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崖下村的結果 展開
- 山西省鄉寧縣雙鶴鄉下轄村
- 山東萊蕪高庄鎮轄村
- 山東省萊蕪市辛庄鎮崖下村
- 山東省膠南市藏南鎮崖下村
- 山東省海陽市盤石店鎮下轄村
崖下村
山東省萊蕪市辛庄鎮崖下村
崖下村隸屬鋼城區辛庄鎮。在萊蕪城東10公里處,坐落在丘山腳下,北面是桑園、百嘴紅村,東面靠山,西面鄰趙泉窪,南面與有名的蘆城窪接壤。有305戶.855口人,1002畝土地。
崖下村,據《劉氏家譜》與出土墳墓記載,先是“神、施、姚、環”四姓氏定居,又有村碑記載。洪武年間,劉氏:春、和、山兄弟三人,由河北省棗強縣遷此,因村北山腳下有較大的土崖,故名崖下村。現有劉、葛、李、張、侯、王、司、呂、亓9姓,劉是大戶,有400餘人,葛、李次之。
崖下村1937年至1941年劃為鵬山區義和鄉;1942年至1946年劃為汶陽區;1946年至1955年歸蘆城鄉所轄;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崖下村歸辛庄公社趙泉管理區所轄;1985年至今歸辛庄鎮管轄。
村人憨厚,老實,雖說姓氏較多,但從古至今,從不以大欺小,像是一家人,不管誰家,不管姓啥的,只要有事,大家都幫忙,團結得好似一家人。該村有位叫劉士芹的人,1948年已去世,他說話和氣、辦事公道。村裡人大小事都找他商量。除此之外,此人對《周易》挺有研究,早在1935年,他就預言:“以後不長時間,就一家一台戲,燈頭朝下著,泉水向上流,耕地不用牛。”他的預言果真不長時間,就得以實現。
崖下村,司家的香油坊挺紅火,色好,味正,買賣實在,周圍幾十里就這一家。司輪先、司純先兄弟兩個,從清朝就製作香油,由於經營有方,越來越盛騰,全家人有的外出購芝麻,有的磨磨,有的看火,幾把車子在外轉,特別是近些年都用上了電器。隨著人們生活的提高,對香油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香油坊的香油有時供不應求。崖下村的人注重沙河治理。村北臨汶河上游,先前河水時常泛濫,淹沒土地房屋。早在1942年,全村男女老少齊上陣,奮戰一冬春,修築了長2700米、寬2米、高2米的沙堰,在堰外種上了蘆葦,幾年後蘆葦長成片,盤踞了大量泥沙,整個村北呈現出200畝的蘆葦盪。從此崖下人,安居樂業,到了1973年,全村人又對先前沙堰進行了復修,加了寬,增了高。1980年,全鎮人、全村人投入了轟轟烈烈的改河造地運動。大家吃住在工地,先在蘆葦盪外面又築起了一條長3000米、上寬2米、下寬12米、高3米的大沙堰,后將蘆葦盪清除,蓋上了半米厚的土壤,在原有的土地基礎上新增耕地200畝。
崖下村重視教育,翻開劉氏家譜,劉士學算是最早的文人(清朝)。他高等師範講習所畢業,一生在外地教書,對崖下村的教育做了一定貢獻。該村從1955年辦學至1999年40多年的時間,先後有大中專生幾十名,這些人中,有工程師,有廠長、礦長,也有經理,他們在祖國各地,愛崗敬業,為國家建設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也為崖下村老老少少的臉上增了光,添了彩。
村辦幼兒園連續幾年被評為市級幼兒園。
村兩委注重村民生活的改善,全村道路寬闊平坦,兩旁楊樹成行,家家用上了自來水,早以成為電話村,村內磨坊2處,百貨鋪2處,家家看上了大彩電。眼下支部村委一班人,描繪著更加宏偉的藍圖,帶領大家沿著富裕的大道奔向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