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澤萬壽宮

會澤萬壽宮

萬壽宮位於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城北部的江西街中段南側,始建於清代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雍正八年(公元1731年)毀於戰火,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3年)重建。因系當時到雲南會澤經商的江西人所建,故又名“江西會館”,當地人俗稱其為“江西廟”。

簡介


萬壽宮位於會澤縣城北部江西街中段南側。亦稱江西廟、江西會館、江西同鄉會館、豫章會館等。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清朝康熙五十年(1711年),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毀於戰火,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經東川、南昌、臨江、瑞川、建昌等五府公議,並由參加公議的五府及九江、南安等共14府捐銀重建。清道光、咸豐及民國年間均作過多次修茸。佔地面積7545.92平方米,建築面積2594.74平方米。

特點


會澤萬壽宮
會澤萬壽宮
萬壽宮坐北朝南,建築布局藝術是以南北中軸線為座標,在中軸線上建中心主體建築,東西兩側建蓋房屋,形成對稱格局。南北中軸線上建有門樓(兼戲台)、中殿(真君殿)、後殿(觀音殿)。門樓東西兩側各建有一棟耳樓房屋,觀音殿西廂房的西側處建有一獨立的小戲院(現屬整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之中),真君殿和觀音殿東西兩側建有廂房等,組成了萬壽宮整個古建築藝術群體,佔地面積7545.92平方米。萬壽宮是一個集娛樂、道教、佛教於一個院落之中的活動場所,這種奇特的組合形式,頗具雲南地方民族特色,實屬罕見。萬壽宮是遠離家鄉的江西人聚會消閑娛樂以慰藉思鄉情懷的精神寄託場所,和遙祝家鄉親人安康的祈願地。

建築布局


會澤萬壽宮
會澤萬壽宮
萬壽宮是會澤縣規模較大、保存較為完整的會館建築之一,整個建築體現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建築格局。它以雄、奇、秀、美而著稱,被譽為雲南古建築之首,被錄入《中華瑰寶》。建築坐北朝南,沿中軸線作縱深布局,為三進兩跨院。建有門樓兼戲台、正殿、後殿。
戲台
門樓戲台為穿斗抬梁混合式歇山頂建築,前檐開山門,樓層作戲台,前檐三重,懸掛九重捧聖“萬壽宮”直匾,后檐五重飛檐的戲樓,福、祿、壽三星鎮中,屋頂42隻翹首翼角,與戲樓台下恰好是42根落地柱相對應。檐下有裝飾性的密集型斗拱挑檐,屋頂前後共32支翼角,如仙鶴展翅凌空,傲游藍天,十分别致。戲檯面闊16米,高13.6米,戲台除舞台外,含化裝、候場、樂室等,可供較大型的傳統戲曲演出。戲台前有廣大平整場地,可容近2000人觀看演出。戲台頂部藻井天花、梁枋上繪有人物、山水圖畫,柱上雕龍,均工藝精湛,色彩艷麗,裝飾華貴。
中殿
第二進為中殿“真君殿”,氣勢巍峨。中供許遜神像。許遜,江西南昌人,生於晉朝,相傳為江西道教創始人,亦稱許真君,故中殿亦有真君殿之稱。中殿東西兩側各建偏殿,南側后檐於明代延伸出一亭,亭中置一一龕,供奉韋陀神像。在第二進中殿至第三院後殿間,另闢有東西跨院,東跨院為花園,西跨院建有小戲台,對稱布局。後殿“觀音殿”,較中殿稍高,兩旁有宅。
萬壽宮建築布局嚴謹,氣勢宏大,特別是古戲台,造型別緻,外觀秀美,是研究清代會館建築的寶貴資料。

價值


會澤萬壽宮
會澤萬壽宮
萬壽宮古建築藝術群體因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文物三重價值,加之其梁架上各銜接處所應用的榫、卯技術,使萬壽宮古建築藝術群體具有牆倒屋不塌的良好抗震功能。萬壽宮古建築藝術群體於1987年12月21日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3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會澤縣成立了文物管理所,對整個古建築藝術群體進行維護管理,現在保護情況良好,吸引了眾多的遊覽者前來觀光欣賞。萬壽宮和湖廣會館、貴州會館、雲南會館、江南會館、福建會館、陝西會館及四川會館這8個會館合起來被命名為《會澤會館》,於2006年6月8日被國務院在《中國文化報》上公布為第6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會澤縣位於雲南省東北部、金沙江東岸、曲靖市西北部,地處東經103°03′~ 103°55′、北緯25°48′~27°04′之間。距曲靖市區254公里,距雲南省昆明市273公里。
交通方式:昆明南窯汽車客運站每天有班車前往。
自駕線路:昆明—崑曲高速—嵩明縣嵩待高速東川區—綠茂鄉—大海鄉—會澤縣
會澤特色:“小熊貓”香煙、稀豆粉小吃、鹽水石榴、驢肉乾、湯煺黑山羊、綠豆糕、蕎茶、燕麥炒麵、包穀餌塊、銀魚、彩虹鱒魚、三文魚等。