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
綜合類公立大學
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成立於1993年,是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在廣東省總工會幹部學校基礎上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16年8月23日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辦學性質由民辦轉為公辦,並更名為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學院行政主管部門是廣東省總工會,業務主管部門是廣東省教育廳,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
根據2019年3月學校信息顯示,學校現有廣州市天河區沙太路、黃埔區長洲島、清遠清城區職教基地三個校區,校園總面積1099畝,規劃建築面積50萬平方米,學校全日制在校專科生1萬餘人。
天河校區坐落於風景秀麗的廣州市白雲山麓,地處交通便利的廣州市天平架沙太南路。黃埔校區處於廣州市黃埔區長洲文化旅遊風景區內,與廣州大學城一橋相連。清遠新校區坐落在有“廣州後花園”之稱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清遠市清城區教育文化園內,校園佔地995畝,校區依山傍水,空氣清新;校園規劃整齊,環境優美;建築典雅、古樸、厚重;生活娛樂配套設施齊全。
根據2020年4月學校信息顯示,學校有天河校區(廣州市天河區沙太南路)、黃埔校區(黃埔區長洲島)、清遠校區(清遠清城區職教基地)三大校區,校園佔地面積1099畝,規劃建築面積50萬平方米,主校區坐落於清遠廣東省職業教育城,校園佔地995畝。學校總資產11.78億元,圖書館館藏文獻共計99.07萬冊。學校全日制在校生總數11188人,專任教師及外聘教師600餘人。
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
1952年秋,還處於籌建時期的廣東省總工會成立了廣東省工會幹部學校。
1960年,廣東省工會幹部學校被撤銷。
1963年,廣東省委批准建立廣東省工青婦幹部學校。
1971年,廣東省革委會下令撤銷省工青婦幹校。
1980年,廣東省工會幹部學校正式恢復,借用廣東省總工會招待所作為辦學場地辦班。
1986年,廣州市天河區天平架校區建成投入使用,佔地32畝,改變了“邊籌建、邊辦班”狀態,成為廣東全省工會幹部培訓中心基地。
1993年,經過深入的調研和多方論證,廣東省工會幹部學校在其基礎上創辦了廣東省第一所民辦高等學校——南華工商學院,走上了長達22年的公有民辦新體制辦學的探索之路。幹校與南華長期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承擔工會幹部培訓和學歷教育兩種功能。
2016年8月23日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辦學性質由民辦轉為公辦。
2017年5月10日,教育部辦公廳正式發文,公布通過2017年教育部備案的專科教育高等學校名單,同意學校轉為公辦院校並更名為“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
第一條:為了貫徹落實國家教育部獎學和助學的有關文件精神,鼓勵品學兼優和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凡是報考我院並被正式錄取的新生或在校學生,符合以下相應條件者,均可享受本條例所規定的獎學金和助學金政策。
第三條新生獎學金:學院每年設立30萬元新生獎學金,對符合以下條件的新生給予相應的獎學金:
1.對廣東省普通高考文、理科第一志願錄取分數第1名的新生,分別給予每人20000元的新生獎學金。(4萬)
2.對廣東省普通高考文、理科第一志願錄取分數第2-5名的新生,合計8名,分別給予每人10000元的新生獎學金。(8萬)3.對廣東省普通高考文、理科第一志願錄取分數第6-10名的新生,合計10名,分別給予每人8000元的新生獎學金。(8萬)4.對廣東省普通高考文、理科第一志願錄取分數第11-20名的新生,合計20名,分別給予每人5000元的新生獎學金。(10萬)
5.凡是新生獎學金獲得者,成績排名(含依據學業水平考試文、理科錄取后參加普通高考成績的考生)如同分時則按高考成績排位,按相應條件予以發放獎學金。
本條例從2018年9月1日起實施,原條例同時作廢。
第四條廣東省總工會助學金:
1.全國、省、市級以上勞動模範的子女第一志願報讀我院,由廣東省總工會提供助學金分別為6000元/人、5000元/人、4000元/人。
2.對廣東省總工會對口援助的新疆喀什地區新生,由廣東省總工會提供助學金10000元/人。
3.烈士子女第一志願報讀我院,由廣東省總工會提供助學金為6000元/人。
第五條校企合作助學金:
1.凡符合條件被錄取在酒店管理專業的新生由廣州從化碧水灣溫泉度假村有限公司、東莞市伯頓飲食服務有限公司提供與學費等額的實習助學金(共三年)
2.凡符合條件被錄取在和旅遊管理專業(文創旅遊民宿班)的新生由廣州桃花湖旅行集團提供與學費等額的實習助學金(共三年)。
新生均可享受獎學金、助學金條款中的一項,不能重複多項享受,以最高獎項為準,第一志願不含徵集志願,錄取分數含政策加分。
第六條國家獎學金:學院設有國家財政部、教育部對家庭經濟困難、品學兼優的學生提供無償援助的國家獎學金,其中國家獎學金每人每年8000元,國家勵志獎學金每人每年5000元,國家助學金每人每年3000元。具體額度按當年財政部、教育部及廣東省財政廳、教育廳規定為準。
