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馬分屍

五馬分屍

五馬分屍,是一漢語成語,拼音是 wǔ mǎ fēn shī。出自明·胡文煥《群音類選·北腔類·王昭君和番》:“無不蓋你虧心漢,今日把你分屍五馬,遠配千年。”

意思是古代的一種酷刑,用五匹馬分裂人的頭和四肢,又稱“四裂”。比喻硬把完整的東西分割得非常零碎。

在句中一般作賓語;指處以極刑。

釋義


古代的一種酷刑,用五匹馬分裂人的頭和四肢,又稱“四裂”。比喻硬把完整的東西分割得非常零碎。

出處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北腔類·王昭君和番》:“無不蓋你虧心漢,今日把你分屍五馬,遠配千年。”

典故


古代酷刑之一。即用五匹馬分別拴住人的四肢和頭,然後驅馬,將人撕裂開。王西彥《老太婆伯伯》:“汪精衛私通外國卻饒放不得,抓到時應該千刀萬剮,五馬分屍。”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千刀萬剮

用法搭配


例句

這孫子太調皮了,剛買回來的玩具,就給弄得五馬分屍了。

英文翻譯


tear a body limb from limb

成語歷史


1.公元前694年,齊襄公在衛國的首止召開諸侯盟會,鄭國國君鄭子亹畏懼齊國的勢力,不聽大臣祭仲的勸告,帶領大臣高渠彌一同前往參加盟會。齊襄公埋伏帶甲武士殺死鄭子亹,將高渠彌“五牛分屍”。
商鞅坐像
商鞅坐像
2.商鞅相 秦期間,商鞅因執法較嚴引起秦貴族的怨恨。孝公卒后,太子惠王立。公子虔之徒為報夙怨,告商鞅有謀反企圖,派官吏逮捕他。商鞅打算逃入魏國,魏人因公子昂曾中其計而喪師,故拒不接納。商鞅不得已而歸秦,乃與其徒屬發邑兵攻鄭(今陝西華縣),兵敗被俘。惠王車裂商鞅,並滅其族。這是最出名的歷史人物絢麗之死,為新貴族利益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