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龍鎮

四川省重慶市合川區轄鎮

香龍鎮,隸屬於重慶市合川區,地處合川區東北部邊緣,東與四川省岳池縣接壤,東南與華鎣市慶華鎮為鄰,南連雙槐鎮,西接龍市鎮,北臨岳池縣羅渡鎮、賽龍鄉,距合川區人民政府駐地64千米,區域總面積59.05平方千米。

清康熙年間(1662年—1722年),香龍鎮境域始建石龍場;1993年12月,由香爐鄉與蛟龍鄉合併設立香龍鎮。截至2018年末,香龍鎮戶籍人口為38412人。截至2020年6月,香龍鎮下轄1個社區、1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和平街17號。

2018年,香龍鎮有工業企業16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地理環境


香龍鎮
香龍鎮
香龍鎮位於合川區東北部,距合川城區75公里,幅員面積64平方公里,轄11個村1個社區,(雙龍、青杠坪、金龍、流溪河、黃桷、白塔寺、香爐、九峰廟、黑石、大埡、棗梨11個村和石龍居委會)總人口4萬人。境內以深丘、淺丘地貌為主,幅員面積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1萬畝。

位置境域

香龍鎮地處合川區東北部邊緣,東與四川省岳池縣接壤,東南與華鎣市慶華鎮為鄰,南連雙槐鎮,西接龍市鎮,北臨岳池縣羅渡鎮、賽龍鄉,距合川區人民政府駐地64千米,區域總面積59.0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香龍鎮境內以深丘、淺丘地貌為主;海拔200—400米,最高點位於黑石村馬道子,海拔537米;最低點位於流溪口,海拔199米。

氣候特徵

香龍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7.8℃,極端最低氣溫-3.5℃(1961年1月7日),極端最高氣溫42.6℃(2006年9月1日);平均氣溫年較差25.2℃;生長期年平均356天,無霜期年平均307天,最長達327天,最短為247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120.5小時,年總輻射118.6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52天(一般為2月1日至次年1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1138.6毫米,年平均降水數為155天,最多達178天(1982年),最少為133天(1987年);最大雨量1568.9毫米(2007年),最少雨量836.1毫米(196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7—8月最多。

水文

香龍鎮境內屬渠江水系;渠江從棗梨村東北流入,自東向西轉北向南,在流溪河村西端出境,境內長25.5千米;境內有6條溪河,其中有3條溪流在西端注入渠江,2條溪流注入流溪河;流溪河在境內呈從東向西流向,長11.5千米,在流溪河村西南端匯入渠江。

自然災害

香龍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洪災等。洪災每年均有發生,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1年9月20日,暴雨洪水造成江河沿岸的農作物受災及房屋倒塌,直接經濟損失400餘萬元。

歷史沿革


1949年12月,合川解放,成立了合川縣石龍鄉人民政府,隸屬小沔區管轄。1952年7月,石龍鄉劃歸渭溪區管轄。1953年1月,石龍鄉分設高塔鄉;同年3月,石龍鄉再分設新建鄉。1956年3月,流溪鄉、三覺鄉的部分行政村併入石龍鄉;同年12月,石龍鄉人民政府改稱石龍鄉人民委員會。1958年9月,高塔鄉、新建鄉併入石龍鄉,同時建立石龍人民公社。1959年9月,石龍公社分設新建公社。1968年4月,“文革”中成立忠東(石龍)公社革委會;1981年3月,撤銷忠東公社革委會,改稱為石龍公社管委會。1983年12月,改稱為蛟龍鄉人民政府。1992年10月,合川撤縣設市,改稱為合川市蛟龍鄉。1993年12月,撤銷香爐(新建)、蛟龍鄉建制,設立合川市香龍鎮。2006年12月,合川撤市設區,改稱重慶市合川區香龍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香龍鎮下轄石龍1個社區,雙龍、青杠坪、金龍、流溪河、黃桷、白塔寺、香爐、九峰廟、黑石、大埡、棗梨11個行政村;下設3個居民小組、75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香龍鎮下轄1個社區、11個行政村:石龍社區、棗梨村、大埡村、黑石村、黃桷村、金龍村、雙龍村、青杠坪村、香爐村、九峰廟村、流溪河村、白塔寺村,鎮人民政府駐和平街17號。

自然資源


香龍鎮境內沿江有沙石資源;流溪河23千米的兩岸,生長有水竹。2011年,香龍鎮有耕地面積3.1萬畝。香龍鎮境內河流平均含沙量1.175公斤/立方米,最大為2.22公斤/立方米;輸沙量591.3千米/秒,最大為1830公斤/秒;境內江岸貓耳沱、棗梨壩、張弓灘、黃桶沱等處河沙面積3162畝,鵝卵石490畝,平均深度8.3米,可供開發利用。

