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

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

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別名縫山針公園、縫山公園,位於河南省焦作市北部,地處北緯35°15′57.60″ ,東經E113°13′16.33″ 。

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面積11.67平方千米,由縫山針、星光廣場、懸崖飛瀑、西子湖、谷底花園、親子樂園等多餘處景觀組成。

2010年4月,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公示為第二批國家礦山公園。

歷史沿革


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
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
19世紀中期,英國福公司開始在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境域大規模開採煤炭資源。
20世紀70-80年代,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境域煤礦產量達到1019萬噸,煤炭工業成為全市主要支柱產業之一。
20世紀80年代-90年代中期,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境域有採石場12家,嚴重破壞了焦作市生態環境。
1999年,焦作市人民政府編製了焦作市礦產資源規劃,將礦山劃分為禁採區、限採區和開採區,並嚴格按照禁採區內關停,限採區內收縮,由開採區內集聚的要求,實施礦山企業的布局調整,關停了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境域的所有採石場。
2005年6月5日,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正式開工建設。
2006年1月1日,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縫山針”雕塑安裝完畢;同年4月,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竣工並正式開放,時稱縫山針公園。
2007年3月上旬,縫山針公園改名為鳳凰山公園;3月21日,鳳凰山公園更名縫山公園。
2010年,焦作市人民政府組織編製了《焦作市資源枯竭型城市礦山地質環境重點工程三年實施方案》,並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評審,焦作市國土資源局編製了《綠色生態城市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整治規劃(2012年-2015年)》,對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環境治理進行了統一規劃。
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
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
2012年3月起,焦作市人民政府啟動了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活動。

主要景點


綜述

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夜景
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夜景
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佔地面積11.67平方千米,橫跨解放區、山陽區,主要景點有公園大門、縫山針、星光廣場、懸崖飛瀑、西子湖、谷底花園、親子樂園等,公園內散布有廊、亭、閣等仿古建築,以及種植山桃、楊林、松樹、黃刺玫、喬灌木等近9萬株,草坪近7萬平方米,其綠化面積占公園總面積80%以上。

縫山針

縫山針
縫山針
縫山針,位於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中部鳳凰山山頂上,是一座不鏽鋼手術針外形雕塑,為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標誌性建築,呈彎月狀矗立鳳凰山頂,佔地面積1000餘米,海拔高度327米,該雕塑高20米、直徑0.8米、重達10噸,寓意把山體作為有生命的物體、人類的朋友,要像動手術一樣,來縫合採礦給山體帶來的“傷口”,使其恢復健康“體魄”,造福人類。

西子湖

西子湖
西子湖
西子湖,位於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西南部,由灌溉用的蓄水池改造而成。

懸崖飛瀑

懸崖飛瀑
懸崖飛瀑
懸崖飛瀑,位於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東南部,由殘岩斷壁被改造而成。

谷底花園

谷底花園
谷底花園
谷底花園,位於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西端,由採石坑改建,主要景點有小河、小橋、長廊,以及各種花卉。

親子樂園

親子樂園,位於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西南端,由礦山廢渣場改建,設置有蘿蔔外形的迷宮屋。

開發建設


基礎建設

2012年12月18日,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地下通道橋建成並投入使用,將縫山公園與閆河公園連接。
2013年,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安裝了海拔標誌牌,標誌牌上顯示:縫山針所處山頂海拔高度為327米,第一塊標誌牌所在位置海拔高度為195米,距終點高差132米。

品牌建設

2010年4月,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公示為第二批國家礦山公園。

保護措施


2017年3月10日,焦作市首部地方性法規《焦作市北山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正式頒布實施;12月26日,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大門東側,設立一座高達8米的“焦作北山生態環境保護區”標誌界碑,保護範圍:東至焦作市東部邊界,西至焦作市西部邊界,北至焦作市北部邊界,南至焦輝路、南山路、影視路、焦克路、焦柳鐵路以北(產業集聚區、產業園區除外);保護區東西長75430米,南北最長19477米、最短2674米,涉及沁陽市、博愛縣、修武縣、解放區、山陽區、中站區馬村區7個縣(市)區、18個鄉鎮(街道)、198個行政村,總面積823.4平方公里。

旅遊信息


地理境域
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位於河南省焦作市區北部。
門票
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
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開放時間為全天。
交通線路
途經焦作縫山國家礦山公園的公交線路有焦作公交37路、焦作公交22路、焦作公交16路(雙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