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際翻譯

交際翻譯

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是英國翻譯家紐馬克翻譯理論的兩種基本策略。語義翻譯法具有絕對意義,交際翻譯法具有相對意義。交際翻譯法集歸化、意譯和地道翻譯的優勢。

簡介


交際翻譯”有兩個重要的概念,

概念一

交際翻譯(或交際途徑)指的是視翻譯為“發生在某個社會情境中的交際過程”(Hatim & Mason 1990:3) 的任何一種翻譯方法或途途徑。雖然所有的翻譯途徑都在某種程度上視翻譯為交際,而這裡所說的交際翻譯卻完完全全地以目的語讀者或接受者為導向。沿此途徑的譯者在處理原文的時候,旨在傳遞信息而不是複製一串串的語言單位,他所關心的是如何保留原文的功能和使其對新的讀者產生作用。交際翻譯和逐句逐行譯和直譯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把原文中的遣詞造句的形式僅視為譯者應考慮的部分因素。

概念二

交際翻譯是(英國翻譯理論家)紐馬克 (Peter Newmark) 提出的兩種翻譯模式之一(參閱語義翻譯),其目的是“努力使譯文對目的語讀者所產生的效果與原文對源語讀者所產生的效果相同” (1981/1988:22)。即是說,交際翻譯的重點是根據目的語的語言、文化和語用方式傳遞信息,而不是盡量忠實地複製原文的文字。譯者在交際翻譯中有較大的自由度去解釋原文,調整文體、排除歧義,甚至是修正原作者的錯誤。由於譯者要達到某一交際目的,有了特定的目的讀者群,因此他所生產的譯文必然會打破原文的局限。通常採用交際翻譯的文體類型包括新聞報導、教科書、公共告示和其他很多非文學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交際翻譯並不是一種極端的翻譯策略,它和語義翻譯一樣是翻譯中的“中庸之道” (Hatim & Mason 1990: 7),既不像編譯那麼自由,也沒有逐行譯那麼拘謹。

差異


解釋

交際翻譯的關注點是目的語讀者,盡量為這些讀者排除閱讀或交際上的困難與障礙,使交際順利進行。在語義翻譯中,譯者仍然以原文基礎,堅守在源語文化的陣地之中,只是解釋原文的涵義,幫助目的語讀者理解文本的意思。
交際翻譯強調的是譯文的“效果”;而語義翻譯強調的是保持原文的“內容”。

舉例

紐馬克(1988a: 39;15)曾列舉兩個例子說明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的差別(中文是本書作者加):原文 語義翻譯 交際翻譯(4) Bissiger Hund! (German) Dog that bites. Beware of the dog! Chien méchant! (French) Savage dog. Beware of the dog!(5) Wet paint! Freshly painted. (German) Mind the paint! (French)濕油漆!油漆未乾。小心油漆!
析:例4,如果用語義翻譯,把德語原文譯為“那條狗咬人。”;法語原文則變為“凶狗。”。這兩則譯文都成了陳述句,為讀者提供信息。而用交際翻譯法,把兩者都譯為“小心惡狗!”,譯文成了命令句,有警告的作用。例5是一條告示,德語版本看來是採用了語義翻譯法。英、德兩個版本都只為讀者/受眾提供信息,告訴人們“油漆未乾”。法語版本沒有按照英語原文的形式,而是用交際翻譯法傳遞了此告示的功能,即請人們要小心油漆。
交際翻譯所產生的譯文通常是通順易懂,清晰直接,規範自然,符合特定的語域範疇。交際翻譯常常是“欠額翻譯”。換句話說,即使翻譯難度較大的語篇,交際翻譯也會較多地使用通用的辭彙。語義翻譯所產生的譯文通常比較複雜、累贅、啰嗦和過於詳盡。譯者儘力追蹤原作者的思想過程而不是努力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