鄉鎮資源

1、流溪河水竹。流溪河沿岸物產豐富,大宗而有特色者要算水竹。其生長區域,從流溪口起,上溯湖山溪,可植面積2600畝,現已規模種植1000畝。流溪河的水竹用途很廣。可編製珍貴的水竹席,它的好處是:耐用,一條水竹席可用40-50年。涼爽,夏天在水竹席上睡,特別涼爽宜人,又易收汗。愈久愈好,水竹席用久了,比新席子睡起舒服得多。所以成了遠近聞名的特產;水竹席可做多樣農具、傢具,用它編製籮莞、背莞、米篩、活篩等器具,既耐用又實惠;水竹婭扎的大掃把,遠銷岳池、武勝等地;水竹肉也是一位好葯,它可清熱、祛濕;尾批水竹筍,長不成林,用它可作佳肴,同時水竹還是造紙的一種好原料。
2、大婭、棗梨大頭菜。大婭村、棗梨村地處渠江東岸,轄區內從貓耳沱至棗梨灘階梯一、二級台土近1200畝,該類土質蔬松、肥沃、非常適宜大頭菜生長。大婭村棗梨兩村不僅擁有河沙、卵石等自然資源,而且物產也比較豐富,盛產花生、芝麻、紅蘿蔔煙葉,但最具特色的是大頭菜。大婭人把種植大頭菜作為創收的主要經營項目,全村年種植量在1000畝以上,生產經營者,遍及家家戶戶。大頭菜生產益處多,一是生長周期短,每年9月播種,10月中下旬移裁,次年1月採收。種植和管理程序簡單,成品菜製作工藝,儲貯方法簡便。二是產量較高,畝產鮮菜4000公斤,成品菜920公斤左右。三是效益較好,每公斤銷售價2.5一2.6元,每畝收入2300元左右。四是銷路廣,大頭菜鹹菜色鮮、味美,具有香脆可口的特點,深受人們喜愛。產品暢銷於重慶、廣安、岳池、武勝等地。五是大頭菜地具有自然增肥的條件,每逢夏秋時節,匯江水漲,江岸階梯台土淹沒,水退之後,一層浮泥,蓋於台土,厚的有一尺以上,這是一種自然肥,有利於大頭菜的種植與生長。
3,河沙、卵石資源。發源於未倉山大巴山南鹿的渠江從岳池縣伏龍鄉的大界溪注入香龍鎮境,途徑境內的大婭、棗梨、香爐、雙龍、青杠坪、金龍流溪河等村。境內流程37.5公里,河段落差3.16米,平均坡降0.2%o,灘多沱長,其岸階地。年平均含沙量1.175公斤/立方米,最大為2.22公斤/立方米。輸沙量591.3公里/秒,最大為1830公斤/秒。境內江岸貓耳沱、棗梨壩、張弓灘、黃桶沱等處河沙面積3162畝,鵝卵石490畝,平均深度8.3米,貯存量很大,可供開發利用。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香龍鎮總人口393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300人,城鎮化率16%;另有流動人口11510人。總人口中,男性20043人,佔51%;女性19257人,佔49%;14歲以下7800人,佔19.8%;15—64歲28520人,佔72.6%;65歲以上2980人,佔7.6%;以漢族為主,達39158人,佔99.64%;有苗、土家、布依等16個少數民族,共142人,佔0.36%。2011年,香龍鎮人口出生率11.24‰,人口死亡率7.97‰,人口自然增長率3.2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14人。
2017年末,香龍鎮常住人口為17943人。
截至2018年末,香龍鎮戶籍人口為38412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香龍鎮財政總收入1588.71萬元,比2010年增長37.3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99.4萬元,比2010年增長9%;人均財政收入457元,比2010年增長15.27%。2011年,香龍鎮農民人均純收入7368元。
2018年,香龍鎮有工業企業16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農業

