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勝縣

四川省廣安市轄縣

武勝縣,隸屬四川省廣安市,地處四川盆地東部,嘉陵江中游,廣安市西南部,四川、重慶兩省市結合部,東臨岳池縣,西連蓬溪縣、南接重慶市合川區,北交南充市。東西相距48.5千米,南北相距40.5千米,幅員面積960平方千米,轄23個鄉鎮,515個行政村,總人口84.8萬。人口主要為漢族,全縣有回、藏、蒙、維等35個少數民族。武勝縣人民政府駐地沿口鎮東街21號。

武勝縣是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竹絲畫簾),嘉陵江流域第二大回民聚居地,有“嘉陵明珠”之稱。著名景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寶箴塞、印山公園。

2018年10月22日,武勝縣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2019年4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決定武勝縣退出貧困縣序列。2019中國西部百強縣市。2020年7月,入選2020中國最具安全感百佳縣市。

歷史沿革


武勝從南朝齊建縣1500多年來,在歷史上三易縣名。說起來頗富趣味。
一、漢初縣的由來
說起漢初之名,還是從劉邦造反建立漢朝說起。
秦二世昏庸無道,百姓揭竿而起。劉邦響應農民領袖陳涉的號召,與同鄉雍齒起義反秦。雍齒出生富豪大家,看不起劉邦。劉與雍貌合神離。一次劉邦率兵離沛外戰,雍乘機將沛獻與魏。劉邦外戰無獲,而又無法歸沛,怒極欲吃雍齒肉。后雍齒又由魏降楚,跟隨項羽同劉邦作戰,劉邦更決心殺雍。誰知後來,陰錯陽錯,雍又由楚歸漢,並屢立戰功,幫劉邦滅楚建立了大功。可劉邦並不因為雍有大功,而動搖殺他之心。
武勝縣
武勝縣
劉邦稱帝之後,大封劉姓和親戚為王為侯,引起了異姓將領的猜疑而生反叛之心。私下議論紛紛說劉邦為人狡詐殘忍,若不見封,則必見罪。如其有功而反受罪,不如反了他。劉邦對此並不知曉。一日,劉邦在洛陽行宮復道上,見一簇武官打扮的人聚集水濱,沿著沙灘,接連坐著,交頭接耳,不知為何?宣張良問之,良答那是聚謀反叛。劉邦大驚失色。良反問“主公可知它的原因,主公平生最恨何人?”邦答:“雍齒幾次叛我,又幾次歸降於我,欲殺而無機會。”良說:“殺不得,封雍齒為侯,方可無虞。”劉邦惟良是從,封雍齒為什邡侯,雍齒喜之望外,又安定了大多數將領之心。
什邡屬蜀地,偏僻荒涼,地廣人稀。劉邦名封雍為侯,實乃調虎離山之計,與流放差不多。雍齒知后,憤憤不平,但無可奈何,帶著全家大小,離開長安。人蜀時,乘船從嘉陵江逆江而上,到合州時就不想走了,駐節了兩年後,才慢慢逆江而上,船航行到今武勝西關鄉胡家壩,雍齒見此地靈山美,是安家築城的好地方,便上岸安營紮寨築城。不知住了多久然後才西行。明曹學全著《蜀中名勝記》第259頁中《碑目》云:唐趙應龍家,在舊漢初縣上,有一坊,左右畫彩鳳,大書雍侯之居。開元乙卯季秋十九日立。”可以為證。
南朝(齊)這裡具備了單獨建縣的條件。建縣時,縣定何名?有人提出此城是漢朝初年雍齒開發建成的為由,便定名為漢初縣。又有一種說法:“漢初縣,南齊(漢人帝)在東宕渠獠郡置漢安裝縣,本謂是開獠俚(皆對少數民族之污辱稱、猶蠻)郡之初置漢人縣。漢人初次來開發,便稱漢初縣。魏滅南朝齊,討厭漢人高人一等的作法,便將漢初改為青居,隋朝又恢復漢初。
二、定遠的本義
1259年蒙哥四路大舉伐宋失敗后,有20年的蒙宋對峙時期。南宋在四川的前哨據點是釣魚城,政治中心在重慶。蒙元的前哨據點在今武勝,舊縣母章德山,又名馬軍山、飛龍峰、女菁坪。這裡就成了蒙哥攻釣魚城時後方兵站,與釣魚城相對峙的軍事基地。到忽必烈元世祖即汗位后才決定在此成軍,定之武租軍。至元二十四年,置定遠縣。
三、武勝縣的來歷
定遠之名用了649年,到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因安徽、甘肅、雲南等省也有定遠同名,除安徽省定遠縣歷史悠久之外,又非元人所定,保持原名。其它省的“定遠”一律要改名。四川省的定遠怎麼改?由於至元四年(1267年)在今舊縣武勝山(母章德山)曾設武勝軍,使將定遠縣改名為武勝縣,治設中心鎮。
武勝縣歷史悠久,縣境在遠古時期就有人類居住,從事漁獵,農業等生產勞動。
商(約公元前16世紀)至南朝宋(公元420~479年),縣境相繼為巴國、巴郡和巴西郡墊江縣(今合川地)。
南朝齊(公元479~502年),析墊江縣以北地,始置漢初縣,屬益東宕渠獠郡。縣治在今武勝縣烈面鎮漢初村。據讀史方輿記要:"相傳漢初齒曾築城於此",縣名由此而來。
南朝梁大同(公元534~545年),漢初縣屬楚新興郡。
北朝西魏帝三年(公元件556年),改楚州新興郡為合州青居郡(郡治漢初縣),又分漢初縣地置青居縣,屬合州。北周因之。
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行州、縣兩級制。並青居縣入漢初縣,漢初縣屬涪州(原合州)。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又改行郡、縣制,改涪州為涪陵郡,漢初屬涪郡。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涪陵郡為合州。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合州為巴川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巴川郡復為合州。領漢初縣。五代十國,北宋、南宋因之。
元至元四年(1267年)置武勝軍(軍與縣同級),取"以武力勝南宋"之意,軍治今武勝舊縣鄉,后升定遠州,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省漢初縣(見>),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降定遠州為縣,意不"永遠安定"(見>),屬四川省重慶路合州。
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年),知縣胡濂,以舊治(今舊縣鄉)山勢危險,逼近江岸,遷今中心鎮。
明末清初,四川戰亂頻繁,州縣荒蕪,人口銳減。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省定遠入合州。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復置,屬四川省川東道重慶府。
民國3年5月,因定遠與安微、陝西、雲南等省屬縣同名,乃據元代曾置武勝軍,縣治東北又有武勝山,遂更名武勝縣。屬四川省東川道。
民國24--38年,屬四川第十一行政督察區。 1949年12月13日,武勝縣和平解放。1950年屬川北行署區南充專區。
1952年9月1日,撤川北行署區,屬四川省南充專區(1968年6月改稱南充地區)。
1953年6月23日,縣治由中心鎮遷沿口鎮至今。1993年7月以後,隸廣安市。
1993年7月,廣安地區行政公署成立,武勝縣屬四川省廣安地區(1998年7月改稱廣安市)。