第七條金秋獎學金:
每年由廣東省總工會對廣東省城鎮困難職工子女設有“金秋助學金”2500元/人。
第八條學院獎學金
學院每年對品學兼優的學生給予"三好學生"並頒發校內獎學金。
第九條勤工助學:
學院設有勤工儉學管理中心,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勤工儉學崗位,每個崗位每月勤工儉學津貼1200元,按月計發。
第十條國家助學貸款
學院設有國家助學貸款管理中心,每年為學生辦理國家助學貸款。來自貧困縣成績優異的學生,在校期間可在學校或生源地辦理國家助學貸款。
第十一條本條例從2018年9月1日起實施,原條例同時作廢。
第十二條本條例由學院招生辦公室負責解釋。
職位 | 姓名 |
---|---|
黨委書記、校長 | 馬栩生 |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 郭記中 |
副校長 | 王滿元、嚴新、唐曉林 |
紀委書記 | 韋秀華 |
校徽
校徽以嶺南建築的外形特徵和村落牌坊為主形象、結合清遠校區主教學樓的迴廊提煉出三個門、它分別代表“未來之門、幸福之門、成功之門”;
建築兩側以華表作為支柱,華表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徵,對其圖形化處理后與“工”字結合,點明南華工會、工商、工匠的“三工”屬性;
三個台階代表三年時間,意喻人生進程中的一個學習階段,通向人生的成功和幸福。
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校徽
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學院形成了“求真務實”、“勤懇好學”、“健康和諧”、“儒雅自尊”的“博雅教育”理念。學院堅持以育人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文化引力激發育人張力,以建設精神家園、培養人文素養為核心,以環境文化建設為突破口,以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培養為重點,以大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為目標,打造具有博雅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
學院通過各項教學基本建設和改革,不斷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經過十餘年的發展,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辦學經驗,產生了較好的社會聲譽。
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校徽
學院成立以來受到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指導。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謝非同志為學院題寫校名;2004年中華全國總工會書記處張秋儉書記視察學院,對學院的辦學思路和發展目標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從1994年至今,學院連續多年被評為省直工委文明單位;
1997年榮獲全國民辦高校先進單位、中華全國總工會普法先進單位等稱號;
2001年,學院黨委被評為省總直屬機關基層先進黨委;
2006年該院黨委被中共廣東省直屬機關工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光榮稱號。
2020年11月,入選“第三批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名單。
截止2020年4月,學校有7個二級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和體藝部,共有15個系,在專業結構上以商科為主,兼含工科,涵蓋經濟學、工學、法學、管理學等十大學科門類。
運作模式
幹校培訓是學校的重要任務,2004年學校培訓各類型工會幹部1034人次,2016年培訓工會幹部逾8000人次,2017年培訓工會幹部175期,首次破萬人,達到13078人次,培訓人數在全國工會幹校名列前茅。自2009年始,學校全日制在校專科生突破1萬人,多年來一直維持萬人規模高校。
學校現招生範圍覆蓋全國17個省、自治區。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在廣東省同類院校中位居前列。至今學校為國家輸送了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術技能人才4萬多名,畢業生大多數已成為廣東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區各行業的中堅力量,為各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省內外享有良好聲譽。學校設“廣東省總工會新生獎學金”,重點獎勵就讀南華的高分考生。2017年,南華錄取分數線超過廣東省普高本科分數線考生共35人,共71名學生受獎,獎金總額達到100萬元。除“新生獎學金”,以及國家規定的國家獎助學金外,學校還設有省總工會獎學金,省總工會勵志獎學金,省總工會助學金,勞模子女、殘疾等特殊學生學費資助金等多項獎勵和資助,每年獎助總額近1000萬元。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有限公司、廣州從化碧水灣溫泉度假村有限公司、廣州市東方賓館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市伯頓飲食服務有限公司、廣州桃花湖旅行集團分別與我院合作,開設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專業,為報讀該些專業學生提供實習助學金。
