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錢松喦的結果 展開
  • 當代中國山水畫主要代表人之一

錢松喦

當代中國山水畫主要代表人之一

錢松喦,男,1899年9月11日生於江蘇省宜興縣楊巷鎮湖墅村,當代中國山水畫主要代表人之一。

1929年創作《壽者相》《山水》等參加在上海舉行的第 1次全國美術展覽。1956年作《梅園新村》。1965年創作《井岡山頌》。1975年創作《南京新貌》和《井岡山龍源口》。

1985年9月4日在江蘇南京逝世。

人物生平


錢松喦8歲隨父學習詩、文、書、畫,15歲開始寫生。
著名畫家陸嘉禾為書畫大師錢松岩關門弟子
著名畫家陸嘉禾為書畫大師錢松岩關門弟子
1918年考入無錫江蘇省立第三師範學校。
1923年畢業先後在蘇州、無錫等地的中小學及無錫師範學校、無錫美術專科學校任教。
1929年創作《壽者相》《山水》等參加在上海舉行的第 1次全國美術展覽。
1950年當選為無錫市第一屆文聯主席。
1955年任無錫美術協會主席,開始探索中國畫傳統與現實生活相結合。
1956年作《梅園新村》(約2.9平尺)是一件難得精品,原藏南京梅園新村紀念館。在2005年江蘇舉辦的拍賣會上,經數十輪競拍,該作品被香港買家以400萬元收入囊中,每平尺達到138萬元。
1957年6月被聘任江蘇省國畫院畫師,後任院長,同時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美協江蘇分會名譽主席。
1960年與傅抱石等游豫、陝、川、鄂、湘、粵 6省,后又去皖、魯、粵、贛等省,並在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創新。
1965年創作《井岡山頌》,在2002年中貿聖佳拍賣會上,該幅作品以6萬元成交,只相隔兩年,在上海嘉泰2004年秋拍上,其又以16萬元成交。
1972年為中國駐聯合國大廈辦事處作大幅國畫《長城》。
1973年創作《春滿石城》和《泰山頂上一青松》。
1974年為廣州交易會工藝廳畫一大幅山水畫。
1975年乘興作畫《南京新貌》,並題詩2首。在慶祝建國30周年期間,曾舉行大型個人畫展。同年創作的《井岡山龍源口》,在1994年拍賣市場上的成交價為3.5萬元,北京榮寶2005年春拍上,該幅作品又以57萬元成交,11年的時間增值54萬元。
1977年任江蘇國畫院院長,後任名譽院長。
1983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實現多年的宿願。
生前給中共江蘇省委寫信,把他的百餘幅藝術珍品贈給無錫市人民,在他無錫市橋巷的舊居內建立“錢松喦藏畫室”。

社會任職


1954年被選為無錫市人大代表和人民委員會委員。
錢松岩代表作《紅岩》
錢松岩代表作《紅岩》
1957年任中國文聯委員、第4、5、6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75年當選為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個人生活


家庭生活

父為晚清秀才,設私塾為業。

健康狀況

1985年9月4日在江蘇南京逝世。

人物影響


錢松岩為中國畫藝術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生前政府為其出版個人畫集(輯)17集(輯),理論著作1集,拍攝專題紀錄片3部。中國美術館、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釣魚台國賓館均收藏或在顯著位置陳列其作品。華國鋒、胡耀邦、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將其作品以國禮饋贈給法國總統、日本首相及著名的外國要人收藏。

個人作品


作品備註
《紅岩》畫作
《延安頌》畫作
《芙蓉湖上》畫作
《山嶽頌》畫作
《硯邊點滴》著作
《 錢松岩畫集》出版

創作特點


1918年受胡汀鷺影響,鑽研石濤、石溪、唐寅、沈周畫藝,並接觸西畫技法。他一面博覽歷代名畫,廣交書畫朋友;一面刻意臨摹名畫,兼收宋、元、明、清各家之長,奠定了傳統繪畫基礎。后融會貫通,自成一格。
錢松岩先生近七十年的美術教育和國畫創作生涯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章法構圖變化多端,色彩運用大膽獨特,個人風格顯著明了,堪稱“承前啟後,一代宗師”。
錢松岩《天安門》
錢松岩《天安門》
新中國成立后,創作出了一些優秀的革命聖地作品,所以他的藝術有鮮明的時代烙印。
錢公畫風早年受石溪、石濤影響頗深。但他不拘限於形似,而強調骨法用筆,喜用雄渾古拙之“顫筆”,自詡為“渾厚沉著”。在運用色彩上更大膽突破、絢麗明艷、五彩斑斕、令人振奮,過目難以記懷。錢公作畫雖把“師古人”為基根,但更注意培養對事物觀察和揣摩。五十年代,功力雖深的錢公仍未跳出石溪、石濤、沈周和唐寅的筆墨,文人畫習尚濃。在六十歲后壯遊祖國名山大川后銳意探索,創造出自己的藝術特色,巧妙把傳統技法和現實生活相結合,激發出熾熱的創作情懷,一批驚世駭俗之佳作躍然紙上,名震中外。錢公的藝術成就,受益於滿腔愛國熱忱和深厚的文學底蘊。
錢松岩畫作《晨照星湖》
錢松岩畫作《晨照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