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不可當

勢不可當

勢不可當,漢語成語,拼音是shì bù kě dāng,意思指來勢迅猛,不可抵擋。出自《晉書·郗鑒傳》。

釋義


亦稱“勢不可擋”當:抵擋。來勢迅猛,不可抵擋。

出處


《晉書·郗鑒傳》:“群逆縱逸,其 勢不可當,可以算屈,難以力競。”

典故


亦作“勢不可遏”。當:阻擋。來勢兇猛,不可抵擋。形容勢力或氣勢很強。郗鑒(336-377年),字道微,高平金鄉(今山東高平金鄉)人。晉惠帝司馬衷時曾任中書侍郎。東晉初受命鎮皺山(今山東嶧山),為兗州刺史。明帝司馬紹時參與平定王敦之亂,遷車騎將軍,都督徐、兗、青三州軍事,鎮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后受明帝遺詔輔佐成帝司馬衍,平定蘇峻、祖約之亂后,官至太尉。公元322年,王敦起兵反叛,其部將進逼京城。朝中人士議論紛紛,都說應該趁敵人軍勢未成之時,皇帝親自出馬拒敵。郗鑒卻認為不可,他說:“群賊縱兵攻掠,其勢不可抵擋。可以憑計謀取勝,難以力勝。況且他們號令不一,大肆抄掠,百姓吸取以往的教訓,也會人自為守,因此我們應該堅守不出,以待時機,而不能以弱力敵強寇。”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勢如破竹、銳不可當

反義詞

日薄西山、大勢已去、望風而逃

用法搭配


運用

作謂語、定語;指來勢迅猛

例句

擒兵捉將,勢不可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