概況

武勝,川東門戶,條件優越。武勝縣地處川渝兩省結合部,與南充、遂寧、合川三市交界,東鄰廣安35公里,西接遂寧70公里,北上南充86公里,南下重慶110公里, 扼川東川南進出之咽喉,踞川渝物資集散之門戶。千里嘉陵江縱貫全境,蜿蜒武勝 117公里,嘉陵江黃金水道經梯級開發渠化后,千噸級船隊可由重慶朝天門經縣境直達南充。國道212線、省道304線在境內縱橫交錯,縣、鄉、村公路四通八達,212高速公路、蘭渝鐵路將貫通縣境,廣安、華鎣、慶華、南充、合川火車站緊鄰周邊。18萬千瓦的東西關電廠4台機組全部發電,裝機10.8萬千瓦的桐子壕航電樞紐工程正在建設;天然氣日供氣能力25萬方,天然氣化工方興未艾。程式控制電話、光纜傳輸、移動通訊、無線尋呼通達鄉村,併網全國,直撥世界。時空優勢明顯,前後得利,左右逢源。
武勝,商貿活躍,城鄉繁榮。縣城沿口鎮是嘉陵江水運的重要港口,是周邊地區的物資集散地;市場載體配套,商業交易活躍,佔地2萬平方米經營面積7萬餘平方米的縣城市場已經建成,具有開辦百貨、副食、工業品、服裝等專業批發市場的能力;交通方便,離鐵路站點距離近,具備暢通物流的基本條件;經營理念先進,以名牌名品名店引導,已逐漸成為商貿流通的樞扭和中心,輻射帶動作用日益明顯。
武勝,物華天寶,經濟發展。境內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地下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鹽滷和沙金,是全國商品糧大縣、生豬生產“百強縣”、蠶繭生產基地縣,被譽為“繡花農業”和新世紀丘陵農業之典範。地方工業已形成能源、食品、機電、化工、絲綢、建材六大產業,“藍劍”“豪士”啤酒、“金螺”高強度緊固件、麻辣牛肉、沿口套刀等十多個產品屢獲國家級大獎。
武勝,政策優惠,環境寬鬆。讓外來投資者高興而來,滿意而去,有利可圖,有錢可賺,是武勝縣招商引資堅持的基本原則,在土地使用、稅收征繳、規費收取、信貸支持、證照辦理等方面的招商引資政策更加優惠。用地成本低廉:通過拍賣、招標、標價出讓、協議出讓取得用地權的,地價可優惠30-40%;興辦公益事業可享受行政劃撥供地;投資對企業改革貢獻較大的,視情況減免土地出讓金。依法減免稅收: 企業安置下崗職工達60%以上或超過其從業人員50%以上的,免征企業所得稅3年;開展技術服務的收入可免征所得稅;新辦獨立核算的公用事業企業,免征所得稅;在“四荒”地上開發農副產品,3年內免征農業稅和農業特產稅。戶籍政策靈活,尊重投資者意願,外來投資者及其員工、子女,按本縣常住人口享受相應待遇。各種規費免收市、縣收益, 按最低標準收取中、省部分。水、電、氣費一企一議,特事特辦。各種證照手續由專門機構代為辦理,信貸資金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對縣外投資企業嚴格實行“交費登記”制度,對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實行掛牌保護、縣級領導聯繫、執法部門服務承諾等制度,嚴禁“三亂”行為,確保環境寬鬆。近年來,由於武勝縣環境寬鬆,政策優惠,已吸引華能集團、重慶南安集團、四川藍劍集團、四川啟明星公司、西安達爾曼集團等省內外十餘家知名企業到武勝縣投資發展。
武勝,人心思上,企盼發展。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給武勝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西部大開發,武勝要爭先!武勝立足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以實現追趕型、跨越式發展為目的,制定了“十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突出抓好“一江二路三支柱”(綜合開發利用嘉陵江水電、水利、水產、水運、水文化和水上旅遊六大資源;建設鐵路、高速公路大動脈;培育能源及高耗能工業、食品工業、養殖業三大支柱產業),加強能源基礎、交通體系、城鎮市政、 生態環境四大建設,推動武勝經濟大發展。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武勝縣,地處四川省東部嘉陵江中游,廣安地區西南部,四川、重慶兩省市結合部,東臨岳池縣,西連遂寧市蓬溪縣、南接重慶市合川區,北交南充市嘉陵區。為重慶“1小時經濟圈核心板塊。縣城地理坐標為北緯30°18′,東經106°13′。介於30°10′46″-60°32′36″,東經105°56′39″-106°26′50″。
武勝縣
地形地貌
武勝縣地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拔從426米降到210.3米,形成典型的方山丘陵地貌。武勝是典型的"三山一水六分田"的淺丘農業大縣。
氣候
武勝縣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全年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7.6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037.9mm,年平均日照時數1280.8小時,年平均氣壓977毫巴,年平均相對濕度82.0%,年平均日照率39.0%,年平均風速1.5m/s,主導風向-北東風。
水文
武勝縣境內“一江四河七十四溪”,河道總長351.5公里,嘉陵江流經縣境117公里,水域面積19.1萬畝,年徑流量總量約285億立方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石油、天然氣、鹽滷等儲量豐富,截至2012年已探明地下油田417平方公里,天然氣蘊藏量2.44億立方米,鹽滷蘊藏量8098萬立方米。
生物資源
武勝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有常見植物種類1000多種。全縣森林覆蓋率為28.8%。
水資源
水能資源蘊藏量42.36萬千瓦,有東西關水電站和裝機容量10.8萬千瓦的桐子壕電站。

