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不撓

漢語成語

拼音: bǎi zhé bù náo

解釋:折:挫折;撓:彎曲。比喻意志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動搖退縮。

出處:漢·蔡邕《太尉喬玄碑》:“其性庄,疾華尚朴,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意志堅定

釋義


折:挫折;撓:彎曲。比喻意志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動搖退縮。

出處


漢·蔡邕《太尉喬玄碑》:“其性庄,疾華尚朴,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

典故


折:挫折。撓:彎曲。謂無論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縮。形容意志堅強,品節剛毅。漢.蔡邕《太尉喬玄碑》:“其性庄,疾華尚朴,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清.頤瑣《黃繡球》一三回:“若把這迷信移到做正經事,講正經學問,便成了個百折不撓,自強獨立的大丈夫、奇女子。”亦作“百折不回”。明.沈德符《野獲編.王思再諫》:“若思之百折不回,以身殉國,真無愧王文端曾孫。”魯迅《華蓋集續編.記念劉和珍君》:“我目睹中國女子的辦事,是始於去年的,雖然是少數,但看那幹練堅決,百折不回的氣概,曾經屢次為之感嘆。”亦作“百折不摧”。宋.蘇轍《祭亡兄端明文》:“義氣外強,道心內全,百折不摧,如有待然。”亦作“百折不屈”。清.惲敬《卓忠毅公遺稿書後》:“一旦竟成其名,史書及府縣誌紀錄則有之,必不能千百年之後,人人變色動容,有一百折不屈之人,如在其心,如出其口,若忠毅、方學士、鐵尚書者也。”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堅貞不屈、百折不回、不屈不撓、絕不屈服、堅定不移、堅忍不拔、至死不屈、寧為玉碎、百折不屈、寧死不屈、堅持不懈、堅韌不拔、死灰復燃

反義詞

一蹶不振、知難而退、因噎廢食、半途而廢。

用法搭配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意志堅定,堅持到底

例句

具有百折不撓的精神,我們才能夠取得成功。

英文翻譯


indomitable

事例


①中國著名學者周海中教授在探究著名數學難題——梅森素數分佈時,遇到重重困難,有過無數次的失敗,但他百折不撓,憑著堅強的意志繼續探究。1992年他終於給出了梅森素數分佈的精確表達式。這項重要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周氏猜測”。
②崔妍家鄉在泰安,她的性格和做事風格都折射出了泰山人優秀的品質。她信守的經營理念是“講道義、重誠信”。“以服務取勝”,道出了崔妍對事業的執著、責任與誠信。在她身上,彙集了泰山人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度勢趨時的競爭精神、惠而不費的勤儉精神、以義制利的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