學校結合職業教育特點與人才培養規律,圍繞學生“專業發展、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創造性地提出並實施了“一線定位,博雅教育”的先進教育理念,取得了良好育人成果。在校生多次獲“挑戰杯”省賽特等獎及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三等獎,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先行先試,在全省有重要影響力,中國(廣東)大學生時裝周連續兩年安排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專場。截止2017年,學校先後與中信證劵、羊城晚報、華潤萬家、香格里拉等多家知名企業共建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50多個,先後與作為廣東省的人民大會堂的白雲國際會議中心等10家知名集團企業建立訂單式培養、學院校園企業化、企業經營教學化、車間課堂化的合作辦學關係。兩個校企合作基地獲得省高職教育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項目,兩個實訓基地獲得省級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立項建設項目。
學校積極推進國際化合作辦學,2007年以來,學院與釜山外國語大學、東明大學、東國大學、新羅大學等韓國大學合作,施行“2+2”專本連讀模式,截止2017年,輸送到韓國大學就讀的人數達到近600人,已成為廣東省同類型院校韓語專業人才培養和韓國留學的重要基地。2014年,學院與泰國博仁大學正式簽訂合作辦學協議,開設了東盟國際貿易專業方向,是廣東省第一家與泰國建立合作關係的專業方向。2015年,學院商務日語專業開始運行2+1留學方式,學生可以以半工半讀形式在日本留學1年。學校還與我國台灣地區蘭陽技術學院、銘傳大學、亞洲大學簽訂友好合作協議,互派交換生。
學校設“廣東省總工會新生獎學金”,重點獎勵就讀南華的高分考生。2017年,南華錄取分數線超過廣東省普高本科分數線考生共35人,共71名學生受獎,獎金總額達到100萬元。除“新生獎學金”,以及國家規定的國家獎助學金外,學校還設有省總工會獎學金,省總工會勵志獎學金,省總工會助學金,勞模子女、殘疾等特殊學生學費資助金等多項獎勵和資助,每年獎助總額近1000萬元。
至今學校為國家輸送了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術技能人才近6萬名,畢業生大多數已成為廣東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區各行業的中堅力量,為各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省內外享有良好聲譽。根據《學校2019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2019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為96.69%,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就業專業對口率為78.35%,平均薪酬為3357元/月,在滿意度調查方面,93.40%的畢業生對目前的工作感到滿意;聘用過本校畢業生的用人單位對本校畢業生感到“很滿意”和“比較滿意”的佔比達95.05%,無用人單位反饋不滿意;受訪用人單位對本校各院系畢業生反饋“滿意”的佔比均處於88.00%以上。
學校定位
專業設置的出發點
專業設置的基本原則是:以市場需求為基本出發點,依託學院優勢學科、發揮外貿和金融方面的特長,優化結構、打造精品。
專業建設的基本目標是:構建適應生產、建設、管理和市場一線需要的、能充分體現相關行業需求特點的專業群。
專業調整的立足點
專業調整堅持以社會人才需求為基礎,以就業為導向,根據社會一線對人才需求的變化,積極主動地調整、優化專業結構。
首先,學院就業辦和各專業教研室每年都派出一定數量的教師深入有關企事業單位和人才市場,調查、了解相關行業發展趨勢、技術要求、崗位設置及人才規格等信息,認真分析和預測地區經濟發展對高等職業技術應用性人才的需求狀況和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上形成各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報告。其次,根據高職新專業目錄並結合學校實際,由各系向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提交專業方向調整報告,教學指導委員會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向院務委員會提出專業方向調整目錄;最後,由學校院務委員會確定需要調整的專業方向,報省教育廳批准。
立足一線定位
——深化教學改革
1.教學改革緊扣一線需求
