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察

詞語

省察,漢語辭彙,拼音是xǐng chá,審察;仔細考察,內省的意思。

基本解釋


[examine oneself critically;examine one's thought and conduct] 反省檢查自己

引證詳解


審察;仔細考察。
①《楚辭·九章·惜往日》:“弗省察而按實兮,聽讒人之虛辭。”
②《史記·吳王濞列傳》:“陛下多病失志,不能省察。”
③宋·蘇轍《論用台諫札子》:“惟陛下留神省察,無忽臣言,則社稷之福也。”
④清·昭連《嘯亭雜錄·魁制府》:“公至營宣諭畢,勒公 即就逮,合營訴其寃抑,乞公代奏,公毫不省察,故人心渙散,不復為其所用。”
檢查;內省。
①宋·蘇軾《黃州安國寺記》:“間一二日輒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則物我相忘,身心皆空。”
②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上:“古人所以既說一個知,又說一個行者,只為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維省察也。”
③ 魯迅《序言》:“其實呢,我自己省察,無論在小說中,在短評中,並無主張將青年來‘殺,殺,殺’的痕迹,也沒有懷著這樣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