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老
嘎老
侗族多聲歌,侗語稱"嘎老"(al laox)或"嘎瑪"(al mags)"嘎"是歌,"老"和"瑪"都是"火"的含義,"老"還具有漢語"老"字的含義,而"瑪"卻沒有此義。本著名從主人的原則,音樂界把"嘎老"漢譯成"侗族大歌"。
嘎老-侗族大歌
到過侗鄉的人,往往把侗鄉譽為“歌的海洋”。把侗族譽為“音樂的民族”。侗族民間歌曲分為“單聲歌”和“多聲歌”兩大類,只有一個聲部的民間歌曲叫單聲歌,有兩個以上聲部的民間歌曲叫多聲歌。
侗族喜歡依山傍水落寨。寨前有溪流,寨邊有古樹,寨後有青山。侗族人民用雙手開發了這片秀麗的山區;用汗水澆灌了這片富饒的寶地;用智慧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侗族大歌就是在這塊沃土裡逐漸形成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一群侗族的姑娘和後生,在山上勞動,休息時,大家坐在大樹下說說笑笑。說也巧,他們的笑聲逗樂了山上的百鳥百蟲,頓時山上山下百鳥齊鳴,百蟲齊唱,聲音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先有后,有起有落,動聽極了。姑娘後生們被這優美的聲音所吸引,大家側耳靜聽,都陶醉在那鳥鳴蟲唱之中。於是他們模仿著各種蟲鳥的聲音學唱,有的學高音,有的學低音,越學越有勁,越唱越動聽。就這樣年復一年,侗族的“嘎侖朗”楊梅蟲歌)、“嘎吉喲”(蟬歌)、“嘎國朵”(國鳥之歌)、“嘎夜”(青蛙歌)等多聲歌……“嘎老”誕生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隨著侗族人民多聲思維和審美能力的提高,“嘎老”的內容和表現形式逐漸豐富,形成侗族民間歌曲的一大種類,也是藝術水平最高的一類,引起了國內外音樂界人士的普遍關注。
侗族地區歷史上曾劃分為若干個“洞”,每個“洞”管轄一大片地區(若干村寨)。隨著歷史的發展,有的洞泛指哪一片地區已經弄不清楚了,但“六洞”、“九洞”、“十洞”卻一直沿用到現在。“六洞”以現在黎平的肇興皮林和從江的龍圖貫洞為中心;“九洞”以從江的增沖、信地為中心;“十洞”以黎平的岩洞、新洞為中心。侗族大砍主要流行在“六洞”、“九洞”、“十洞”地區以及與之毗鄰的地區或村寨。榕江縣栽麻鄉的苗蘭、宰盪、加所一帶,古屬"九洞"範圍,也是大歌的流行地區之一。由於演唱場所、表演形式和演唱人員性別及年齡的不同,大歌可分為“鼓樓大”、“聲音大歌”、“禮俗大歌”、“敘事大歌”、“兒童大歌”、“戲曲大歌”;或者分為“男聲大歌”、“女聲大歌”、“童聲大歌”等。鼓樓大歌,侗語叫“嘎得樓”,這是不同村寨男女歌隊在鼓樓對歌演唱的主要歌種,其它以中心襯詞來稱謂,有“嗅嗬頂”和“干賽”兩種,內容多為情歌。“干賽”是正式對歌的主要曲調,也是“嘎老”的主體,各地男女聲都有自己的聲腔,多以流行地區來命名,如“嘎蘭”(苗蘭的歌)、“嘎滴”(曹滴洞的歌)、“嘎宰盪”(宰盪的歌)等。聲音大歌,侗語叫“嘎唆”(al soh),它不是鼓樓對歌的主要歌種,而是對歌過程中的精彩插曲。多數是應聽眾的要求或歌隊為了顯示自己的嗓音才演唱,俗稱“換嗓子”。聲音大歌歌詞短小,以展示音樂曲調為主,常常摹仿蟲鳴鳥叫,接腔時由幾個歌手輪換唱高音,此起彼伏,優美動聽,最能發揮歌隊的整體演唱水平。從音樂的角度看,聲音大歌是侗族多聲歌精華中的精華。歌名常冠以魚蟲鳥獸或季節時會的名稱,如“嘎侖朗”(蟬歌)、“嘎夜”(青蛙歌)、“嘎三月”(三月歌)等。敘事大歌,侗語口叫“嘎君”(al jenh)或“嘎盡”(aI jebl)。它既是民歌的一種,也是曲藝的一種。按歌詞體裁,可分為唱故事的“嘎君”和道理的“嘎鄉”兩種;按音樂唱腔,可分為“嘎君”和“嘎盡”兩種。歌名常以故事的主要人物名字或中心內容來命名,如<<珠郎娘美>>、<<金漢列美>>、<<孝順父母>>、<<勸懶人>>等。禮俗大歌,侗語叫“嘎禮鄉”(al liix xangh),是各種禮俗場合演唱的多聲歌的總稱。一般分為“攔路歌”、“酒禮歌”、“踩堂歌”三種均由領唱和合唱構成。兒童大歌,侗語叫“嘎臘溫”(al lagx uns),這是兒重遊戲娛樂時唱的多聲歌。歌詞短小,曲調歡快,以齊唱為主,合唱為輔。歌名多根據內容來定,如“螞蟻歌”、“小山羊”、“探外婆”等。戲曲大歌,侗語叫“嘎瓦”(al wagx),是侗戲演出時唱的多聲歌。多用於一齣戲的開場或收場,或是仙人、官人出現的場面,由前台、後台的演職員一起唱,氣氛熱烈。沒有固定的歌名。“嘎老”之所以叫做大歌,一是它要由侗族民間合唱隊來演唱;二是它有兩個聲部;三是它的五式演唱是在鼓樓當著眾人放聲歌唱;四是歌詞長大,長歌四五十分鐘才唱完一首,往往給人以"長歌閉目"的感覺。