行政區劃


1949年12月13日武勝縣和平解放,1950年3月行政區劃調整為3區26鄉2鎮。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61年、1962年、1964年、1981年、1984年相繼變更區鄉行政區劃,至1985年12月,全縣為5區36鄉7鎮513村8個居民委員會。
1986年至2005年,全縣行政區劃又經5次調整。
1987年2月,撤銷沿口鄉,將沿口鄉併入沿口鎮。同月,設立鳴鐘鄉新星村。
1989年設立飛龍鎮刁家岩村。1992年9月,撤銷中心、樂善、飛龍、萬善和烈面5個區公所,將原42個鄉鎮調整為沿口鎮、三溪、飛龍、樂善、街子、中心、清平、萬隆、萬善、龍女、金牛、烈面、賽馬、勝利14個鎮和鳴鐘、雙星、猛山、龍庭、真靜、華封、石盤7個鄉,全縣共有21個鄉鎮。
1994年6月,從三溪、飛龍、街子、沿口、萬善、萬隆、金牛、烈面、賽馬9個鄉鎮劃出部分行政村,新組建鼓匠、長安、永勝、舊縣、農林、新學、金光、八一、高石、禮安10個鄉。至此,全縣有14個鎮、17個鄉,共有鄉鎮31個。同月,龍庭鄉政府駐地從鳳凰寺遷駐觀音寺;禮安鄉駐地從東關寨遷駐躍進門。10月,八一鄉政府駐地由白廟遷駐八一壩。
1996年8月,金光鄉政府駐地由原中村遷到板橋。9月,撤銷禮安鄉改設禮安鎮
1997年4月,舊縣鄉政府駐地由拱背橋遷至雙店子。
2001年,撤銷華封鄉,建立華封鎮,其駐地和管轄區域不變。撤銷長安鄉建立白坪鄉,鄉政府駐地從長安寺遷到水磨灘,其管轄區域不變。
2004年6月20日,農林鄉更名為寶箴塞鄉。
2005年底全縣為16鎮15鄉515村27個社區。
截至2005年底,武勝共轄16鎮15鄉
沿口鎮、飛龍鎮烈面鎮、中心鎮、萬善鎮三溪鎮金牛鎮、賽馬鎮、勝利鎮樂善鎮、禮安鎮、龍女鎮、華封鎮、街子鎮、清平鎮、
鼓匠鄉、白坪鄉、石盤鄉、真靜鄉、鳴鐘鄉、高石鄉、八一鄉、永勝鄉、雙星鄉、猛山鄉、龍庭鄉、舊縣鄉、新學鄉、金光鄉、寶箴塞鄉。
2014年11月,寶箴塞撤鄉設鎮。
2019年12月11日,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四川省委員會、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的決策部署,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省委“一干多支”發展戰略,不斷增強區域經濟發展活力,著力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新學鄉,併入萬隆鎮;撤銷金光鄉,併入萬善鎮;撤銷舊縣鄉,併入沿口鎮;撤銷八一鄉,併入烈面鎮;撤銷高石鄉,併入賽馬鎮;撤銷龍庭鄉,併入樂善鎮;撤銷永勝鄉,併入街子鎮;撤銷白坪鄉,併入飛龍鎮;石盤與鳴鐘分別撤鄉設鎮。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武勝縣下轄19鎮、4鄉:沿口鎮、中心鎮、烈面鎮、飛龍鎮、樂善鎮、萬善鎮、龍女鎮、三溪鎮、賽馬鎮、勝利鎮、金牛鎮、清平鎮、街子鎮、萬隆鎮、禮安鎮、華封鎮、寶箴塞鎮、石盤鎮、鳴鐘鎮、真靜鄉、猛山鄉、雙星鄉、鼓匠鄉。
沿口鎮中心鎮烈面鎮飛龍鎮樂善鎮
萬善鎮龍女鎮三溪鎮賽馬鎮勝利鎮
金牛鎮清平鎮街子鎮萬隆鎮禮安鎮
華封鎮寶箴塞鎮石盤鎮鳴鐘鎮真靜鄉
猛山鄉雙星鄉鼓匠鄉。