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首先,在教學內容上,我們並不過分強調教學內容的“完整的體系”性,而是根據學生就業的崗位群對從業人員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的要求,在“理論夠用”的基礎上,增加實踐課程的開設比例。
其次,在教學計劃上,充分發揮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作用,加強計劃的針對性,使現實教學計劃與市場需求變化以及專業培養的目標定位實現有機結合,體現了教學計劃服務現實需求、服從現實需求的要求,實現了人才培養規格、培養標準與社會和市場一線的緊密結合。
第三,在教學方法上,強調學生參與,借鑒和採用“興趣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角,通過提問、辯論、交流、演講、專題研究、上機實習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自我展現、交流溝通、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材選用和編寫原則——解決一線問題
根據一線定位的要求,學院的教材選用和編寫原則是,第一,選用的教材必須具有一定的新穎性、先進性、前沿性,並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影響;第二,堅持選用教育部規劃或推薦的教材;第三,“自編教材必須以落實就業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解決問題為目的。”
實現一線鏈接
——強化就業指導和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學院基於一線定位的人才培養新模式,為切實體現市場的核心地位和就業的導向性作用,把就業關口大大前移,改變過去傳統的就業指導工作只在畢業年級開展的狀況,實現就業指導“全程化”。即學生一入學,就業指導工作就開始跟進並貫穿大學三年。
強化博雅教育
——為社會輸送高素質人才
針對傳統的應試教育存在的弊端,學院創辦不久就開始進行深層次思考,在深思熟慮的基礎上提出了獨具特色的“博雅教育”的新理念。結合教學實際,學院領導出版了專著《博雅人生》,全面系統地論述了“博雅教育”的深刻內涵。
“博雅教育是一種大知識觀的教育理念,在現代教育踐行中,它具有更廣泛的包容性。在詞義表達上,她的教育觀不僅是teaching,同時也是education,她的學習觀不僅使study,同時也是learning;在指導思想上,她不僅著力科學教育,同時也著眼於人文教育;在實踐方式上,她不僅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同時也以營造大學文化為寬背景;在教育對象上,她面對的不僅是學生,同時也是大學環境中的所有人員;在教育要求上,她不僅注重於知識積累、智力開發、技能訓練,同時也注重人生啟迪、文化積澱、情操陶冶;在教育過程中,她不僅作為基礎課程實施,貫穿於專業教育全過程,同時也滲透於大學教育各環節;在教育質量上,她不僅以學生在學校中的考試成績為檢驗內容,同時也以學生走出學校后表現出來的人生態度為衡量標準。”
立足博雅基礎
在此基礎上,學院提出了“博雅教育”的具體內容,即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的校訓:“求真務實的精神,勤懇好學的作風,健康和諧的身心,儒雅自尊的品格。”並把“博雅教育”結構概括為“一、二、三、四”層次的內容,“一種新的教育觀念:博雅教育;兩項教育內容: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三重遞進層次:做人、能力、知識;四項實踐對象:健康和諧的身心,儒雅自尊的品格,求真務實的精神,勤懇好學的作風。”
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博雅教育”理念在學院已深入人心並通過具體的舉措在學生的“博雅發展”中得到了落實。
第一,突出文化品位,強化文雅品格,磨練大學生和諧的身心。
健康、向上、豐富、有序的校園文化對大學生文雅品格的形成具有滲透性、持久性和選擇性。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平台是南華文化節。南華文化節已經成了學院實施“博雅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是校園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學院以南華文化節為載體,強化校園文化的精神內涵,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包容、博愛、互助、友善、團隊精神。
三是校園文化的品位體現是學術文化。“名師講壇”已成為南華工商學院“博雅教育”的有力支撐。
四是體育文化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在強健學生體魄的同時,更鍛煉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克服困難的能力。建校以來,儘管學院沒有國家固定財政投入,經費相對緊張,但在豐富學生的文體生活方面,學院給予積極支持。幾年來,學院先後組織學生參加了幾屆大運會及其它比賽項目,都取得了較好成績。
第二,強化實踐環節,提高學生自主意識,錘鍊學生儒雅自尊的品格。
(1)我院始終將建立和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建立了能滿足各相關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對職業能力要求的實踐教學設施。