大歌流行地區村村寨寨都有大歌隊,這些大歌隊都是民間業餘組織。由男女自由組合,少者四五人,多者十多人不等。男女歌隊又按年齡分為:兒重歌隊、少年歌隊、青年歌隊、成年歌隊、老年歌隊等。
是在歌師或歌兄歌姐的指導下,接受大歌的啟蒙訓練,以學唱童聲大歌為主,也兼學別的大歌,培養興趣。
是在歌師或歌兄歌姐的指導下,開始全面的大歌訓練,少女歌隊往往邊紡紗、做針線活,邊學歌練歌,各種歌種都要學,為對歌打下堅實的基礎。如有客隊進寨對歌,就站在旁邊見習。
是在歌師的指導下,已經掌握了大量的大歌曲調和唱詞,具有較高的演唱技能,是本寨與客隊對歌的主力,有時亦主動出訪別的村寨。成年歌隊,平常協助歌師對歌弟歌妹進行訓練,當好青年歌隊的參謀,是青年歌隊強有力的後盾。
主要為青少年歌隊作示範,亦是老有所樂的需要,以唱敘事大歌為主。歌隊中最有名望的是歌師,他們是歌隊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一般年齡較大,閱歷較為豐富。歌師應具備下列條件:一是原來就是優秀歌手,久經對歌的鍛煉;二是精通各種大歌和演唱方法;三是掌握大量的歌詞,並能改編和即興創作;四是作風正派,為人師表,有組織領導能力;五是有奉獻精神。歌師是侗族人民中最有民族文化知識的人,最受人們尊敬和愛戴。為弘揚侗族的優秀音樂文化,格江縣文化部門,把民族音樂引進學校。並在車江小學建立金蟬侗族少兒藝術團,以學習演唱侗族童聲大歌和其他優秀民歌為己任。10年來,取得顯著的成績,成為侗鄉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一面旗幟。
侗族是熱情好客的民族,特別注重村寨之間集體交往-----“為也”。“為也”是兩個村寨或兩個族群集體作客和集體迎客的社交活動。屆時,客寨幾乎傾寨出動,歌隊、耶隊、蘆笙隊、侗戲班是主力,主寨亦傾寨出動迎客待客。“為也”期間,主客雙方開展許多群眾性的歌舞活動,如迎、送客人興“攔路對歌”、在鼓樓坪進行“蘆笙比賽”和“耶堂對歌”,在戲樓演出侗戲,其活動的高潮是男女歌隊在鼓樓里對唱大歌。鼓樓對歌,往往連唱幾天幾夜。對歌開始,雙方先唱“噢嗬頂”,這是一種節奏稍快的禮節歌,主方唱歡迎歌,客方唱讚美歌,互相謙讓一番。'接著主客雙方對唱情歌,從“相會歌”到“相戀歌”、“相恨歌”、“約逃砍”,依次進行。曲調以“干賽”為主,主方唱二套(3首),客方還一套,就這樣一唱一答地唱下去。唱者越唱越有勁,聽者越聽越高興。雙方交鋒,難解難分,直到老人出面勸說,才依依不捨地離開鼓樓。
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間文聲復調合唱歌曲,除少數地區男聲演唱鼓樓大歌時用三弦大琵琶伴奏外,其餘均為無伴奏十天指揮合唱。大歌的基礎調式屬自然五聲羽討式。但亦有調式轉換的情況。常見的音程關係是三度、五度、四度、七度、二度,極少六度,不用八度和其他變化音程。其中三度是大歌女聲復調中的基本音程關係,而三度無論大小都是協和音程。對四度、七度、二度等不完全協和或不協和音程的出現,侗家人亦很習慣。大歌基本上是兩個聲音,低音部是主要聲部,由眾人齊唱;高音都是派生的,由一人領唱或由多人輪流領唱,這是大歌的一個特點,也是侗族人民對民間合唱的一種創造。特別是演唱聲音大歌時,襯腔由幾個歌手輪流領唱,模擬蟲鳴鳥叫,此起彼伏,不僅使歌聲連綿不斷,同時求得音質、音色、音量的對比。而低音都轉入一個長主低續音,退到從屬的作為背景的地位,把主角讓給高聲衝擊,讓它自由地發揮。“侗族大歌”是中國最早發現、最早搬上舞台、最早編輯出版、最早在世界上演出並受到世界音樂界所矚目的一個歌種。這樣一種美好的音樂確實代表了我們國家的一個方面的水平。世界上曾經有這麼一個論調:中國只有單聲音樂,中國音樂是單線條地思維的。事實上我們中華民族有豐富的多聲部音樂,侗族大歌就是最好的證明。所以,侗族大歌的存在和發展,是侗族人民的驕傲,是整個中華民族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