縣城規劃

2014年8月18日,《武勝縣城城市總體規劃(2013-2030)》在全省同類縣級城市規劃中率先獲得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批複。
按照規劃,武勝縣城定位為:中國西部著名的江灣湖畔休閑旅遊城市,到2030年,建成30萬人口、25平方公里的宜居宜業中等城市。
縣城城市空間結構為:擁江發展、南拓北擴、東延西進,分為“一心、兩軸、四片”。一心:以舊城區政治經濟中心為城市發展核心;兩軸:以高效利用嘉陵江景觀資源,圍繞其展開城市功能,形成城市沿江發展軸和以沿省道304的城市經濟發展軸;四片:根據城市空間形態,結合不同產業主導構建四大城市片區,即:城西生態居住區、城北文化產業區、城東物流商貿區、城南旅遊度假區。

人口民族


2013年,總人口84.8萬。主要為漢族聚居地,全縣有回族、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等35個少數民族。
截止2020年末, 武勝縣常住人口為555897人。

政治


縣委書記:譚雲,縣長:文閣。

經濟


綜述
2014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3.3億元、增長10.3%,地方公共財政收入7.4億元、增長20.5%,三次產業結構優化為20.2:51.4:28.4。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5.8億元、增長29.3%;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億元、增長13.4%;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3856元、增長10.1%,農民人均純收入10032元、增長12.7%。
2013年,武勝縣生產總值157.5億元,和2012年相比增長10.8%;地方公共財政收入6.1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7.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3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7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905元。三次產業結構優化為21.4∶51.1∶27.5。
第一產業
武勝是全國商品糧大縣、生豬生產“百強縣”、蠶繭生產基地縣,被譽為“繡花農業”和新世紀丘陵農業之典範。
2009年,武勝縣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37.8億元。其中農業產值達14.8億元;牧業產值20.2億元。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為91976公頃,糧食作物種植面積66928公頃,其中小麥種植面積8411公頃;水稻種植面積20151公頃;玉米種植面積7348公頃;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1023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0288公頃。全年糧食實現產量36.5萬噸其中,小麥產量3.2萬噸,水稻產量17.4萬噸,玉米產量5.7萬噸。經濟作物中,蔬菜產量25.1萬噸,油料作物產量2.1萬噸,水產品產量達2.7萬噸,全年完成營造林面積6.1萬畝,其中退耕還林補植補栽2.04萬畝。年末實有封山育林面積5270公頃,四旁(零星)植樹333.8萬株。
2013年,武勝縣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林業、畜牧業,新建農業產業基地10.5萬畝,糧食總產量33.4萬噸,出欄生豬104萬頭,水產品總量2.1萬噸,獲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和助農增收先進縣。
第二產業
武勝濱江麗景
武勝地方工業已形成能源、食品、機電、化工、絲綢、建材六大產業,“藍劍”、“豪士”等啤酒、“金螺”高強度緊固件、麻辣牛肉、沿口套刀等十多個產品屢獲國家級大獎。節能環保、汽摩裝備製造、農副產品加工三大主導產業發展壯大,街子節能環保產業園納入《四川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確定為全省節能環保產業六大基地、四大園區之一。
2009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53戶、億元企業達29戶。創省著名商標1個、名牌產品3個。園區建設全年投入3.05億元,新拓展面積2300畝,新建標準廠房7.1萬平方米,街子集中供水站和城東110千伏變電站建設順利推進,新入園企業11戶,累計入駐企業39戶,實現年產值51.8億元。建築業穩步發展年末全縣資質四級以上建築企業共24家,其中勞務分包企業6個,全年累計實現產值15.5億元,同比增長12.3%。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65.6萬平方米,增長2.3%;房屋建築竣工面積80.8萬平方米,增長20.8%,其中,住宅竣工面積79.5萬平方米。迎賓大道、龍女湖旅遊區、城東商貿新區等項目有序推進,萬善、街子、烈面等城鎮建設有序實施,新拓展城鎮面積3平方公里,蘭渝鐵路、遂廣高速、國道350線建設加快推進,嘉陵江二橋竣工通車,升鍾二期武勝灌區等30個基礎設施項目開工建設,建成幸福美麗新村3個。
2013年,武勝縣引進龍頭企業,新拓展園區面積7.3平方公里,新入園企業35戶,新培育規上工業企業13戶,街子工業園區創建為省級小企業創業示範基地,實現工業總產值240.9億元。
第三產業
2013年,武勝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3億元。利用外資241萬美元,外貿出口1.1億美元,外派勞務收入500萬美元。突出發展旅遊業,寶箴塞旅遊區創建國家4A級景區通過驗收,白坪—飛龍新農村示範區成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武勝榮膺四川十大區市縣旅遊目的地,實現旅遊收入17.5億元,增長46.5%。
截止2010年1月,全縣固定電話用戶75368戶,行動電話用戶143570戶,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14115戶。

文化


古爾邦節
古爾邦節又叫宰牲節,是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十多個民族的宗教節日,也是回族的大年和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的新年。相傳,安拉為了驗證聖祖易卜拉欣對真主的忠誠,命他宰殺真子伊斯瑪儀勒。回味歷年十二月十日,當易卜拉欣遵命舉刀欲砍時,安拉派特使牽羊一隻趕到,命以宰羊代子。於是在伊斯蘭教徒中形成了每年要宰牛、羊、駱駝等牲畜獻祭的習俗。每年的這一天,人們宰牲和準備豐盛的節日食品,信教的教徒還要沐浴禮拜。武勝縣的回民為慶祝古爾邦節,每年都要在清真寺內開展宰牲獻祭活動,沐浴禮拜,場面異常生動熱鬧。
段氏特色宴
段氏“八大碗”講究料厚品重、味純湯清,其用料廣泛、技法多樣,有素有葷、粗細搭配,製作時用竹籠圍住,清水一蒸,清淡味香,口感極好,營養豐富,無論從醫學、營養學還是保健學各方面都顯示出獨到、高明之處,十分符合食補養生原理。因此,八大碗素有“中國歷史上最悠久的民間宴席”和“國人的宴客之道”之稱。
吃刨湯
吃刨湯是苗家人的習俗之一。這刨湯,是宰年豬時用豬內雜,如肺、水油及部分肥肉、腦髓等剁細后拌以糯米飯、豬血及少量辣蓼、花椒等香料調成醬狀,加上適量的鹽粉,再灌進洗凈的小腸,然後放入鍋中煮制而成。刨湯里再添些生豬血、豬骨頭、肥肉、瘦肉、蘿蔔、白菜之類,用山泉水合鍋而煮,做成刨湯火鍋。三分豬血七分水,待到火鍋水沸時,刨湯那鮮美香濃致極的真味就出來了。村子里的女人,個個都會煮刨湯。

