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譯

意譯

意譯是指根據原文的大意來翻譯,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譯(區別於直譯)。通常在翻譯句子、片語或更大的意群時使用較多,主要在原語與譯語體現巨大文化差異的情況下得以應用。從跨文化語言交際和文化交流的角度來看,意譯強調的是譯語文化體系和原語文化體系的相對獨立性。

讀音


英文:free translation;paraphrase;liberal translation

解釋


意譯是指根據原文的大意來翻譯,大量的實例說明,意譯的使用體現出不同語言民族在生態文化、語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質文化和社會文化等諸多方面的差異性。意譯更能夠體現出本民族的語言特徵。

例句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句。 
直譯:When the old man on the frontier lost his mare, who could have guessed it was a blessing in disguise?
很明顯直譯是在講個故事,但是卻無法體現成語要表達的因禍得福的意思。所以我們需要意譯: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gain.
在翻譯一些外來事物的辭彙時,或因為譯者對所譯的內容未能完全把握,或因為讀者對這些新事物甚感陌生,或因為漢語中無對等的辭彙,人們往往採取音譯法將其譯出。但是隨著時間推移,人們對所譯事物逐漸熟悉起來,人們發現有的音譯顯得冗長費解,有的導致錯誤聯想,引起歧義或誤解。因此,不少外來語常常經歷一個從最初的音譯形式到意譯形式的變化過程。久而久之,音譯形式反而被人們淡忘了。

優點


容易理解
有的音譯詞令讀者費解,如ultimatum(哀的美敦書),什麼“書”呢?讀者非得通過註釋方能看明白。而其意譯“最後通牒”卻令人一目了然。camera音譯為“開麥拉”(有些電影導演在指揮拍攝時仍用此語),意譯為“照相機”或“攝影機”。cider音譯為“西打”,意譯為“蘋果汁”。violin在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中音譯為“梵婀玲”,而今意譯為“小提琴”。
簡潔明快
有些詞語的舊譯(音譯)用詞冗長,讀起來拗口,記起來費勁,而意譯用字卻簡單多了,如penicillin音譯“盤尼西林”,意譯“青霉素”。ambassador音譯“奄巴薩托”,意譯“大使”。在清朝,president音譯“伯里璽天地”,而今卻意譯為“總統”。把上述音譯和意譯稍加比較便會發現意譯形式言簡意賅,讀音也上口多了。
歧義少
有的音譯字本身不含意義,只是讀音而已。但有時卻引起必然的聯想,極易導致讀者誤解。如massage舊譯“馬殺雞”,馬是如何殺雞的呢?其字面意義確是不倫不類,無法理解,而意譯“按摩”就不費解了。如parliament舊譯“巴力門”,它首先使人想到了該東西是一扇門,而其意譯“國會”、“議會”,卻不易產生誤解。
一些外來語彙的音譯被後來的意譯所取代,這是語言發展的一種趨勢。但這並不能否定音譯的優越性。音譯詞的外來味很濃,不懂外語的人在涉外場合偶爾一用效果頗佳。有的音譯詞由來已久,幾乎無人不曉,如sofa(沙發),humor(幽默),ballet(芭蕾舞),不必再創造譯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