2004年,香龍鎮完成農業總產值3269萬元,增長5%;全年養蠶3185張,產繭127400公斤,其中方格簇繭42992公斤,產值172萬元;發展無公害蔬菜6000畝,其中成片大頭菜2000畝;流溪河水竹發展到3000畝,其中新栽水竹1470畝;發展稻田工程化養魚900畝,網箱養魚2處;糧食總產量達21579噸,增長6.1%。
2011年,香龍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3305萬元,比2010年增長11.56%,農業增加值1379萬元。香龍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香龍鎮生產糧食2.5萬噸,人均623.4千克。香龍鎮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麻竹、花椒、反季節柑橘、枇杷、核桃、油桃、蠶桑、水竹、中藥材等。2011年,香龍鎮蔬菜種植面積5000餘畝,產量1.6萬噸。香龍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香龍鎮生豬飼養量3.5萬頭,年末存欄1.6萬頭;家禽年飼養量9.4萬羽。2011年,香龍鎮生產肉類11881.05噸;畜牧業總產值5484.86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1.22%。2011年,香龍鎮水果種植面積0.5萬畝,產量300噸,主要品種有柑橘。香龍鎮漁業以養殖草魚為主。2011年,香龍鎮漁業總產值613.6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6%。

工業

香龍鎮工業以農產品加工業為主。2011年,香龍鎮工業總產值為1657萬元,比2010年增長20.4%,工業增加值984萬元。2011年,香龍鎮有工業企業11家,職工328人。

商貿

2011年,香龍鎮有商業網點197個,職工342人。2011年,香龍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2億萬元,比2010年增長20.2%;有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7200萬元。

金融

香龍鎮
香龍鎮
2011年末,香龍鎮各類存款餘額為3.5億元,比2010年增長8%;人均儲蓄6300元;各項貸款餘額510萬元,比2010年增長1%。

經濟發展

香龍鎮是農業大鎮,2004年完成農業總產值3269萬元,增長5%。蠶桑、蔬菜、水竹、水產、生豬等穩步發展。全年養蠶3185張,產繭127400公斤,其中方格簇繭42992公斤,產值172萬元;發展無公害蔬菜6000畝,其中成片大頭菜2000畝;流溪河水竹發展到3000畝,其中新栽水竹1470畝;發展稻田工程化養魚900畝,網箱養魚2處;推廣PIC商品豬5162頭,培育養殖大戶5戶;建立4個特色經濟園;糧經結構比例調整為62:38。全年財政資金投入農業104.66萬元,其中糧食直補28.7萬元,退耕還林供應糧食558噸計66.96萬元。糧食總產量達21579噸,增長6.1%;鞏固退耕還林5450畝;輸出勞務人員7366人,實現收入3500萬元。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2004年落實低保3820人次(共199300元),發放救災救濟金126580元,其中救災糧6400公斤,並為貧困學生減免學雜費21450元。
2011年,鎮地區生產總值2.89億元,人均超過9000元,比2006增長超過100%;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1110萬元,與2006年相比增長101%;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76億元,增長296%;生豬出欄3.1萬頭,增5%;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06年的2890元增長到2011年的7368元,增長15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06年的4600元增長到2011年的13345元,增長190%;鎮內金融機構存款餘額從2006年1.26億元增長到2011年的3.38億元,增長168%。

發展機遇

當前香龍鎮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一是交通優勢日益突顯:廣渝高速公路的開工建設,並在場鎮入口處設立互通式立交,廣渝高速公路建成后,到重慶江北機場僅48公里;香龍渠江大橋已經列入規劃,到時香龍渠江大橋將合川區合武路、合華路有效連接,打通渠江兩岸快速通道。二是香龍鎮被列入華鎣山經濟走廊,將為香龍鎮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策優勢和區位優勢。
香龍鎮經濟發展空間巨大。2011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9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7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17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1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368元,工業總產值1416萬元。經濟及文化教育等社會事業已呈現較好發展勢頭。
2008年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區委、區府“提速發展、跨越趕超,率先崛起”的總要求,以改革開放為動力,狠抓“工業經濟、重大項目、勞務經濟和土地流轉、基礎設施民生問題”這五個關鍵加快發展,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