地方特色

武勝地方食品種類繁多,風味獨特。“三巴湯”、“麻辣牛肉”是當地回民的壓軸好菜,香味濃郁,回味悠長。“渣渣魚”、“大河魚”味鮮肉嫩,久負盛名。武勝江河野生的經濟魚類有岩原鯉、青波、黃臘丁、翹殼、江團等30餘種,漁民吃魚有句經驗之談:“一邊二岩三青波”,即是指邊魚、岩原鯉和青波最為美味可口。
武勝縣城傍江依山而建,按照山水園林生態型城市的架構,取得了長足發展。寬闊的街道、林立的高樓、蔥蘢的綠化、整齊的路燈、琳琅的商品、旺盛的人氣以及絢麗的夜景、完善的公共設施、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體育活動,無不顯示出這座新興城市的獨特魄力和蓬勃朝氣。2009年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84.8億元,同比增長14.6%。

麻辣牛肉

武勝麻辣牛肉於一九三八年由武勝縣沿口鎮回民創製。那年時值抗戰軍興的第二年。武勝回民當時在重慶蒼坪街開設了一家“百齡餐廳”,內有著名的回民廚師,牛肉烹調技藝甚高,在不斷實踐中刻苦鑽研,精益求精,“美味還需妙手調”,執意追求取材、切片、煮坯、焙制、煎炸、拌料等各道工序和正確掌握調味用量,調味品性質等方面的改進和提高,使之逐步臻於完善,最後才創造出今日聞名遐邇,譽滿全國的武勝麻辣牛肉。
在那硝煙瀰漫,戰火紛飛的抗日年代,武勝地處偏僻,交通阻滯,人民生活艱苦經營者缺乏資金,因而產、銷量極為有限。解放后,一九五六年麻辣牛肉生產納入回族經濟合作食店,由於經濟性質的改變,在人民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麻辣牛肉的製作工藝、生產質量均有了較大的改進和發展,促使更多的人不同程度地掌握了一整套有關麻辣牛肉的製作技藝。一九六0年全國生豬現場會議在武勝縣召開縣委領導特以麻辣牛肉宴請各地代表。代表們品嘗后,嘖嘖稱善,讚不絕口,並正想購買,作為饋贈上品但武勝非產牛區,原料供應有限,產品遠遠不能滿足廣大顧客的需求,與會代表每人只能供應一至二斤。從此,武勝麻辣牛肉身價百倍,名噪一時,立即香飄萬里,譽傳南海北疆!

三巴湯

沿口古鎮是嘉陵江流域第二大回民聚居地,與武勝縣城緊緊相依。由於武勝縣回民眾多,牛肉系列食品深受廣大武勝人民的喜愛,"三巴湯"就是其中的主打食品之一,倍受人們的青睞。此菜以牛的嘴巴、尾巴、牛鞭為原料,配搭適量的當歸、沙參、大棗、枸杞、三芍等十幾味中藥,用土沙罐慢火煨燉六小時以上方可食用。剛出爐的"三巴湯"色鮮味美、清香宜人,具有活血生津、滋陰壯陽之獨特功效,它是人們固本保腎、強身健體的上乘食補品之一。

交通


綜述
武勝交通區位獨特,擁有“一江一鐵兩高速兩國道”,一江即嘉陵江;一鐵即蘭渝鐵路;兩高速即蘭海高速公路遂廣高速公路;兩國道即G212,G350,構建起武勝連接周邊半小時廣安、南充、遂寧、潼南、合川五個大中城市,一小時重慶,兩小時成都的立體交通網路。

公路交通

武勝縣地處川渝兩省結合部,千里嘉陵江縱貫全境,蜿蜒武勝117公里。南渝高速公路境內長22.8公里,途徑石盤、鼓匠、鳴鐘、沿口、舊縣、街子6個鄉鎮,設縣城、街子2個出入口;國道212線境內長30.3公里,途經八一、烈面、金牛、萬善、萬隆5個鄉鎮;
省道304線境內長46.3公里,途經猛山、白坪、鳴鐘、雙星、沿口、華封、龍女、萬善、寶箴塞、勝利10個鄉鎮;全縣有縣道242.9公里,鄉道149.46公里,村級公路1368.9公里。
武勝到重慶、成都均實現了全高速連接,到重慶僅1小時,成都2.5小時,蘭渝鐵路將貫通縣境設站,廣安、華鎣、慶華、南充、合川火車站緊鄰周邊。1小時可達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半小時到南充高坪機場,是重慶“1小時”經濟圈城市之一是”成渝經濟特區“廣安地區一部分。
遂廣高速公路全長約92公里,項目推薦方案起於遂寧繞城高速公路金橋工業港蒲家溝附近,經蓬溪縣、武勝縣,止於廣安市附近,與南廣高速公路相接。遂廣高速公路建成后將形成遂寧與東部廣安等地區的快速聯繫通道,顯著改善現狀繞行的問題,直接縮短里程50多公里,進一步完善了四川省東部高速公路網布局。