(2)在實踐教學內容的實施中,各專業根據教學計劃,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將集中實踐教學與各課程分散實踐教學、單元實訓與綜合實訓合理配置。通過大量的實踐訓練,學生的職業技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並在社會實踐和畢業實習中受到了檢驗。
(3)社會實踐活動對培養大學生的核心能力具有綜合效應,特別是實踐可以產生在書本中、課堂上體驗不到的情感,這種情感體驗的反覆和不斷升華,直接的結果就是使學生培養高尚品德的動機和自我教育的自覺性不斷得到強化。
第三,依託課堂教育,重排課程體系,培養學生的求真務實精神。
根據《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課程建設管理規定》和一線定位的機制要求,按照“逆推式”思路,整個課程體系的設置已經完全打破了過去那種學科式的體系架構,而是構建了一種全新的、與社會和市場需求緊密結合的課程體系。
依據博雅理念
依據該院獨有的“博雅教育”理念,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在人文素養、心理健康、自主學習等方面,設置較多的涉及到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層課程,由此來逐步“逆向”制訂課程的層次結構。
第四,引進與培養並重,努力提高教師素質,為培養學生勤懇好學的作風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提高教師素質方面,學院先後出台了多項有關向教師傾斜的政策,進一步激勵了教師提高自身素質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近三年來,學院有近50名青年教師在職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
新征程
27年來,學校數易校名,幾度遷徙,雖歷經滄桑,卻弦歌不輟。一代又一代南華人踐行“求真務實、勤懇好學、健康和諧、儒雅自尊”的校訓,篳路藍縷,薪火相傳,共同鑄就了學校的發展與繁榮。
未來學校將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繼續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深入推行創新強校建設規劃(2019-2021)、創新強校工程533提升計劃(2017-2021),鞏固傳統商科優勢,優化專業結構,集中資源培育工科新增長點,著力提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
三二分段專升本協同育人試點項目 | |
銜接本科高校 | 專業名稱 |
---|---|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 | 會計學、物流管理 |
廣州大學松田學院 | 電子商務 |
廣州商學院 | 金融學 |
院系 | 專業 |
信息工程與商務管理學院 | 移動互聯應用技術、茶藝與茶葉營銷、動漫製作技術、工商企業管理(院級重點建設專業)、藥品經營與管理、雲計算技術與應用、數字媒體應用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院級重點建設專業)、計算機信息管理(院級重點建設專業)、市場營銷(院級重點建設專業)、電子商務(院級重點建設專業)、軟體技術 |
財務金融學院 | 會計(省級重點專業、品牌建設專業)、金融管理(品牌建設專業)、財務管理、稅務、網際網路金融、投資與理財(特色建設專業)、證券與期貨、審計 |
建築與藝術設計學院 | 建築裝飾工程技、工程造價、建設工程監理、建設工程管理、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房地產檢測與估計、服裝與服飾設計(只招美術生)、藝術設計(只招美術生)、產品藝術設計(只招美術生)、環境藝術設計(只招美術生)、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只招美術生) |
外語外貿學院 | 商務英語(院級重點專業)、商務日語、應用韓語、應用英語、國際商務(跨境電商)、報關與國際貨運(省級重點專業)、物流管理、港口與航運管理、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經濟與貿易 |
旅遊管理學院 | 酒店管理(院級品牌專業、院級重點培育專業、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旅遊管理(全國首個文創旅遊民宿班)、烹飪工藝與營養(院級特色專業、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會展策劃與管理(院級特色專業、院級重點培育專業) |
應用法學與公共事業學院 | 法律事務(院級重點培育專業、院級特色專業)、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文秘、社會工作(院級特色建設專業) |
學校現有6個二級學院和2個教學部,共有15個系,在專業結構上以商科為主,兼含工科,涵蓋經濟學、工學、法學、管理學等十大學科門類。
