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

七十二

七十二,讀音為qī shí èr,漢語詞語,意思是古以為天地陰陽五行之成數。亦用以表示數量多。

名詞信息


引證解釋:
古以為天地陰陽五行之成數。亦用以表示數量多。
《史記·封禪書》:“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
《史記·孝武本紀》:“封禪七十二王,唯黃帝得上泰山封。”(唐 張守節《史記正義》:“河圖云:‘王者封太山,禪梁父,易姓登崇,有七十二君也。’”)
《玉台新詠·古樂府詩》:“入門時左顧,但見雙鴛鴦。鴛鴦七十二,羅列自成行。”
唐 李白 《梁甫吟》:“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
清 魏源 《三湘棹歌·蒸湘》:“水復山重行未盡,壓來七十二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