水路交通

千里嘉陵江縱貫全境,蜿蜒武勝117公里,武勝境內設立了龍女港、武勝港、中心港。
武勝嘉陵江第一個漁港落戶,該漁港建設項目總投入資金為580萬元,漁港內將建設漁政執法管理中心、水產品交易市場和漁船停靠碼頭。漁港建成後港內不僅可停靠漁業船舶200艘,水產品交易量達到6500噸,成為川東最大水產品交易市場,還將改善該縣及川東的漁需物資、捕撈安全、流通交易的條件,為該縣水產這一支柱產業的發展起到強勁的推動作用。

鐵路交通

國家十二五規劃中的其中一項就是連接中國西北至西南的一條重要出海大通道蘭渝鐵路正在建設中,途經武勝縣境內,設立了一個三等客運站,設計時速200公里。過境武勝26公里(雙軌道)。在武勝萬善鎮羊盛壩建客貨運站,建設周期為5年。設計年貨運量45萬噸,日均客流量1000萬人次
航空
武勝境內沒有航空港,但半小時車程可達南充高坪機場,一小時可到重慶江北機場。

通訊狀況

截止2010年1月,全縣固定電話用戶75368戶,行動電話用戶143570戶,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14115戶。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2年,各級各類學校192所,其中:小學校71所,普通中學49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5所,幼兒園67所。專任教師5100人,其中:小學校2225人,普通中學2488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68人,幼兒園208人,教師進修學校11人。在校學生131362人。其中:小學在校學生57387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53224人(初中38752人),中等職業教育在校學生6653人。在園幼兒人數14098人,入園幼兒數10983人。全縣學校有校舍建築面積86萬平方米,圖書藏書量達122萬冊,擁有教學計算機5066台,學校固定資產總值達3.41億元;有53所學校建立了校園網。
武勝縣境內學校(部分)
初級中學
(縣級重點)
沿口初中武勝城南初中武勝縣河東學校中心初中萬善初中
龍女初中烈面初中華封初中飛龍初中樂善初中
高級中學
(省、市重點)
武勝中學烈面中學中心中學萬善中學樂善中學
武勝外國語實驗學校
文化事業
國家二級圖書館:武勝縣圖書館。
醫療衛生
主要醫院:武勝縣人民醫院武勝縣中醫院、武勝縣婦幼保健院、武勝縣飛龍中心衛生院。
2013年,投資2億元建成縣醫院醫技樓、中醫院住院樓,完成樂善等15個衛生院污水處理工程,為32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村衛生室配置了基本醫療設備,為5個中心衛生院全部配備了急救車和車載急救設施。採取引進、考聘、遠程醫學教育等方式,培訓醫務人員1500餘人次,公開招考97人,選聘緊缺專業人才14人,實施醫療集團化、衛生信息化、鄉村一體化,組建武勝縣人民醫院醫療集團,建立區域衛生信息平台和515個村衛生室信息平台。
民族宗教
武勝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是嘉陵江流域第二大回民聚居地,以漢族為主,還有回族、白族、苗族、土家族、藏族等20餘個民族,在少數民族中以回族為主,其他民族人口很少。縣內民眾信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活動場所主要有千年古剎永壽寺和烈面鎮小南海(佛教)、沿口古鎮黃家及馬家清真寺(伊斯蘭教)。

旅遊


沿口古鎮

沿口古鎮是位於嘉陵江流域上的川東第一古鎮。它是嘉陵江中下游第二大回民聚居地,也是昔日嘉陵江流域上重要的水碼頭。古城建造於明末清初,完整的保留了明清時代的建築風格,古鎮多寺廟,最著名是馬家清真寺和黃家清真寺,具有濃郁的伊斯蘭教特色,保存比較完整,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該鎮位於縣城城區嘉陵江邊,佔地面積0.5平方公里,與新縣城、濱江公園、千福城廣場緊緊相連。它依山而建,順山勢而就。老街街道全部由大青石板鋪成,千百年來由於路人眾多,大青石板梯步已呈光滑圓潤的凹型,長近1公里,老街街道兩側昔日的店鋪、茶房、酒廊、戲院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保存完好,建築多為明清時代建築群,建築古樸、規模宏大。現今,置身幽靜古樸的半邊街、神秘的回民馬家黃家清真寺、宏大古樸的禹王宮、銀須鶴顏民風古樸的老街坊鄰里之間,品嘗風味別緻、獨具特色的嘉陵江天然、環保、綠色食品,體味安寧恬淡、與世無爭的生活方式,常常令人流連忘返。