截止2017年,學院擁有1個會計(註冊會計師)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專業,1個報關與國際貨運省級重點培育專業,2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項目,2個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項目、2個省級實訓基地建設項目,2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項目,1個省級教學團隊立項項目,多個省級教學改革項目以及“金融管理與實務”“工商企業管理”“建築裝飾工程技術”“商務英語”“計算機網路技術”“酒店管理”等品牌專業。
截止2020年4月,學校有7個二級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和體藝部,共有15個系,在專業結構上以商科為主,兼含工科,涵蓋經濟學、工學、法學、管理學等十大學科門類。
2021年2月2日,2021年高校增設國家控制的高職(專科)專業審批結果公布,同意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設置學前教育、早期教育專業。
教學建設
截至2020年4月,學校擁有2個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專業,2個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品牌專業立項,1個省級診改立項、2門省級精品開放課、2個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項目,5個省級實訓基地,4個省級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項目,1個省級教學團隊立項項目,22項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多項省級教學改革項目。2018年,學校成立全國首家工匠學院“廣東工匠學院”,廣泛開展職工素質技能提升培訓。
基礎設施
學院現有天河、黃埔和清遠三個校區,校園佔地面積1099畝,規劃建築面積50萬平方米,其中清遠校區佔地面積995畝,規劃一期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圖書館新館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2010年10月投入使用。學校總資產10.17億元。圖書館館藏文獻共計92.57萬冊。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50多個。
截止2020年4月,學校專任教師及外聘教師600餘人,多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中山大學等海內外名校,教師隊伍結構良好、水平較高,擁有“廣州地區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南粵優秀教師”“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職業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金教鞭獎”“省級教學能力大賽一等獎”獲得者教師多名,“雙師型”教師近200人。
專任教師及外聘教師 | 600餘人 |
“雙師型”教師 | 近200人 |
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三大校區簡介
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
清遠新校區坐落於"廣州後花園"之稱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清遠市清城區教肓文化園內,校園佔地995畝,生活娛樂配套設施齊全。校區內山水怡人,空氣清新;規劃整齊的教學環境,建築的典雅、古樸而厚重,一番儀式感下卻亦不失清遠獨有的水靈氣息。
天河校區
天河校區坐落於風景秀麗的廣州市白雲山簏,地處交通便利的廣州市天河區沙太南路,毗鄰廣州核心CBD,在這個被評為省教育強區的天河區,南華學人既可以充分的感受密集科技設施帶來的先進學習體驗也可以更多的分享到職場精英的交流碰撞機會,區內活躍的科技市場和靈通的信息網路,全國乃至世界水平的高新技術都可以在這交易和獲取。
黃埔校區
黃埔校區處於廣州市黃埔區長洲文化旅遊風景區內,一個古老而年輕的文化之地,山清水秀,人傑地靈,與廣州大學城一橋相連。校區與黃埔共處珠江之濱,土地肥沃,憑藉著"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歷史底蘊,給南華學子平添了一份騷人風采。
根據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數據統計,2019年學校在全省90所高職院校中理科錄取分數排名11名,文科錄取分數排名20名,錄取分數再創歷史新高。學校共錄取5151人,其中廣東省錄取4711人,省外錄取440人。省內均一志願滿檔錄取。其中文科類錄取最低435分,高出省線265分,平均分444分。理科類錄取最低362分,高出省線202分,平均分373分。美術類錄取最低418分,僅僅比本科最低錄取線(省線419分)差一分,平均分429分。各招生類別超過本科線的新生有380多人。
學校面向全國17個省、市、區招生,並開展中高職銜接、高本銜接、高職專業學院以及針對退役軍人、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等開展多種類別招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