發展思路

香龍鎮用科學發展觀總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緊緊圍繞把香龍建成“生態靚麗繁榮的特色邊鎮”這一定位,著力謀划“產業特點化、集鎮特質化、市場特色化”三篇文章,全力推進“交通暢、產業鏈、村鎮靚、邊貿旺、旅遊漫”五項工程,努力完成“造境、造勢、造氣”三步走計劃;全面推進社會各項事業,加強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安定和諧;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不斷加強黨的建設,以創先爭優的組織保障,紮實推動香龍經濟社會實現新跨越新發展。(即“1353”工作思路)
——把“一個定位”作為工作的總方向,著力解決路標問題。立足於香龍鎮的基本特徵、現實基礎、比較優勢和發展願景,以環境建設為重點,打造生態新香龍;以場鎮建設為契機,打造靚麗新香龍;以產業發展為核心,打造繁榮新香龍。
——把“三篇文章”作為工作的切入點,著力解決路徑問題。“三篇文章”主要依據鎮產業優勢、區域優勢,夯實基礎支撐和鑄造產業支撐。產業特點化主要是發展特色效益農業、農產品加工業和一般加工業等無污染工業。集鎮特質化主要是按照邊界差異化、特色化和功能化的要求,努力把場鎮建得更美、更有品質、更加活躍。市場特色化就主要是建設川渝邊界特色物資的交易市場,形成物資集散地。
——把“五項工程”作為工作的突破口,著力解決路況問題。交通“暢”工程,就是要把渝廣高速建成香龍發展的騰飛路,把合華路、左香路等邊界路建成香龍集貿的“絲綢路”,把村村通暢、社社通達路建成香龍人民的致富路,把人行便道建成香龍群眾的幸福路,把香龍渠江大橋建成香龍發展的跨越橋。產業“鏈”工程,就是要延伸香豬、香龍春水果、大頭菜、水竹四條特色農業產業鏈,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電子、汽摩等配套企業和物流服務業。村鎮“靚”工程,就是要高標準規劃場鎮新區建設,實施場鎮綠化、亮化、美化、香化行動,加強城鎮建設和管理,提升城鎮品質,建設鎮域縣道、村道、場鎮沿線百里綠色長廊,全力打造生態優良、整潔靚麗、綠色休閑的特色邊界鎮。邊貿“旺”工程,就是要規劃建設汽車站,形成人、物的川渝周轉站。建設一個功能齊備,川渝邊界特色物品的交易市場,形成物資的川渝集散地。打造教育、衛生的發展高地,形成對邊界鄰鎮的集聚效應。旅遊“漫”工程,就是要發展香龍生態休閑一日游,漂流溪河、品香豬宴、賞桃花、采香龍春水果、吃渠江生態魚、住貓兒沱沙灘帳篷、購香龍大頭菜和水竹製品。五項工程主要任務是突破鎮基礎瓶頸、產業瓶頸、人文瓶頸,為厚積薄發、后發跨越奠定堅實基礎。
——把“三步計劃”作為工作的總方略,著力解決路數問題。主要是從工作邏輯上明確:創造區域環境優勢是基礎,營造聲勢樹形象是手段,造就香龍的人氣、商氣、業氣、財氣是目的,努力造就百業興旺、財政增收有道、人民致富有望的美好前景。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香龍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610人,專任教師25人;小學3所,在校生2993人,專任教師9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306人,專任教師5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香龍鎮主要學校有香龍中學、香龍中心完小等。2011年,香龍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200萬元,比2010年增長8%;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比例為48%,比2010年增長15%。

文體事業

2011年末,香龍鎮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室11個,有各類圖書室12個(含農家書屋11個),藏書4萬冊;有業餘文藝隊伍1支、演出人員45人,年均組織開展節慶文化活動4次。2011年末,香龍鎮有學校體育場2個;2個村安裝有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5%。2011年末,香龍鎮有線電視用戶數為2800戶,戶率27%。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香龍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3個,其中有鎮衛生院1個,村衛生室12個;病床15張,固定資產總值570.12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7名。2011年,香龍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4萬人次。2011年,香龍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零,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4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75萬人,參合率97%;孕產婦死亡率15/10萬。

社會保障

2011年,香龍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337戶,人數602人,支出57.6萬元,月人均515.7元;醫療救助13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819人次,共支出10.9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62戶,人數1211人,支出15.8萬元,月人均86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2人,支出6萬元,比2010年增長10%;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28人,支出137.49萬元,比2010年增長40.13%;農村醫療救助4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320人次,共支出6.9萬元,比2010年增長3%;農村臨時救濟1300人次,支出23萬元,比2010年增長8%;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9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92.557萬元;有敬老院1家,床位2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7人;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3.74萬人,參保率97%。

教育狀況

香龍鎮有中學1所,在校學生1306人,小學3所,在校學生2993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

交通


香龍鎮
香龍鎮
2011年末,香龍鎮境內有合華路、左香路2條縣道公路和11條村級公路,實現村村通公路。

文化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香龍鎮取原香爐鄉、蛟龍鄉兩鄉名各一字而得名。

旅遊


風景名勝

香龍鎮境內主要風景點有磨盤山、雙龍溝、流溪河等10餘處;其它景點有古寺6座、古堡山寨7座、唐宋古墓3座、古代石橋7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