寶箴塞

位於武勝縣農林鄉方家溝村,依山而建,閩南團城建築風格,有江南民居特色。房屋設計精巧,重疊有序,古色古香,獨具特色。佔地26000多平方米,8個天井,108道門,塞牆高6.5米,寬0.4至1.5米,長560米。寶箴塞始建於清朝宣統辛亥(1911年)秋至今已有93年歷史。前後分二期工程修建,先建正塞,然後建尾塞,歷時40多年。
由唯一塞門登上塞頂的瞭望樓(共三樓一底),放眼四周,過去那山清水秀,潺潺流水的迷人景
色依稀可見。當行至塞牆上,寬1.5米,長560米的通道四通八達,牆上均有槍口剁眼,成斜式,可以相互照應,打擊任何一個目標,是用來保護塞內安全而設置,有及其重要的軍事價值。
塞內房屋屬穿木結構,板壁,椽頂,雕刻、繪畫著各種花、鳥、龍、鳳、雲彩等圖案,姿色各異,栩栩如生,具有較高的文物研究考古價值。現部分保存。8個天井,大小各異,皆具特色,最大的60平方米,最小的有5平方米,各成體系,密不可分,且井井相聯,道道相通,使居住十分便達,是古塞建築的奇葩。形狀有方型、棱型、園型、三角型等,是根據塞內的方位八卦設置,建造精細,雕塑典雅。108道門,大小各異,各具特色,同時又是根據不同的需要而設置,完全無繁雜之嫌。正塞和尾塞之間建成有戲樓、戲台,設計精緻,雕樑畫棟,別具一格,是當時塞內休閑娛樂的中心。左右各建廚房一處,並設有奇花異草的後花園,還有自然泉水井、消防池、飯堂、倉儲、廁所等,生活娛樂設施十分完備。左側立有一塊石牌,書法流暢,鐫刻精細,挺拔遒勁。碑文較詳細的記載了該塞的建築始末,至今保持完好。是考證此塞不可多得的文史資料,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
段家大院(面積約20000平方米)是寶箴塞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時建有朝門三道,戲樓、看台、花園三座、天井、水井、飯堂、倉儲、廁所等生活設施十分完備,院壩由1.5米的條石鋪成,數十米的迴廊使整個大院連成一體,構成了開然壁回的四合院落,是古院建築中的典範,有極高的古院建築之研考價值。當時設有槍械作坊加工,提供給養,對外聯絡。並建有碉樓一座,高數丈,條石砌成,碉樓四周建有斜式槍孔,易守難攻,是抵禦匪盜的防禦體系,與之配套的還有高數丈,長約數里的土牆將寶箴塞、段家大院、碉樓納入統一而堅固的防禦系統,系統內綠樹成蔭,遮天蔽日,青山環抱,景色迷人,經過保護恢復建筑後,寶箴塞將是人們考古研究、休閑、娛樂、避暑的世外桃源。

印山公園

印山公園位於嘉陵江東岸的武勝縣沿口鎮,佔地近400畝。依山面水,因勢就形,興園林,建亭閣,鋪長廊,種花草,鎖春色,留鳥音。原址座落於武勝縣中心鎮內。該公園於民國15年(1926年)由縣知事徐舒倡修,在軍政要人和社會賢達士紳積極支持下,僅一年零兩個月便告竣工。該公園建成后,在當時的川北地區可謂首屈一指,被譽為川北名園。公園布局,依山面水,因勢就形,興園林,建亭閣,鋪長廊,種花草,鎖春色,留鳥音。而今園內,綠蔭濃似錦繡,繁華燦若雲霞。武勝八景,多幅浮雕,筆力蒼勁,氣勢磅礴。茶樓眾客飲,詩社翰墨香。大型石雕中華龍,昂首騰飛暢風雅;新建巍巍定遠塔,直指雲空破俗塵。再向縱深處,流泉飛瀑天然美,鶯啼蟬鳴神韻多,千佛岩和山水岩兩處文物景點,更使公園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

