生村威風鑼鼓隊、西賈壁地秧歌。截至2011年末,三泉鎮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1%。截至2011年末,三泉鎮廣播綜合覆蓋率100%,有廣播喇叭100隻,通響率87%;有中央、省、市、縣等138個電視頻道在該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數為82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8.7%。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三泉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8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3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9張;專業衛生人員78人,其中執業醫師10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註冊護士1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4人。2011年,三泉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18萬人次,住院手術20台次,出院病人700人次。2011年,三泉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11萬人,參合率96.1%。

社會保障

2011年,三泉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462戶,人數1602人,支出171萬元,比2010年增長6%;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1人,支出10.8萬元,比2010年增長18.0%;農村五保分散供養92人,支出50.2萬元,比2010年增長20.0%;農村醫療救助7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694人次,共支出8.47萬元,比2010年增長9%;農村臨時救濟1800人次,支出62萬元,比2010年增長19.2%。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三泉鎮有郵政網點12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32千米,投遞點33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征訂報紙1200份、期刊600冊;有固定電話用戶1.1萬戶,行動電話用戶2.3萬戶。

基礎設施

● 供電
截至2011年末,三泉鎮有110千伏變電站(所)3座,有主變壓器124台;綜合電壓合格率100%,供電可靠率100%。
● 園林綠化
截至2011年末,三泉鎮有園林綠地11.3公頃,其中公共綠地6.5公頃,綠化覆蓋率40%,人均綠地3.8平方米。

交通


截至2011年末,三泉鎮有縣鄉級公路2條,總長22千米。三泉鎮有340省道縱貫南北,市鄉公路韓石線橫跨東西,307國道東呂高速公路孝柳鐵路越境而過。
三泉鎮
三泉鎮

文化


地名由來

三泉鎮因境內有三泉河而得名。

旅遊


旅遊景點

三泉鎮主要景點有西賈壁的魁星樓,東趙村的齊峰塔、關帝廟、北榆苑伍岳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