賽馬石公母

武勝縣賽馬鎮石林村境內石公石母,三墫自然石人像矗立在西邊山上巍巍壯觀。
“石公對石母,銀子兩萬五。為防貪婪者,石筍凌空矗。”這首廣泛流傳的民謠,道出了“石筍凌空”的優美故事。
“石筍凌空”在八一鄉二村境內,是武勝八景之一。
那裡有座大山,巒峰高聳,松柏滴翠。朝日霞光點染,綺麗非常;傍晚夕陽斜照,斑駁陸離。陰天雲霧繚繞,蒙朦朧朧,雨日雨聲淅淅瀝瀝,大山青翠欲滴,遠看鬱郁蒼蒼,近觀清清晰晰。風景如畫,勾人心魄。
山上有座廟,名“石筍寺”。寺旁有兩砣巨石高數十丈,其狀似人,栩栩如生。佇立在左邊的活象個男人,身材魁偉、濃眉大眼、滿面笑容,帽子高聳。位於右邊的活象個女人,秀眉媚眼,美麗賢淑,態度恬靜,抿嘴含笑。傳說,這就是石公、石母。他倆中間有砣小石,活象一個英俊少年,則是他們的兒子。
石公、石母為山神守護著銀倉,裡面藏有兩萬五千兩銀子。
石公不是一個好人,淫性放蕩。每到下午傍晚,變成一個美貌男子,儀錶堂堂,風度翩翩。一見美麗婦女、年青女子,就去調戲達到姦淫的目的,然後隱去,許多婦女受了凌辱還找不到人,哭天無路,入地無門。有的婦女看他長得標誌,主動同他戲耍,無不受騙。
有一天,一個嫂嫂帶著妹妹上山撿地母耳。聽說石公很不正經,愛美貌的婦女。姑嫂兩個耍得很好,親密無間常常開玩笑。嫂嫂無意之間抬頭看到石公笑逐顏開,覺得有趣便對妹妹開玩笑說:“今天我倆把竹籃子向石公甩去,看哪個把竹籃子碰到石公臉上,哪個就給石公當婆娘”。
妹妹年方二八,美貌動人。聽了嫂嫂的話,頓時羞愧難當,可又覺得有趣,開開玩笑,又有何妨,便羞羞答答地點頭表示贊同。
嫂嫂把籃子使勁朝石公頭上甩去,甩了六七次,都沒有甩到臉上。嫂嫂假意不快說:“這下該輪到妹妹你甩了。”妹妹想:“我知道你耍奸,難到我不曉得耍滑?你不想往石公頭上甩,我朝石公腳上擲。可是那籃子脫手之後,輕飄飄地就與石公的臉相碰了,好象兩個接吻似的停留了瞬間。
嫂嫂撫掌大笑道:“妹妹,我祝賀你!你當上了石公娘子了……”妹妹紅著臉嗔道:“臭嘴”,就攆去打嫂。嫂姑嘻嘻哈哈,歡笑不已。玩笑過後,誰都沒有把它放在心上。
說也奇怪,自從嫂姑開了玩笑后,妹妹情緒有些反常,食欲不振,精神委靡。夜裡嫂嫂聽到妹妹床上有個男人聲音,倆人親親熱熱,嘰嘰咕咕。認真細聽,又聽不明白。天長日久,妹妹的肚子漸漸隆脹起來了。
母親驚奇,悄悄問女兒,女兒咽咽啜泣,沉默不語。母親又問嫂嫂,嫂嫂也摸不著頭腦。後來左思右想,才想起在石公面前打賭和夜裡聽到妹妹同男人擺龍門陣的事情。母親又去問女兒,女兒隱瞞不過,才如實講了。母親氣得罵女兒不守家規,狠狠打了一頓。
父親聞知,既驚又恨,便寫咒文,擺上香案,燒錢化紙,三跪九叩,向玉皇大帝秉告……
玉皇大帝收到這樣的秉告已不止一次了,急派太白金星下界查證,太白金星去后掌握了鐵證如山的事實,回報玉皇大帝說,石公不守本分,罪惡滔天,百姓怨聲載道,若不制止,將失信於民,有罪於世。可石公大喊冤枉,說什麼刁民無事生非,顛倒是非,混淆黑白,誣告好人。玉帝又派了幾路天神,下到凡間去調查。不久,個個天神彙報,情況大同小異。石公荒淫無度,不守清規,於是玉皇大帝派雷公去懲治石公。
雷公本想教育從嚴,處理從寬的原則,第一次打了一炸雷,把石公的帽子打落了,促使他反省,痛改前非。誰知他兒子從山下把帽子拾回來,給他戴在頭上。他不但不改邪歸正,反而變本加厲,作惡如故,姦淫婦女更多,殘害百姓手段更殘酷,百姓咒罵更凶,玉皇更加震怒。
雷公受了批評,既氣又恨,再也不想饒恕石公了。所以第二次連續打了兩個炸雷,毫不留情地把他的腦殼打掉了。他的兒子哭了,在王家大溝的水田裡找到了他的頭,悲痛欲絕、肝膽俱裂,想把吃奶的氣力都使出來,無論怎樣搬弄都搬不動。石公便身首異地,沒有了腦殼,從此百姓安寧了。
石母心善賢淑,愛做好事善事。她的頭髮就是靈芝草,包治百病,卻很少有人得到。因為樓梯搭不攏,用長竹竿綁起鐮刀也勾不著,但她對窮人很同情,時常接濟。可後來,碰到一個王木匠,才使她收回了慈心。王木匠家原本很窮,老母生病,無錢醫治,石母很想救濟他。
王木匠在插秧時,老是聽到有個女人在喊他:“王木匠補倉!王木匠補倉……”他回頭看時,又沒有見人,一連幾天,都是如此。他想:以往聽人說,石母愛做好事,是她要接濟我吧!隨後又聽到同樣聲音,便循聲而去。他走到石母背後,見石壁上碗口那麼大個洞,銀光閃閃。他伸手去摸,全是銀子,好多好多啊!這時他又聽到有人唱:“石公對石母,銀子兩萬五”,他既驚又喜,能得到這麼多銀子要發大財了!但是他一時又弄不完又怕被別人發現,摸了兩錠銀子后,立即捧了兩捧稀泥巴把洞口糊上,王木匠貪婪之心發作,他心想:別作聲,晚上我一個人挑起籮篼來挑,挑個夠。
王木匠心急如焚,好不容易等到了晚上,再次來找銀倉洞口時,到處都是石壁,再也找不到泥糊的洞口了。他儘管從初夜摸到黎明,還是沒有找到銀洞,一無所獲地回到家中,躺在床上反覆思量,找不到洞口所在,天亮之後,他氣洶洶地拿起鑿子、斧頭來,在石壁腳下四處打,到處鑿,上下敲,始終沒有找到門路。他越打越氣,心中發誓,老子明天把全村的石木二匠都喊來會戰,搞個天翻地覆,砸爛你石母,找到銀庫,看你把銀子藏到哪裡去。總要把這兩萬五千兩銀子掏出來!
石母大怒,夜對兒說:你趕快變成一株石筍吧,把這銀倉保護好,千萬不能給貪心人有機可乘,兒子去了。
次日,當石木二匠浩浩蕩蕩隊伍趕來時,見一株高大的石筍凌空矗立,層層筍殼葉,搖搖欲墜,大家驚詫。不敢上前,王木匠卻一馬當先,奮臂高呼:“你們要想發財,就不要怕死,誰要銀子就跟我來……”幾個石匠膽大,就跟著他去了,剛跑攏石壁,還沒有開鏨,石筍殼葉紛紛墜落,轟轟隆隆的巨響,飛沙走石,天昏地暗,打得他們頭破血流,喊天叫地,其他的人也驚恐逃竄。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找銀倉的銀子了。
“石筍寺”雖然早已拆了,但石筍仍然矗立在那裡,風姿綽約,蔚為壯觀,令人看了,留連忘返。
清清嘉陵江水如甘甜的乳汁,既賦予大地美的神韻,又賜給人民以富足。

獲得榮譽


城市名片
全國商品糧生產大縣第二批擴權強縣試點縣
生豬生產百強縣全國雙擁模範縣
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強縣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省級環境優美示範縣全省鄉村旅遊示範縣
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全省旅遊標準化示範縣
省級衛生縣城全省農民增收工作先進縣
省級園林縣城四川省文明縣城
省級環保模範縣入選四川首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
四川十大區市縣旅遊目的地2020年度四川省鄉村振興先進縣(市、區)
2019中國西部百強縣市2019年度四川省農民增收工作先進縣(市、區)
2020中國最具安全感百佳縣市2020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公布的第四批“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2020年度四川省農民增收工作先進縣(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